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满月,追寻祖先和起源
(Baonghean.vn)初秋的天气渐凉,越南义安省许多农村地区的人们怀着真诚和感恩的心,共同迎接七月满月节,追根溯源,缅怀祖先,缅怀家族。
回归本源
七月满月前几天,沿海村庄甸碧乡(Dien Chau)的许多渔民暂时停止了出海捕鱼,放下了每天在海上辛勤的工作,为迎接满月做准备。
海南村29岁的阮文灵先生分享道:“我已经四年了,一直忙于远方工作,没能回家过农历七月十五的满月。所以今年我决定在家过满月。我请了几天假,不再在海上拖运‘甲’,而是和家人一起打扫房间、买东西,为迎接满月做准备。在我的家乡,今年的满月是一年中最大的满月,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盘祭品,然后去祖宗庙里祭拜祖先。”
![]() |
农历七月十五,阮氏家族庙宇(Thanh Chuong)的氛围温馨舒适。图片:Huy Thu |
据林先生介绍,和往年一样,今年中秋节,家人会一起煮几盘米饭,上面有糯米饭、白切鸡、红烧肉等沿海村庄的特色菜,用来祭拜祖先。
或许不只是他家,沿海农村的很多家庭,农历七月十五都是兄弟亲戚们欢聚一堂,寻根问祖,一起到家庙上香祭祖,祈求身体健康、海宁平安、五谷丰登的日子。
正如林先生所说,对于他所在的沿海村庄的人们来说,农历七月十五的满月是海员们的“额外福利节”。他们可以待在家里庆祝满月,社交、联络感情,还可以选择新的出差行程。
![]() |
农历七月十五,位于演州县的演璧乡的祖坛。图片:怀灵 |
对于山鸡和乌梅特产之乡——清章县人民来说,今年七月满月物美价廉,顾客盈门,产品销售畅通,因此,满月庆祝活动也更加热闹,迎月气氛也更加欢乐,体现了维护、保存和弘扬传统的精神。
家住清安乡的陈功胜先生(29岁)说:“今年农历七月十五,他们家依然按照传统过年。七夕这天,父母依然早早起床,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去祭拜祖父母,再带一盘糯米饭和鸡肉到祖庙去祭拜祖先。”
与正月十五在总庙祭拜祖先不同,七月十五则优先在各家各户祭拜。对他来说,从童年到成年,七月十五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最难忘的,大概是家中兄弟排成长长的队伍,抬着祭品去庙里祭拜祖先的情景,无比喜悦和感动。
虽然物质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每逢七月十五日即盂兰盆节,族人的子孙仍然会聚集在一起,祭拜祖先、追根溯源。
![]() |
农历七月十五,清章族青年抬着祭品前往祭拜。图片:Huy Thu |
清安乡目前有阮景、阮登、阮文、阮友、阮国、阮光、陈公、陈文、陈定等多个大家族。这些家族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保留着农历七月十五祭祖的传统美德。每逢这满月佳节,许多家族子弟都会回乡朝圣。祭祀的准备和祭祖仪式的组织都非常周到、文明,完全符合家乡的优良风俗。
在“一年有七月满月,一年有正月满月”的理念下,不仅演州、清章……而且义安省的许多农村地区,如琼吕、黄梅镇、杜良、安城、南丹、义禄、兴原……也举办满月节,在热闹、喜庆、温馨的气氛中度过满月节。
根据各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经济状况等,各地祭月、吃月圆节习俗各具特色,形成了义安省农历七月十五日文化色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 |
农历七月十五,阮氏清美乡(Thanh Chuong)的家族祭坛。图片:Huy Thu |
自古以来,农历七月十五的满月与感恩父母养育之恩的盂兰盆节息息相关,也与深具人文精神信仰的“赦免亡灵罪孽”的节日——盂兰盆节,以及祭拜亡灵、祈求亡灵的习俗息息相关。这两种文化特征一直被人们践行,与孝道、感恩父母、缅怀祖先和源头息息相关。
