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儿子》和难忘的岁月

丛健 April 21, 2018 12:08

(Baonghean.vn)——四月,举国上下迎来祖国统一43周年,南北一家团聚,241队原青年志愿者(TNXP)有机会欢聚一堂,回忆往事。

立志为祖国历史添彩

出席聚会的有荣获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的202连(隶属于241队)连长胡氏秋贤女士(1947年出生,居住于荣市黎茅坊)和她的队友们,回忆起近50年前的时光。

1968年,241青年志愿队成立,约有500名义安省儿童,主要为17至19岁,其中70%以上为女性。临别时,省人民委员会主席朱孟同志嘱咐道:“同志们,你们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义静省苏联血统,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们都要下定决心,为祖国的历史增添光彩。”

经过一周多的行军,在敌军炮火和枪林弹雨中,部队双脚肿胀,行程超过400公里,最终在广治省西部的胡村集结。部队的任务是开路、运送粮食和弹药,支援敌我激战的治天前线。

1967年1月,胡志明主席在北方与“抗美救国青年志愿军”竞赛运动代表交谈。图片来源:档案
“我无法忘记运送粮食和武器到战场途中的艰辛和危险。翻越险峻的山口和深邃的溪流,穿过雷区,面对突击队、侦察兵和敌机。我必须做到:走路不留痕迹,做饭不冒烟,说话不大声,咳嗽不发出声音。”——胡氏贤女士回忆道。

回忆起那段危险的岁月,241大队原青年志愿者们回忆起1969年7月16日发生的惨烈事件。当天,该大队行进队列被敌机击中,造成3人死亡,同志黄国胜受重伤。

情况危急,当时年仅17岁的黄氏清女士身形瘦弱,但她不顾危险,穿过硝烟和烈火,脱下自己的上衣为受伤的战友包扎,然后背着丁先生脱离危险区,送往野战医院,但丁先生伤势过重,不幸身亡。

青年志愿军运送弹药奔赴战场。图片:文件

一位战友在送别阵亡将士时,写下了几句诗,表达自己的悲痛和仇恨:为祖国而死,不留遗憾青春/为了南方,他们奉献了全部的心血/你们无忧无虑地倒下了/胸前没有勋章,衣襟上没有军衔/只有一个简单的青年志愿者的名字/同志们来不及仔细看你们一眼/你们就悲惨地埋葬在红土里,我的兄弟们!/离别的时刻,生命的遗言/同志们铭刻在心,化为力量“……”

视受伤士兵为血肉之躯

1971年初,我们在广平省休养期间,奉命参加9号公路——老挝南部战役。数百份请愿书是用鲜血写成的,饱含着“苏联青年不怕牺牲,决心为祖国历史增光添彩”的精神。“当时,对我们来说,能够参加这场战役是一种快乐。”老青年志愿者们在会议上分享道。

这次的主要任务是伤员运送,即对伤员进行急救并将他们从战场转运到后方治疗,这项工作比以往更加困难和艰巨,不仅因为地形复杂、面积广阔,而且还要穿越尚未清除的雷区。

青年志愿军将伤员送往后方接受治疗。图片来源:档案

202连被指派组建敢死队,负责清除地雷和炸弹,为安全使用担架撤离做好准备。上级规定每班担架人员由6人负责,但该连决心将担架人数缩减至3人,以免伤员再次死亡或受伤。

兄弟姐妹们都视伤员为亲骨肉,危难之时,随时准备用自己的身体去保护他们。当敌机轰炸时,来自清同(Thanh Chuong)的武鸿碧同志用担架抬着伤员,奋力保护他们,却因头部被炸弹碎片击中而牺牲。

胡氏秋贤连长在塔昆山脚下,被敌军发现并轰炸,他冷静而机智地带领全队安全撤离。事后,该连受到559大队、B70后勤部和308师的嘉奖,并建议向该大队和多名个人颁发奖章。

忠诚的心

回归正常生活后,青年志愿军的青年男女们命运各异。有的像胡氏秋贤和阮氏秋贤一样,结了婚,与丈夫和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有的像孙氏福渊一样,等待着承诺,却发现爱人已战死沙场,留下他们孤苦伶仃。有的像阮氏梅和阮氏德一样,结了婚,却过得并不幸福,最终依然单身……

Cựu TNXP Hồ Thị Thu Hiền bên những kỷ niệm đồng đội. Ảnh: Công Kiên
前青年志愿军士兵胡氏秋贤与战友们的回忆。摄影:孔健

每个人的境遇和命运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对战友和队友的爱,这份爱永不褪色。几乎每个人都会藏着队友的小画像,在难过的时候拿出来欣赏,以此来寻求安慰和鼓励。

每个人心中,总藏着英雄的记忆,温暖的战友情谊的记忆。于是,每当有机会相见,我们瘦骨嶙峋的手紧紧相握,诉说着那段难忘的岁月,为自己曾为谱写祖国的传奇和英雄史诗贡献力量而感到自豪。

据了解,抗美战争期间,义安省有近3万名青年志愿军成员,努力保障52条交通线路(2300多公里省级和国家公路;老挝境内200公里公路;广平和广治两省200公里公路;3500公里县级公路;250公里江河、海路、黎运河和60公里经过重点地点的铁路)。

Những bức ảnh chân dung đồng đội được các cựu TNXP Đội 241 lưu giữ. Ảnh: Công Kiên
前青年志愿者241队保存的同志们的照片。摄影:孔健

乂安青年志愿军与全国军民一道,为解放南方、恢复国家统一贡献了力量和智慧。

重逢昔日青年志愿者241队的聚会,我们突然想起清草的史诗《走向大海的人》中的几句诗:“我们无怨无悔地度过了一生/(但我们怎能不后悔自己的二十多岁)/但如果每个人都后悔自己的二十多岁,祖国还剩下什么……”。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苏联儿子》和难忘的岁月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