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重伤士兵的意志

July 27, 2016 15:19

(Baonghean.vn)——他的一部分遗体留在战场上,战争的后遗症依然挥之不去,但他凭借着胡伯伯士兵的勇气和意志,克服了一切,过上了有意义的生活,成为子孙后代坚实的后盾。这就是义禄县义龙乡9组四分之一残疾军人丁陈章的榜样。

1967年12月,年仅20岁的青年丁陈章响应祖国的神圣召唤,志愿参军入伍,被分配到广治省B5前线第27团第2营第4连,担任82迫击炮联络员和侦察员。

1969年3月26日夜,战斗异常激烈。在参与围攻544高地和在谭兰田野抵抗扫荡的战斗中,张先生所在的排伤亡惨重,只剩下7名战士。此时,他被上级任命为排长,代替刚刚牺牲的战友指挥战斗。

经过一天的战斗,他的排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当天下午晚些时候,他在指挥两个战斗连时被敌方坦克炮弹击中,膝盖骨断裂,右腿也几乎被打断。他不得不用蚯蚓绳包扎,以防止失血。当他昏倒时,手里仍然紧握着AK步枪,随时准备战斗。

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北岸,在团的外科病房里。经过多日的治疗,他的右腿坏疽,不得不截肢。他被转移到宁平省金榜县第五军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伤口愈合后,他被允许在重伤员营休养。

m
张先生(右二)与队友和联络员在广治省胡溪森林合影

1970年初,他被派往河南省疗养院,为伤残军人教授文化。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位名叫裴氏梦的乡村姑娘,并坠入爱河。1971年初,他母亲在河南省清廉县廉山乡的娘家和疗养院为他和妻子举办了婚礼。之后,他被派往乂安省伤残军人与社会局,在驻扎在和山(都良省)的安义省为伤残军人教授文化。

党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义静省劳动荣军社会部负责宣传工作。1985年,他因身体原因请病假。回到家乡后,公社优先给他分配了一块900多平方米的土地。2去创造生活。

1995年,他响应县党员经济运动的号召,在南坎地区开创了一个水产养殖项目。当时,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龄,妻子要照顾承包的田地才能有饭吃。他决定从银行借钱雇人挖池塘养鱼,每天骑着老自行车,拄着拐杖回家。放生第一批鱼时,他必须搭建一个帐篷,在那里吃饭睡觉,并按照技术流程进行监测和照料。

天不负有心人,1500平方米的鱼塘,稳定的养鱼收入,帮助他还清了所有的银行贷款,支付了孩子们的学费和医疗费。看着张先生家宽敞的房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在战争中失去一条腿的伤残军人,在经济改革的战线上依然坚定不移地站着,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

g
与队友重游旧战场……

残疾率高达81%,仅剩一条腿的张先生,每逢天气变化,病痛便会折磨他,但最让张先生煎熬的,莫过于每天要亲眼看着两个重病的孙子痛苦不堪。

他的长孙丁黄陈孝(2000年出生)患日本脑炎,半身瘫痪;孙女丁黄琼英则患白血病。他为两个孙辈的战争遗留问题感到痛苦和悲伤,因此花了很多时间照顾他们。他每天都在支持和训练孙辈们。

m
张先生一直认为自己很幸运能够回国,他要活出对家人和社会有用的人生。

如今已年届70,入党40余年的他,尽管身体欠佳,仍参加公社老人协会执行委员会、9村协会主席,参与编辑公社史,热情创作诗歌、戏剧、民歌……参加第27号抗战老兵团(即在南安公社(南丹)成立的英雄的乂安红色军团的前身)的活动。

张先生始终认为,虽然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但能够活着回到家人身边已经是幸运的,因此,他必须活下去,为家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并满怀感激地缅怀战友……

丹芳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一名重伤士兵的意志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