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市人行道上堆积着大量建筑材料。
在荣市,占用人行道和道路堆放建筑材料的情况在多条道路上依然普遍存在,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城市美观、造成交通不安全,还存在堵塞城市排水系统的潜在风险。
人行道变成材料收集点
近年来,荣市城市化进程迅猛。一系列民用建筑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独栋住宅到高层建筑,不一而足。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尽管出台了禁令,居民和建筑业主仍然经常将人行道和路边用作堆放建筑材料的地方。
在黎鸿峰、长政、阮攸、武氏秀、李常杰、安阳王、凤亭江等街道上,随处可见散落的沙子、石块和砖块,甚至蔓延到路面上。有些地方还随意堆放着桶、模板和建筑材料,造成扬尘,尤其容易造成滑倒和事故,对老年人和儿童来说尤其危险。

材料堆积如山不仅影响城市美观,还阻碍交通,影响技术基础设施。许多人行道因卡车运输材料而剥落,许多沙井被泥土和沙子掩埋,大雨时排水不畅。这也是荣市许多道路在大雨期间经常被淹的原因之一。
工地附近的居民也感到不安,因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长氏坊的阮文平先生说:“走在街上,我们不得不挤过成堆的材料。下雨天路滑,晴天尘土飞扬。建房固然重要,但我们必须对社区负责。许多工地需要几个月才能完工,占据了整个人行道,运送材料的车辆整天来回奔波,噪音和灰尘令人难以忍受。”
武氏秀街一处住宅项目的业主NVT先生说:“我知道把材料留在人行道上是不对的,但房子太小了,施工用地占满了所有空间,没有地方存放了。我尽量保持整洁,等一楼装修好后,我会把所有材料都搬进屋里。”

除了居民住宅外,许多大型建设项目还占用人行道堆放材料,拆除后收集建筑垃圾却没有及时处理。这其中的问题不仅在于人们的意识淡薄,也在于目前管理监督的松懈。
加强管理
面对非法倾倒建筑材料的情况,荣市各坊乡已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管理。南门坊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文灵先生表示:“在每一份申请建筑许可证的文件中,政府都要求住户承诺不非法倾倒建筑材料,确保环境卫生、劳动安全和城市美观。” “承诺书必须由建筑住户、政府和周边居民签字。然而,由于没有其他收集方案,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市中心地区,实际执行起来仍然很困难。” 阮文灵先生说道。

光忠坊人民委员会主席邓晓林表示,在人行道和道路上堆放材料属于违法行为,这显然是违法行为。但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许多住户经常将整块土地用于建设,因此没有地方存放材料。因此,该坊定期组织检查、宣传和提醒,并要求其签署承诺书。对于故意违规或屡次侵占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在土地有限、施工难度大的情况下,在人行道上聚集材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现实中一些地方仍然会创造“灵活”的条件,允许人们短期临时聚集,只借用人行道的一部分,其余大部分区域则必须让给行人。绝对不能阻碍交通或引发事故。高层建筑必须在一层完工后将材料运回室内。同时,需要制定周密的覆盖方案,聘请专业的卸货单位,以减少扬尘,并防止材料落入沙井和下水道。

然而,也必须认识到,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荣市及其即将合并的行政区应考虑规划临时建筑材料转运区,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同时,鼓励在住宅区建设公共材料仓储系统,为小型项目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空间的侵占。另一方面,除了政府的参与外,提高民众和项目业主的意识也至关重要。

根据政府关于对道路和铁路交通领域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第100/2019/ND-CP号法令,在人行道和路边非法收集建筑材料的行为被视为侵占或非法使用道路和人行道的行为。
具体而言,第十二条第二款b点规定:违反规定,在城市道路和人行道上随意堆放或遗留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对个人处以200万至300万越南盾罚款(对组织处以400万至600万越南盾罚款)。此外,违法者还须清理所有建筑材料,恢复原状;如果对交通基础设施造成损坏,则须依法承担全部损失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