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退伍军人克服橙剂带来的痛苦
(Baonghean.vn)——他们出生在不同的家乡,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感染橙剂的老兵,面临着艰难的环境和日益恶化的健康状况,但他们仍然努力克服困难,为建设祖国做出贡献。
30多年的“监狱和将军”
每当提起黎春娣先生(1948年生),荣市洪山坊黄耀街的人们总是充满敬佩和敬意。因为黎春娣先生30多年来(从1990年至今)一直是“扛着监狱,扛着全村”的人,默默地为街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他先是担任街长,后来又担任村支书,如今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太好,但他依然坚守岗位。党支部书记堵塞。
![]() |
荣市洪山坊黄耀街道党支部书记黎春娣先生总是带着笔记本,记录和监督日常活动。摄影:孔建 |
阮文泰先生是一名老兵,曾在长山山区和森林地区(主要在广治省西部)作战七年。在此期间,他多次在溪山战场作战,当时美军正集中在那里投放有毒化学品,摧毁森林树木。阮文泰先生于1985年退伍后,被诊断出患有橙剂损失率高达61%。
退伍老兵黎春娣回归平民生活后,结了婚,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如今,妻子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他独自一人住在黄耀街巷尾的一间小房子里,每月生活费不到300万越南盾,生活补贴却只有160万越南盾。尽管健康状况每况愈下,黎春娣先生仍然热情地领导着街坊四邻的各项活动。
![]() |
黎春娣先生在参与社会工作期间,荣获各级领导颁发的多项奖状。摄影:孔健 |
得益于此,区指导委员会为了解相关事宜,隔离和控制疫情,保障人民安全做出了贡献。“我感觉身体还好,时间也充裕,所以我要携手共进,承担起区里的工作,为平安的生活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泰先生分享道。
![]() |
黎春娣先生在街区的扩音器上宣传防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摄影:孔健 |
郑先生的小房子里挂满了来自各级各部门的勋章、奖牌、纪念章和奖状。今年早些时候,一位从溪山前线归来的老兵荣幸地获得了建党55周年纪念章。
“黎春娣同志一直是一位充满热情、尽职尽责的干部,深受人民爱戴和上级信任。他确实是基层运动的坚实后盾。”
引领经济发展
也从战场出生在南方、接触过橙剂的义舍乡(义禄)二村梁廷清先生(1952年出生)也是一位积极参与社会工作的退伍军人。这位退伍军人凭借着毅力、智慧和活力,逐渐克服困难,走向富裕。
梁廷清先生于1975年初参军,在广治省西部和西宁省的山区战斗,直至国家完全统一。行军经过广治省西部地区时,树木葱茏,但道路上仍散落着化学桶。
![]() |
Luong Dinh Thanh先生和他的长子(Luong Dinh Nghiem)感染了橙剂。照片:丛健 |
“大家都知道这些桶是几年前美国飞机投下的,但没有人想到它们是有毒化学品,更不知道它们会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Thanh先生透露。
1979年北部边境战争爆发,梁廷清先生的部队被派往谅山,执行阻止敌军前进、保卫人民和重要工程的任务。完成任务后,梁廷清先生于1980年被任命为出院,并于1982年结婚。经过两年的焦急等待,Thanh先生的妻子终于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名叫Luong Dinh Nghiem(1984年出生)。
但“喜悦是短暂的”,严氏天生残疾,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身心健康状况与同龄儿童相比愈发逊色。起初,病因不明,后来才得知是他父亲橙剂的后遗症。
![]() |
Luong Dinh Thanh先生是Nghi Xa(Nghi Loc)第一个开设碾米服务的人。照片:丛健 |
尽管悲伤难过,Thanh先生和妻子仍然互相鼓励,克服困难,并希望下一个孩子能够充满喜悦。幸运的是,他们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个孩子(两个女孩,一个男孩)相继出生,并健康成长,没有橙剂副作用的迹象。
作为党员梁廷清先生退伍后积极投身社会工作,先后担任过乡人民委员会会计、砖瓦生产合作社副社长,并连续多年担任村长和党支部书记。为了维持生计并抚养四个孩子,夫妻俩接手了两公顷稻田,注重施肥,力求高产。
梁廷清先生在宜舍乡人心目中是一位热衷于生产经营的人。他家是最早购置碾米机和脱粒机的,不仅满足了家庭生活,也服务于公社群众。同时,他还大力发展畜牧业,尤其是养猪,最高峰时,猪舍里最多养了50头猪。
![]() |
Luong Dinh Thanh 先生在自家的机械作坊里。照片:丛健 |
收入的增加帮助全家扩大了生产,改善了生活水平。Thanh先生也是第一个开办焊接车间的人,生产手推车、铁门、大门和钢铁栅栏等常见物品。目前,Thanh先生的机械车间有6名工人,配备了相当现代化的机器,几乎每天都有工作,工资为10万越南盾。稳定收入。
梁廷清先生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帮助有困难的会员。在经济发展方面,梁廷清先生勤奋努力、充满活力,做事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