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勇——1930年11月7日芹禄族示威游行的旗手
范氏勇女士走遍了富鎏乡,向群众宣传革命启蒙,建立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动员河芹禄地区的妇女,为党的成立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参加革命斗争。范氏勇女士牺牲时,年仅20岁,十分年轻。
范氏勇女士(1910-1930),河静省芹禄县柯鲁村(现新禄乡)人。她聪慧温顺,出生并成长于一个具有爱国传统的家庭。她的父亲和叔叔在家乡参加了反抗法国殖民者的芹王运动。她的哥哥是新越党员,后来加入了越南共产党。范氏勇女士具有爱国精神,与当时的进步青年如胡玉堂、胡坦、梅友、胡水等接触,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坚定的战士和优秀的共产党员,她从小就受到革命启蒙,具有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自觉性。

在同志们的悉心指导下,她积极参与送文件、带路、捐款等革命活动,帮助同志们开展工作。柯鲁党支部成立后,她很快加入了共产党员队伍,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范氏勇女士依靠家庭工作,奔走于富鎏公社各处,向群众宣传革命知识,建立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动员下芹禄地区的妇女,为党发起革命斗争做好准备。虽然工作辛苦,夜出夜归,遭受许多心怀不轨之人的诽谤,但她没有灰心,全心全意地相信革命运动的未来,相信群众的力量。当她看到工作成果,看到斗争运动日益高涨时,她激动不已。这是公事,但她没有忘记个人感情。她与支部同志订婚,并承诺于1930年11月7日示威游行结束后举行婚礼。
为了切实纪念1930年俄国十月革命,芹禄县委决定组织下芹禄人民大规模游行示威,进军县城参加战斗。准备工作周密而紧迫。与以往的许多斗争一样,范氏勇女士肩负着组织和动员群众参加游行示威的任务。她一连几天心急如焚,辗转于每个村庄、每个小组,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项工作:谁举旗帜,谁举横幅,谁喊口号,谁打节拍,谁敲木鱼,谁击鼓……
1930年11月7日傍晚,示威游行开始了。来自玉美、清阳、庭闾、大闾、延璜三个乡的下芹禄县人民队伍整齐,旗帜飘扬,锣鼓齐鸣,口号高呼。示威队伍情绪激动,震撼天地,穿过闾市场,穿过长街,来到庭朔市场。在这里,共产党员范氏勇女士代表领导层站起来向群众讲话,明确阐述示威游行的目的和意义,号召人民反抗暴政压迫,鼓舞民心,宣布遵守交通纪律,并高喊口号。示威队伍情绪激动,欢呼雀跃,向芹禄县方向前进。范氏勇女士高举红旗,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一千多人像决堤的堤坝一样向前游行,一边走一边高呼口号:
——打倒杀人的封建帝国主义者。
- 反对高税收和繁重征收。
——支持工农苏联。
当抗议者接近恩桥时,堡垒里身穿蓝色制服的士兵慌乱地开枪射击,一些人被击中。Dung保持冷静,高喊:“保持队伍。” 她手中的镰刀锤旗仍在风中飘扬,仿佛在号召队伍继续前进。一颗子弹炸开,Dung倒下,手中依然紧紧握着旗杆,高喊着:“姐妹们,保持冷静,前进。”
范氏勇女士在年仅20岁时就英年早逝,未能如愿成婚。范氏勇女士的牺牲,对芹禄县党委和人民的斗争运动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但她英勇不屈的榜样,将永远激励着广大群众投身于反抗法国殖民者及其走狗的斗争之中,在15年后将政权重新掌握在人民手中,实现她对革命胜利的崇高而炽热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