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固态电池:2026-2028 年进展与挑战
三星SDI与宝马、SolidPower携手开发固态电池;奇瑞、东风、丰田、日产设定了2026-2028年的里程碑。股票价格上涨,成本上涨5-10倍。
随着一系列合作的达成以及2026年至2028年具体时间表的出台,固态电池在汽车行业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但同时也伴随着成本和技术挑战方面的担忧。三星SDI宣布与宝马和SolidPower合作验证该技术;奇瑞、东风、丰田和日产分别展示了产品演示和部署里程碑。在资本市场,相关股票已强劲反弹,但专家强调,该技术目前仍主要处于实验阶段。
三星SDI – 宝马 – SolidPower 合作:重要的验证步骤
三星SDI已与宝马和SolidPower签署协议,共同开发固态电池验证项目。根据协议,三星SDI将采用SolidPower开发的固态电解质,提供高能量密度且据称具有卓越安全性的固态电池单元;宝马将负责电池模块和电池包的开发。三方将根据约定的参数评估电池性能,并在宝马的下一代验证车辆上进行测试。

来自制造商的信号:部署里程碑 2026–2028 年
10月18日,在奇瑞2025全球创新大会上,奇瑞与国音高科合作展示了Rhino S固态电池模块。该模块采用固态电解质,能量密度高达600Wh/kg,接近锂电池的理论极限;预计续航里程可达1200-1300公里。Rhino S电池计划于2027年完成安装测试。
10月20日,东风宣布已实现固态电池量产并建立供应链,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安装。三天后,在2025年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春云达发布了能量密度为400Wh/kg的“新比特天”聚合物固态电池;据报道,这款20Ah电池在低于1MPa的超低压下实现了1200次循环,并通过了200℃等高温安全测试。
在东京车展上,丰田碳中和技术开发中心主任甲斐田圭二表示,部署计划仍在按计划进行,首款采用固态电池的量产车型预计将于2027年或2028年上市。日产预计其用于下一代电动汽车的固态电池原型性能将达到现有电池的两倍,并有望于2028年投入量产。
资本市场对预期反应强烈
11月3日,固态电池相关股票全线上涨:天华新能源涨幅超过15%,海木星涨幅超过10%;珠华集团、上海电气、佛山科技等股也均录得显著涨幅。上半年,固态电池行业指数从4月份的1200点上涨至10月9日的2426点,几乎翻了一番;国腾高科、亿威锂能、企鹅新能源等公司的市值涨幅超过120%,福地科技也增长了70%。
技术壁垒和成本:一种谨慎的视角
尽管发展势头强劲,但商业化仍面临诸多障碍。在9月份的泰达论坛上,蜂巢能源首席执行官杨洪新表示,固态电池目前的成本是液态电池的5到10倍;大规模生产在材料、技术和供应链方面都面临挑战。
江苏大学新兴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郭国宏表示,固态电池目前仍处于实验和小规模测试阶段。在他多年的观察中,尚未发现任何固态电池能够在常温常压下保持≥400Wh/kg的能量密度。据他介绍,一些企业宣称已经量产或实现了“5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但并未提供实际证据。
快速信息面板
| 时间/事件 | 单元 | 主要活动 |
|---|---|---|
| 共同验证 | 三星SDI – 宝马 – SolidPower | 采用SolidPower固态电解质;三星SDI提供电池单元;宝马开发模块/电池组并在下一代验证车辆上进行测试。 |
| 10月18日 | 奇瑞 – 国鼎高科技 | Rhino S模块演示,能量密度600Wh/kg;预计续航里程1200-1300公里;计划于2027年完成安装测试。 |
| 10月20日 | 东峰 | 宣布量产计划,建立供应链;预计2026年开始安装。 |
| 3天后 | 宣文达 | 推出400Wh/kg“新碧天”聚合物固态电池;20Ah电池在<1MPa压力下循环1200次;200℃安全测试 |
| 东京车展 | 丰田 | 首款采用固态电池的量产车预计将于 2027 年或 2028 年问世。 |
| 2028 年里程碑 | 日产 | 预计将大规模生产;据说其性能是现有电池的两倍。 |
结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但需要验证其真实性。
汽车领域的积极发展以及与电池公司的合作正推动固态电池向商业化应用迈进,这与行业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趋势相符。然而,能量密度和循环可靠性等数据仍需在实际运行条件下进行验证;成本和大规模生产能力仍然是制约因素。因此,2026-2028 年的路线图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最终进展将取决于验证性能、供应链能力以及商业规模的安全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