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加强农林水产品质量管理
近年来,义安省质量、加工与市场发展厅开展多项务实活动,为提高生产单位和消费者对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的认识和责任感,严格控制本地区食品质量作出贡献。
2025年前5个月是粮食消费高峰期,重点是2025年农历新年和春节;行动月食品安全在旅游旺季和国庆节期间。自那时起,义安省质量、加工和市场发展部加强了对市场食品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加强农林水产品质量管理
作为负责管理农业领域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单位,义安省质量、加工和市场发展厅已建议农业与环境厅提请省人民委员会及时出台指导性文件,如:建议省人民委员会出台行动计划,确保食品安全,扩大加工,发展农林水产品市场;决定在2025年农历新年和春节期间成立食品安全质量综合检查组,建议农业与环境厅出台多项文件,指导农林水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宣传,配合中央和地方报纸、电台进行报道,联系农民;制作和分发食品安全新闻简报;张贴横幅、标语、传单;为全省2014名农林水产品业主、工人、生产者和贸易商举办53期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班。

该单位还主持2025年农历新年和春节期间食品安全质量综合检查组,参加“食品安全行动月”食品安全质量综合检查组,同时,在厅属各单位成立8个检查组,检查近400家机构,对4家机构处以罚款,罚款金额达4200万越盾;颁发103份食品安全合格证书。
在上班质量管理食品安全、质量、加工和市场发展司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发现并处理农林水产品生产经营场所。

通常情况下,当接到多乐省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6-苄氨基嘌呤的违法行为举报时,该厅立即指示专业技术人员掌握该省豆芽生产单位的生产情况,提供信息,并配合省警察侦查机构对荣市多家豆芽生产单位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禁用物质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调查。

调查期间,省警察调查局对荣市3家生产豆芽的机构4名嫌疑人提起公诉,指控他们在豆芽生产过程中违反了禁用物质的使用规定;并没收了约2.5万公斤豆芽、25升纯“糖水”化学溶液(学名:6-苄氨基嘌呤(6-BAP))和150升用于生产的混合溶液。该部门配合荣市永新坊人民委员会对坊内多家竹笋生产机构进行了检查和监督。
打造优质、安全的产品品牌
义安省农业生产规模较大,每年水稻产量近17万公顷,花生、豆类、玉米产量超过2.25万公顷,茶叶产量8760公顷,果树产量近2.1万公顷,蔬菜、块茎、水果产量41556公顷……此外,还有987个畜牧养殖场,水牛、奶牛、猪等牲畜总数近200万头,家禽3700万只,年屠宰鲜肉总产量超过287吨,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为28.75万吨。全省共有24659个农林水产品生产和贸易企业。
提高农林水产品质量,除了加强检验检测外,从源头抓起生产优质食品也至关重要。我们将继续重点支持生产、加工和贸易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品牌、产品设计和可追溯性,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义安省农林水产品打造稳定、有价值的消费市场。
阮文河先生——义安省质量、加工和市场开发部部长。
该部门每年重点确定全省市场供应量大的重点农林水产品,并进行相应的支持和生产转移。良好实践标准(VietGAP、HACCP、ISO……)。自今年初以来,农业与环境部门各单位已向各地方和生产企业提供了15个符合VietGAP和HACCP标准的生产模式支持,涉及大米、蔬菜、菠萝、茶叶、肉类加工、农产品等行业。通过示范支持,近500户农林水产品生产加工户已获得指导,掌握清洁食品生产的原则和流程。

在专业单位和地方的努力下,农林水产品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不断加强,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深加工产品比重不断提高,生产者逐渐重视品牌建设、产品设计、可追溯性等问题。
质量、加工与市场开发司司长阮泰俊表示,截至目前,农业部和各地方县乡已向数千家企业颁发了食品安全证书或同等证书(HACCP、ISO 22000……),其中近1800家企业符合食品安全条件证书;同时,已与近4000家农林水产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

除了继续推动从加强沟通工作、提高管理能力、检查和处理违规行为等方面采取同步措施外,该部门多年来重点关注的一项工作是支持和发展符合价值链的安全食品生产模式。今年头几个月,该部门协调在杜良县中山乡宋林37号农产品有限公司的蔬菜、根茎和水果生产模式以及安山县陶山水稻生产合作社的水稻生产模式开展符合VietGAP标准的良好农业生产流程培训。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分级负责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加大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统计和督查,生产设施,农林渔业部已指定以下任务:“……及时掌握情况并采取措施防止违法行为。同时,加强对受承诺约束的机构的食品安全承诺的管理和履行;宣传、普及和培训食品安全知识和国家法规,履行食品生产和贸易的责任。” 阮文河先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