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瓜果的季节
(Baonghean.vn)——西瓜,这种被称为“夏季之王”的果树,往往喜欢陌生的土地,因此当家乡的土地“太熟悉”时,义山公社(义丹县)的农民就被迫到处寻找可以租用的土地来种植西瓜。
起初是县里的公社,后来搬到了邻近的新岐县……近年来,他们甚至搬到了清化省的如春地区,租地种瓜。整整三个月,他们在田里搭起棚屋,过着随瓜季而来的游牧生活,瓜的得失也让他们感到快乐和悲伤……
游牧民族和甜瓜
义山乡农民协会主席陈国雄带我们来到春化乡(清化省如春县)的劳改营区,了解瓜农的游牧生活。他告诉我们:“2002、2003年左右,红皮瓜开始在义山扎根,经济效益明显,比种植水稻和其他作物高出3-4倍。但种植这种瓜的难处在于,它喜欢陌生的土地,已经种了一两季的土地,如果再种第三季,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会很差,卖不出好价钱,收入也会减少。为了不失去西瓜带来的经济效益,义山乡的人们主动想到周边乡镇、省内县市甚至外省租地种植。”瓜。起初,他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障碍。但凭借着活力、毅力和辛勤劳动,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征服了异域的土地,收获了香甜的瓜果……流亡游牧瓜农的故事很长,记者们应该去那里,与他们联系,去了解和感受。在六月初的烈日下,我们沿着胡志明小道,来到了如春(清化省),与在异乡种植瓜果的游牧民们见面……
我们见到的第一个人是黎文贤先生(义山乡山东村)。他是义山最早到外县租地种瓜的农户之一。这位老农有15年的经验,随着瓜季的到来四处漂泊。他看起来“满身风尘”,饱经风霜,似乎很适合游牧生活。他挥手指着正在收获的近两公顷的瓜山,声音清脆:“这个品种喜欢稀奇古怪的东西,对土壤很挑剔,幸好这片春化的地很适合它。这块地里的瓜长势好,病虫害少,瓜个大,含糖量高,香味独特。它喜欢稀奇古怪的土壤,所以种瓜的人要根据瓜季‘今天这里,明天那里’。今年我们租了这片地,在这里搭了个棚子,但第二年就收拾行李去找新的地了。每个瓜季都是不同的地。15年来,我们每年都住在不同的地方,最多的时候搭了15个棚子。”第一年,他在白镇租了地,和家乡义山接壤,外面的地方都租出去了,他只好到深处去,那里没有电,没有手机信号,生活几乎与世隔绝。搭好棚屋后,他扛着成吨的大米、干粮,还买了油灯、手电筒、发电机等生活必需品。发电机耗油量大,只顾着从溪涧抽水浇瓜。至于百姓,则要忍受酷暑,在昏暗的手电筒或摇曳的油灯下吃饭。男人们习惯了妻子料理家务、洗衣服,来到这边,什么都得自己做。“锅里有米,坛里有水”的异乡生活,处处艰辛煎熬。柴火炉上的饭有时糊,有时不糊;鱼干煎得咸,菜煮得“又快又方便”。不过,吃不饱饭不成问题,更让人担心的是人身安全。 “一开始还真有点紧张。孤身一人身处异乡,身上的财物不值钱,要是遇到坏人来骚扰,我该找谁呢?还好这里的人很友善,我慢慢就习惯了。侨民区的瓜农都是义山人,所以很团结,有什么事就互相打电话。现在有了手机,方便多了,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接下来的几个季节,他经常会雇几个当地小伙子,每个月的工资在450万到500万越南盾之间,来瓜田干活、看守瓜田,只有在授粉、结果、收获等重要时期,他才会搬进棚屋。
阮文功先生说,他家三个侄儿侄女合伙租地种瓜,已经十几年了。“买给朋友,卖给合伙人”,侄儿侄女们来这里租地做生意,有亲戚在,他们就不用操心这操心那。刚来的时候,对这片土地和环境都很陌生,就邀请当地人一起种,一个人拿地皮,一个人拿本金,利润按比例分成。但没过几个季节,他们就撤走了,因为他们觉得我们“风险很大”,把钱砸进地里,根本不知道会得不偿失。最后,三个侄儿侄女留了下来。每个季节,他们租一块地,搭起帐篷,播种、种瓜、长瓜。那三个月里,他们轮流照料瓜田,凌晨两点就起床给瓜浇水。浇完三公顷瓜田,已经过了中午,又要开始做饭了。家里还有小孩,媳妇得留在乡下照顾孩子,就我一个人留在这里。”丛先生侄子的棚屋比周围的棚屋显得结实一些,有墙有茅草,有电,有风扇,甚至还有电视。此外,他还养狗养鸡,“既好玩,也可以用来吃剩菜”。他们的日历不是按月月算的,而是按瓜苗的生长周期,从种到收。他们的快乐,也包裹在瓜季的得与失之中。
甜苦季节瓜
过了15年的游牧生活,四处漂泊,临时住在帐篷里,但靠着种瓜,Hien先生买下了土地种树,开了一家餐馆,还送儿子出国工作。他分享道:“多亏了瓜,今天的生活富足,都是靠瓜季的成果。虽然辛苦,但回报是,他有了一份生意。现在我已经习惯种瓜了,习惯了游牧生活,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手脚很无聊。”于是,他把餐馆交给妻子打理,自己仍然在瓜季四处漂泊。在这15个瓜季里,有的季节他的利润很大,那就是2008年,2公顷的瓜给他带来了7.6亿越南盾的利润,他投资了近4亿越南盾买地种树。但苦瓜也经历了很多个季节。“损失惨重。有几年,我们租了劣质地,播下种子,长势良好,没有病虫害,但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却惨败。地租、耕地、种子、肥料、雇工,还有三个月的帐篷和营地生活,这些花费都白白浪费了。我们血本无归!这很苦,但我们又能怎么办呢?种西瓜就像“跟天赌”,如果天气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我们就能“满盘皆输”,否则就满盘皆输。做生意,我们必须接受现实。”
今年,义山乡山东村的Thuy Sy一家在白镇租了3公顷地种瓜。瓜苗快要结果的时候,却突然无缘无故地枯萎了。他们两手空空!也有一些瓜季丰收,但由于价格下跌和商贩的打压,瓜卖不出去,瓜农们不得不承受损失。
义山县山莲村老农家夫妇泰华租地种瓜已有七八年了。他和妻子算得上“幸运儿”,从未亏过钱。今年,他们家租了1.2公顷地种瓜。三个月后,他们收获了35吨一级瓜。以早季每公斤6000越南盾的价格计算,他们家收入2.2亿越南盾,扣除成本后,净利润1.5亿越南盾。戴先生分享道:“种瓜这个行业很不稳定,好的时候价格低,好的时候价格低。投入七八千万买地,三个月后瓜装上卡车运到外地卖,钱在手,就知道赚亏了。关键是要掌握科学技术,选好品种,按规范的程序管理,才能保证瓜长得好,不怕病虫害,个大质优。其次,开田(采瓜)要选对时间,在非当季水果的平日(月圆、初一),瓜价高,容易卖,这样收入更高。”
所以我们知道,那些为了瓜果而终年四处奔波的人们的故事并不总是美好的,他们也享受不到瓜果的甜蜜。他们四处奔波,照顾瓜果,投入资金,但有时瓜季是苦涩的,会因为瓜果不产而哭泣,有时产出了瓜果,但价格却跌得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