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网恋落入爱情金钱诈骗陷阱

阮庆 June 19, 2022 15:30

尽管利用Zalo、Facebook、WhatsApp等社交网络进行诈骗、侵占财物的伎俩已被有关部门多次广泛宣传,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但由于轻信和贪婪,一些人仍然陷入了这些陷阱……

因轻信网上情人而损失数十亿美元

2022年2月15日,广宁省警察局网络安全与高科技犯罪预防和控制局接到居住在下龙市的Nguyen Trong H先生的报案,称他的财产被诈骗分子骗取。

报道称,H先生通过一个“寻爱”网站认识了一名女子,该女子自称“Thuong”,1989年出生,居住在海防市吴权县。这名女子向H先生透露,自己已离婚,曾在新加坡工作,现已返回越南居住并开设一家时装店,但由于疫情原因,她一直待在家里。

聊了一会儿,Thuong 表示对 H 先生有好感,并介绍自己在一个名为“usdcgloballimited.com”的外汇平台上从事外汇交易,想邀请他一起投资,如果合得来,可以结婚。H 先生同意了,Thuong 便将这个外汇平台客服的 Telegram 账号介绍给他,帮他开户投资。

H先生听信客服人员的言辞,向该客服人员提供了所有个人信息、Gmail地址和电话号码,以便创建账户。随后,在Thuong和外汇客服人员的引诱下,自2021年12月28日至2022年2月7日,H先生多次向不同账号转账,用于参与投资并缴纳相关人员要求的税费,金额共计3.079亿越南盾。此外,Thuong还多次以母亲生病住院、需要支付住院费、购买手机卡等理由要求转账,H先生两次转账,金额共计3900万越南盾。

随后几天,Thuong等人不断要求H先生转账缴纳税费,以便提取投资款。H先生怀疑自己被骗,便要求Thuong提供资料、身份证照片和地址进行核实,但结果却是,没有人拥有Thuong提供的信息和背景,Thuong给H先生安排见面的地址也全是假的。

当局调查社交网络上的欺诈行为。

意识到自己被骗后,H先生要求Thuong退还钱款,但对方屏蔽了Facebook、Zalo……并切断了通讯,只能通过Telegram应用程序联系。然而,对方还通过Telegram应用程序威胁H先生,如果他不赚钱支付给对方,就会把他的性感裸照发布到社交网络上。之后,H先生前往警察局报案。

广宁省公安局网络安全与高科技犯罪预防组网络犯罪预防组组长阮仲夏中校表示,几年前,广宁省连续发生4起利用Facebook账户诈骗锦普市、广安市和云屯县4名女性近30亿越南盾的案件。

当时,一个名为“James Jerry”的账户通过Facebook与居住在锦普市的陈氏绒女士(受害者姓名已更改)结为好友。该用户自称出生于1970年,目前居住在英国,在维多利亚石油公司工作。一个月后,James Jerry称想给陈氏绒女士一些珠宝和50万美元。

随后,一名自称是船运公司员工的男子打电话告知她有从英国寄来的航空邮件。如果Nhung女士想收到包裹,她需要支付各种费用。由于信任James Jerry,Nhung女士分三次向该男子在胡志明市不同银行分行的账户转账,共计5.17亿越南盾。收到钱后,对方关机并锁定了她的Facebook账户。

犯罪嫌疑人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手法和伎俩,从居住在云屯县的陈氏琼香女士(受害者姓名已更改)手中骗取并挪用了7.16亿越南盾。据受害者称,她认识一个名叫Jonhson Alexan Dre Chizitere的Facebook用户。Jonhson称,他把衣服、奖章、黄金和手表寄到越南给琼香女士保管,货物几天后就会到。

