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佩珠——20世纪初伟大的爱国者
潘佩珠(原名潘文山),笔名海秋,后使用笔名绍南(以及许多其他笔名),1867 年 12 月 26 日出生于丹燕村(现义静省南丹县春化社)。
他从小就以聪明才智而闻名,六岁时就什么都知道。三字经七岁通经,八岁通晓科举文,十三岁参加乡试,中状元,十六岁中状元,故又称三州状元。
九岁时,他自觉响应陈晋、邓如梅反抗殖民者的运动;十七岁时,听闻北方爆发起义运动,他起草了一份宣言。平西守北19岁时,他响应咸毅钦王的诏令,组织了一支由60名武士组成的队伍参军。然而,他尚未行动,敌军已席卷村庄。虽然任务失败,但他拯救国家的意志却十分坚定。
![]() |
潘佩珠先生。 |
此后,潘佩珠当了十年老师。1900年,他成为义和学校的毕业生代表,正式踏上革命道路。潘佩珠创立了维新协会(1904年),推举强德侯爵为领袖,主张暴力,并请求外援恢复独立。1905年初,他前往日本,后回国,在1905年至1908年间发起了“同渡运动”。他撰写了许多革命宣传作品,例如《越南有国之志》、《海难为水》等。
同教运动领袖潘佩珠组织了“孝会”,召集200名越南学生前往日本学习政治、科学和军事。他在日本的最后几年,成立了“国际团结”就像协会一样Dien, Que, - 越南联盟(云南、广西、越南联盟)及协会东亚盟友(包括一些日本人、中国人、韩国人、印度人等)互相帮助,共同对抗帝国主义。
1909年3月左右,同渡组织解散,潘佩珠被日本政府驱逐出境。回国短暂停留后,潘佩珠前往暹罗工作。一年多后,辛亥革命(1911年)成功,潘佩珠回国创办了越南复兴协会其唯一目的就是驱逐法国人、恢复越南并建立一个国家。越南共和国“。
潘石屹在进行爱国活动后,于1913年12月24日在中国军人的帮助下被法国殖民者逮捕。
1917年,潘佩珠出狱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俄国十月革命和席卷全球的民族解放运动对潘佩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撰写了歌颂伟大领袖列宁、歌颂苏联工农国家等文章。这些年,潘佩珠虽然不得不在杭州从事记者工作,担任《和平塔志》的编辑,但仍然不忘利用报刊进行反法宣传,继续寻找救国之路。
![]() |
东渡运动时期的一些留学生(1905-1909年)。 |
1924 年中期,改编自中国人民党孙中山与潘佩珠共同改革了越南光复会。越南民族党1924年12月,潘石屹与阮爱国会面后,计划于次年(1925年)进行改革。越南民族党朝着最进步的方向。
然而,1925年6月30日,潘佩珠从杭州前往广州与兄弟们会合,刚抵达上海北站,就被法国殖民者绑架,押送回越南。他们密谋暗杀潘佩珠,但阴谋败露,他不得不被送往河内刑事法庭受审。他的一生“英雄、天使、独立烈士,两千万奴隶崇拜的英雄(1)受到威胁,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罢工、罢课运动。面对如此强大的运动,法国殖民者感到困惑,不得不宣布无罪释放,但强迫潘返回顺化居住,不许他去任何地方。
自1926年起,潘佩珠被软禁在本乌。至此,潘佩珠为祖国奉献一切的革命生活不得不被放弃。越南革命运动顺应历史发展,风起云涌。尽管“本乌老人”过着“鱼在笼中鸟”的生活,他仍然用诗歌和散文表达失去祖国的人民的苦难,表达人民对祖国的责任……
这些著作有:《男国修养》、《女国修养》、《济贫药》、《国学》、《伦理问答》、《青年问答》……《潘佩珠年表》、《越南历史诗集》。还有《儒学灯》、《佛学灯》、《社会主义》、《周易》、《人生哲学》等卷帙浩繁的研究著作,以及各种类型的八百多首侬诗、数十首赋、悼词和其他杂著。
------------
(1)《胡志明全集》第二卷,文章《闹剧或瓦伦》和潘佩珠,真理出版社,河内,1981年,第18页。
据《人民报》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