义安省存在租用房屋举办研讨会并以高价出售商品的现象。
(Baonghean.vn)- 自从越南义安省禁止地方政府出借或租用公共大厅和文化场所来举办产品推介和销售活动后,最近许多公司转而租用私人住宅和村长的房屋,然后吸引老年人参加研讨会并继续销售。
及时预防
10月12日上午,清章县清章镇人民委员会接到举报,称一群人借用2A街区一户居民的房屋,提供健康咨询和产品介绍。有关部门立即赶到该居民家中进行检查。当时,有3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正在听取由三名年轻人组成的小组进行健康咨询、产品介绍,并免费提供排毒茶,而这些活动未经主管部门许可。

“检查后,我们立即要求人群散去,并把三名正在为民众提供健康咨询的人员叫到办公室上班。由于我们及时发现和检查,这群人还没有拿出产品卖给老年人。我们随后要求这群人散去,同时组织了宣传和警示。”清章镇人民委员会主席张当豪说道。他还表示,在收到省人民委员会关于禁止出租或出借各村镇的公共礼堂和文化馆用于举办产品推介会的文件后,卖镇政府也强力推行。因此,这或许也是这群人转向借人家房子来组织的原因。
不仅在清章县,据记者调查,连日来,从城市到农村,许多地方都出现了类似情况。
在荣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街道负责人透露,几天前,一群人来到她家,要求借用她的房子“举办研讨会”。每天,街道负责人会收到30万越南盾的报酬,以及该组织出售的一些产品。他们不仅租下了街道负责人的房子作为场地,还利用她的名气吸引当地老年人参加“研讨会”。在这里,许多老年人听到该组织吹嘘产品的神奇功效后,纷纷花钱购买。直到房主的孩子发现并制止,事情才得以平息。
“不买东西还能有礼物”的妙招
同样在荣市,多日来,位于长氏坊潘诗实街的一处民宅,成了一群专门吸引老年人推介商品和售卖商品的人的聚集地。他们推介的商品种类繁多,主要有“高丽参”和“抗中风药”。为了吸引更多顾客,他们有个规矩:所有参加“推介会”的人,无论是否购买,都会获赠一份小礼物。通常,这些小礼物都是一些价格低廉的商品,比如味精包。此外,介绍并带其他人来的人,还会额外获得小礼物。因此,每天两次,都会有很多老年人前来参加,并从他们那里购买商品。

这群人租住的房子,门前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进屋者不得拍照、录像。据记者记录,房子前面还有两个公司的人,专门负责接待老人。这些人通常只接待老年人,年轻人则会婉拒。每次“讲座”通常都有30到50位老人参加。等到所有人都到齐后,大门就关上了。这群人开始炫耀,介绍产品的神奇功效。几个小时后,老人们兴奋地离开,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很多产品。有些是参加过就免费赠送的,有些是听了广告后自掏腰包购买的。
“我们家几乎都挤满了人,因为我妈妈每天都会带一些东西回家。其中包括花了200多万越南盾买的几箱人参,还有电饭煲、洗洁精……什么都有。我们试图阻止她,但无济于事,我们束手无策。”连女士(34岁,长氏坊)说道。
据连女士说,自从她第一次参加“讲座”收到礼物后,婆婆每天都会来。不仅如此,她还邀请了很多人来,希望能收到更多礼物。每次“讲座”结束后,她都会带回很多自己付款购买的产品,尽管家里本来就有很多东西了。

出于好奇,连女士曾戴着口罩,扮成老人陪母亲参加“讲座”。“在里面,他们说话很流利,像往她耳朵里灌蜜一样,把每个人都叫爸爸妈妈,不停地吹嘘产品的用途,然后说是低价出售。有人拿起手机,另一群人以为有人在拍,就转过身大声叫喊,让他们把手机收起来。如果没什么见不得光的事,他们怎么会怕拍照、怕拍?”连女士说,母亲带回家了解后买的东西,价格都远高于市价。但她和家人还是没能阻止她继续购买。
谈及此事,张氏坊人民委员会领导表示,地方政府尚未收到民众反映的情况,将尽快派职能力量前往该地点进行检查。
乂安省人民委员会刚刚向相关部门、行业和县、市、镇人民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加强国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中管理的文件。该省人民委员会特别要求县、市、镇指导乡级当局通知街、村,绝对不允许企业和个人租用或借用坊、公社、镇人民委员会的大厅;街、村、镇文化馆;体育场馆举办产品推介会、展销会,举办结合展销的研讨会,企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展销必须按规定在营业场所进行。安排力量接收信息、进行检查、核查,解决投诉和举报,并根据职责权限处理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行为。同时,配合职能部门加强对餐馆、酒店和大厅租赁场所的商业活动、促销和产品介绍等违法行为的检查和监督;加强对宣传具有治病功效的功能性食品、牛初乳等产品的会议、研讨会等活动的监管……及时处理违反规定的组织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