当天上午,一位名叫姜丁黎(Dinh Le Hoang Khuong)的男子打电话称,货物已运往胡志明市,要求黄女士转账1750万越南盾支付运费。汇款后,当天中午,姜丁黎称,他检查货物时发现150万美元未申报,因此需要支付8800万越南盾的罚款。黄女士向姜丁黎询问此事,并相信他,于是通过河内一家银行的账号将上述款项转给了姜丁黎。

随后几天,姜某多次以逃税、保障交通安全、缴纳税款等借口,要求黄某继续转账。姜某分三次共计6.11亿越南盾后,又要求黄某再转6亿越南盾,用于在河内办理税务手续。由于黄某已无钱,姜某便称将办理手续,减免50%的税款,并要求黄某尽快支付上述款项,完成手续。黄某怀疑自己被骗,遂向警方报案。

除上述两名受害者外,还有另外两起案件:居住在锦普市的阮氏贞女士和居住在广安省的阮氏宁女士,她们被Facebook用户诈骗了超过12亿越南盾。根据对上述案件的调查结果,诈骗者通常会创建Zalo、Facebook、Whatsapp等社交网络账号,然后假装自己是外国人、单身、有稳定工作、经济条件良好,以便与受害者结识并成为朋友。在建立信任一段时间后,诈骗者会主动赠送或转交贵重礼物,例如:笔记本电脑、项链、珠宝、平板电脑、外币,或主动向受害者捐款用于慈善事业。

当“猎物”同意后,这群越南骗子就会假扮成航空工作人员、海关人员或机场安检人员、快递公司员工,打电话并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缴纳通关费、因礼包内含有大量美元而缴纳罚款、聘请律师证明礼包合法……骗子要求受害者将钱款转入他们指定的银行账户,然后迅速将钱款转入多家不同的银行,提取并挪用到国外。

一名受害者报告称自己通过 Facebook 遭到诈骗。

不要轻信并损失金钱。

广宁省公安局网络安全与高科技犯罪预防部网络犯罪预防队队长阮仲夏中校表示,尽管当局已多次公开宣传利用 Zalo、Facebook、WhatsApp 等社交网络进行诈骗和侵占财产的伎俩,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但是,由于轻信和贪婪,一些人仍然陷入这些陷阱。

广宁省警察局网络安全与高科技犯罪预防局局长丁玉文中校表示,与以往相比,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法和伎俩更加复杂。他们经常使用“垃圾”SIM卡拨打电话,同时雇佣学生和自由职业者在多家银行开设账户。收到受害者的钱款后,他们迅速通过多家银行进行转账和取款,使账户冻结变得困难。

为防范上述诈骗行为,今后一段时间仍需加强宣传工作,特别是要深入居民小区、街道等地。此外,银行需与有关部门定期进行信息交流,及时冻结可疑账户,防止其被挪用、流失。

广宁省警方逮捕了 Facebook 诈骗团伙主要成员陈氏碧宣 (Tran Thi Bich Tuyen)。

丁玉文中校强调,人们在使用社交网络时必须高度警惕。在结识新朋友之前,必须选择真实性较高的社交网络账户(避免与个人创建的虚拟账户交朋友),并在打算进一步交往之前,务必核实网上认识的人的信息。

尤其要警惕不实之词的诱惑和提议,尤其是那些可疑的邀请,邀请他们进行获取个人信息、账户信息以及挪用资产的诈骗活动(目前网络环境下,诈骗种类繁多,人们需要定期学习和更新,避免落入这些人设置的诈骗陷阱)。

丁玉文中校指出,在所有人际关系中,谨慎并非多余,尤其是在“虚拟”世界中的人际关系。通过社交网络结识新朋友、寻找另一半是合情合理的,但为了避免落入骗子的陷阱,每个人都需要保持警惕,拒绝所有可疑的优惠、“从天而降”的礼物、“甜蜜”的诱惑和承诺。在社交网络上聊天或发短信时,绝对不要提供或交换敏感信息或图片,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控制或勒索。

据Cand.com.vn报道
复制链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因网恋落入爱情金钱诈骗陷阱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