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每个人都知道的服药基础知识
药物就像一把双刃剑。除了治疗效果外,药物也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在使用不当或不了解情况的情况下……
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生病时的普遍心理都是希望尽快康复。正因如此,许多对医学缺乏深入了解的患者认为,每次服药后,如果症状迅速减轻,进入正常、舒适、愉悦的状态(即使是暂时的),就意味着疾病痊愈或治愈。任何能够迅速消除症状,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医生,都被认为是“好”医生。任何能够帮助症状迅速消失的药物,都是好药……
因此,大量患者(没有医学专业知识)只注重减轻症状,总是要求医生使用“高剂量”药物、“合成”药物、“最强”药物,以快速减轻不适和不良临床症状。
这种单纯想要消除疾病的想法固然有道理,但是却是错误的,因为它违背了治疗疾病的原理,治疗疾病首先要治疗病因,然后把症状减轻到适当的程度。

下面我总结一下用药物来澄清这个问题的基本一般原则:
1. 药物治疗疾病的作用和基本机制
任何疾病的治疗都需要通过以下药物组合来解决其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疾病的病因。对症治疗并不旨在治疗病因,但对于帮助减少不良临床症状至关重要。需要辅助药物来帮助促进和增强治疗病因和症状的药物的有效性。该药物克服了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的不良副作用,它不是正在治疗的药物。
1.1 药物在治疗病因中的作用
- 消灭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
- 纠正并重新建立身体代谢和生理失调的平衡。
- 弥补能量、营养和矿物质的缺乏……
- 消除影响身体的抗原和过敏原(中毒、过敏……)。
- 与对身体有毒、有害或破坏性的药剂、因素产生拮抗作用(药理学、化学、物理……)。
- 有些药物在特殊条件下,引起基因、细胞等发生突变,从而控制和消除身体的其他异常因素。
- 直接或间接地增强和补充抗体,帮助身体抵抗和消灭病原体……
笔记,当医生开具禁忌症药物治疗患者时,不要害怕,并警告禁忌症,因为有些情况下,禁忌症药物用于治疗疾病,或者已经使用了另一种辅助药物来克服或消除不良反应(没有足够专业知识的人不应该这样使用)。
除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外科手术物理治疗其他程序和干预措施细胞疗法基因治疗……
1.2 对症治疗药物的作用
- 治疗疾病症状的药物只会影响疾病的症状,而不会影响疾病的原因(即其真正的原因)。
- 该药物旨在快速缓解和减轻患者的不适和不良症状。
- 该药物有助于消除严重症状引起的严重后果(降低高烧以避免危险的抽搐,迅速停止严重腹泻以避免心血管崩溃......)。
笔记:为了控制病情,很多病例不允许立即治疗以减轻症状,而需要进行适当的维持,监测进展并确定病情(例如,阑尾炎尚未诊断......)。
在极少数情况下,对症药物也可能有助于减轻某些疾病的直接后果和后遗症。在许多疾病中,当药物治疗病因无法确保有效治疗时,对症治疗是迄今为止唯一合理的方法。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缓解症状外,医生还会在医疗机构中结合其他非药物治疗。
1.3支持治疗药物

辅助治疗不是主要治疗方法,但对于有效治疗疾病是必要的。
这些药物包括:
- 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有助于补充维生素和营养素,帮助恢复健康。然而,在因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引起的疾病中……这些物质起着药物的作用,用于治疗病因(例如,在因缺乏维生素C、钙、镁、钾等引起的疾病中)。
- 为必须禁食的人提供食物和营养替代品(阿斯巴甜、沙卡林……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 有助于稳定和增强受影响的生理功能的药物。
- 有助于增强关键药物的吸收、代谢或干预以增加生物利用度(即发挥作用的能力)的药物……
1.4 克服主药不良反应的药物
- 使用增加胃液分泌的药物时需服用胃保护药物。
- 该药物限制由主要药物或非药物治疗引起的刺激。
- 补充因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营养缺陷或紊乱:益生菌缺乏症……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由于使用 INH 治疗结核病而导致维生素 B6 缺乏。一些 H1 抗组胺药可缓解使用神经安定剂时出现的锥体外系症状,如肌肉僵硬、震颤、烦躁不安、面部僵硬、流口水……。
2.用药治病的注意事项
2.1 需重点治疗病因
- 所有治疗:药物治疗、手术、物理治疗、其他程序和干预措施……为了安全有效,必须首先治疗病因。必须消除病原体或建立生物平衡,以帮助身体恢复(或稳定)。
- 在需要监测和确定病情的特殊情况下,不应立即使用缓解症状的药物。
- 当症状轻微、无痛、对日常活动影响不大时,可以不用服用对症药物。
- 有些疾病只需要身体的抵抗力就能自愈或确认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消除病因,则着重使用药物来增加抵抗力、减轻症状(例如季节性流感和最常见的病毒性疾病……)。
请注意:针对病因治疗的药物,症状消失后不应立即停用,而应根据药物种类和具体疾病,使用1、2天或更长时间。
2.2.对症治疗必须与对因治疗及其他治疗相结合。
- 不要只注重用药物治疗症状而忽视治疗病因。
- 许多患者在症状完全消失但病因和致病因子尚未消除时停药。如果停药,病情可能会复发,甚至恶化。此时,只有在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才能进行临床辅助检测,以确定病因是否已被消除。
- 症状消失后即可停止对症用药。
3. 非专业人士自行用药、使用旧处方或听从建议的错误
一些没有专业知识的患者,往往不看医生、不咨询、自行开药或遵从旧方或他人的处方,这样很容易导致:
+ 剂量和治疗方案错误心想这次用了,以后还是有效果的,甚至连续用几个月几年都还有效。
+ 不知道主要药物是什么有时人们只是想购买对症药物、支持性药物或克服药物副作用的药物。
事实上,吸毒的案例有很多,既令人伤心又令人谴责,例如:
- 一位患有慢性痛风的患者要求购买奥美拉唑(一种胃液分泌抑制剂)。之前处方的原因:秋水仙碱、塞来昔布(非甾体抗炎药)和奥美拉唑。在这种情况下,奥美拉唑有助于克服塞来昔布的副作用。
- 想要治愈胃溃疡但只需要使用抗酸剂(kremin S、yumagel……),因为有同样情况的朋友告诉我使用那种并且有效。
- 我听说 eperixon(肌肉松弛剂)可以快速缓解背痛,所以我只买了这种药来缓解背痛。
- 一名70岁男性,患有慢性关节痛(具体疾病不明),夸吃药丸(传统药物,无标签包装,网购)很有帮助,但吃药后脸变圆,颈肩变胖,四肢很瘦(明显库欣综合征),建议停药换药,但患者仍不听。
这就是为什么你应该永远记住:用药必须安全、合理、有效、经济。药物用于拯救生命,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