弘扬人文精神
今年,疫情暂时平息,义安省各地在七月喜迎中秋佳节,气氛热烈祥和。中秋佳节前,许多远离家乡的孩子纷纷返乡朝圣。各地中秋佳节的准备工作也相当忙碌,尤其是购买祭品、布置祖祠和宗祠的忙碌。
广山乡(杜良)黎文盛先生(58岁)说,广山乡5村黎文家族历史悠久,有近百户人家。为了庆祝7月15日的庆祝活动,14日上午,20多人聚集在教堂,一起进山祭拜祖先。
十五日上午,按照古俗,每户人家都准备一盘糯米饭和一盘鸡肉,端到祖坛祭祀祖先,除非丧期未满的人家不用准备。八十多盘糯米饭和鸡肉被精心摆放,铺满了上院的三座祭坛。
![]() |
七月满月节的鸡肉糯米饭供品是精心“设计”的。图片:Huy Thu |
祭祖仪式上,队伍盛装打扮,按传统礼仪,有鼓锣乐队,有吟诵者,有香火供酒者,有吟诵者。在滚滚香烟、悠扬乐声中,家庙祭祖仪式庄严肃穆地举行着。
仪式结束后,黎文家族成员商讨共同工作,并向优秀学生赠送奖品。今年,黎文家族共有近70名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学生,成绩优异,荣获优秀学生、先进学生称号,并顺利通过大学和学院入学考试,获得了2万至20万越南盾不等的奖励。据盛先生介绍,黎文家族的奖学基金已设立数十年,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祭祖时都会颁发奖学金,以鼓励家族子弟努力学习。
清东乡(Thanh Chuong)阮友雄先生(30岁)分享道:农历七月十五,我们全家会聚集在中庙祭拜,不像正月十五那样去大庙。我目前是清东乡清东五村中支第九代族长。我支目前有26户人家,是大族的第二支(下辖3个支系)。
按照古老的习俗,农历十四下午,家里的子孙们会聚在一起打扫教堂,然后去墓地祭拜祖先,烧香祭祖。姐妹们聚在一起做饭、摆盘。长辈们布置祭坛、准备槟榔、斟酒……从水果到槟榔,所有食材都来自家族,来自菜园。节日的公鸡是祖母几个月前挑选的。
![]() |
农历七月十五,在祖祠上香。图片:Huy Thu |
七月十五的祭祖仪式包括宣告仪式和盛典。下午的宣告仪式通常最为热闹,祖孙俩都会带着祭品前往祭祖。今年疫情暂时平息,家族会宰杀一头整猪,仪式结束后,子孙们会聚在一起享用盛宴。七月十五早上,每家每户都会做一盘糯米饭和鸡肉,带回家祭拜祖先。
阮友氏宗亲通常比其他宗亲更早祭拜七月满月,大约在早上7点左右。因为祖上传下来,有人在巴家庙外工作,所以他们必须早点祭拜。祭拜祖先后,宗亲会表扬学习成绩优异的子孙,组织表彰仪式,并商讨修缮教堂和墓地、公布收入和支出等事宜。
洪先生补充道:“我和丈夫都在荣市工作。今年的满月是在周中,办公室不允许我们休息一天,但我的家人仍然尽量安排回老家,去家族教堂,因为我们这里全年七月都有满月。”
![]() |
阮世家(Thanh Chuong)农历七月十五祭祖仪式结束后,人们互赠礼物,鼓励学习。图片:Huy Thu |
民间传说:“人有祖先,树有根,水有源。”农历七月十五,是世界各地子孙寻根问祖、感恩祖先、弘扬民族人文精神的日子。
对乂安省的村民来说,农历七月十五的满月是家人团聚、家乡团聚的盛大节日。对于那些远离家乡的人来说,满月是他们带着子孙回到故土、与亲人和宗族团聚、表达思念、向祖父母、父母和祖先汇报的契机。
在月圆之日,人们可以交流心声,商议建堂、积德行善、鼓励学习、探亲访友,增进兄弟情谊和亲情,鼓励子孙后代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建立日益强大的家族血脉。
杜良县黎家庙七月满月祭祀仪式现场。视频:Huy Thu |
随着国家和祖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义安人民的拜月、办月节的习俗可能为了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而有所改变,但传统的礼仪和人文精神仍然在族群中得到保留、弘扬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