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 Ky:土地整合和地块交换将开发甘蔗原料区
(Baonghean)- 在 Tan Ky 县,一些乡镇通过土地转换开辟了大面积高效益甘蔗田,单产达到 100-120 吨/公顷。
嘉春乡是新岐县甘蔗种植的主要乡。该乡地处县内高地,地势不平坦,田块众多,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农产品运输。针对这一现实,嘉春乡提出了富有创意、符合群众愿望的解决方案。
该公社还拨款1.69亿越南盾,用于租赁挖掘机、拖拉机等车辆平整田地,安装两排涵洞以防洪,并投入1231个工作日,修建了9条新的内部交通路线,方便农民生产。Giai Xuan公社在分布于7个甘蔗田的117多公顷甘蔗田上,对所有地块的土堤进行了整修和拆除,并用像这样的混凝土栏杆代替,以标明地块之间的界限。合并和交换地块后,从1016个地块减少到329个,减少了678个。
![]() |
土地改造后,Song Con 甘蔗公司在 Giai Xuan - Tan Ky 地区引入了机械化甘蔗生产。图片来源:Phuong Thao |
嘉春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友进先生补充道:“目前,地势平坦,便于机械化耕作,群众积极性高。土地整理和交换地块后,我们规划了内部交通系统,组织了地块划分,并在群众监督下将土地分到户,确保了客观性、民主性和多数群众的共识。目前,我们已经整理和交换了超过117公顷的土地,我们正在投资鼓励群众集中种植甘蔗,建立企业间的联系,确保甘蔗长期稳定产量。”
土地整理和换地给嘉春乡万龙村阮氏花女士家带来的好处是耕地平坦,有利于机械化生产,减少投资成本和劳动力30-40%。
以前,每到甘蔗生长季,1公顷土地上阮氏花家就得雇40个工人,每个工人的工资在15万到20万越南盾之间,她家雇人的费用就高达600万越南盾。现在,由于采用机械化生产,她家只花了400万越南盾,节省了200万越南盾,而且1天就能完成工作。阮氏花高兴地分享道:“以前我家有4块地,现在改成1块了,生产方便多了,省力多了。”
随着新岐地区土地流转工作取得成效,双昆甘蔗股份公司向农民提供了肥料、种子和每公顷400万越南盾的补贴,并承诺以约10%的涨价收购甘蔗。义同乡在土地整理、地块交换和甘蔗种植方面也做得很好。义同乡的甘蔗种植在稻田里,产量高、效率高,尤其是在农民采用机械化耕作并投资集约化耕作的情况下。甘蔗平均单产达到每公顷80吨,有些农户甚至达到每公顷90吨。由于灌溉系统完善,义同乡土地墒情充足,地势平坦,甘蔗生长良好。
义同公社全乡共有耕地960公顷,土地整理换田后,平均每块地1000至3000平方米,每户只有1至1.3块地。义同公社的办事方式是从群众的利益出发,群众看到土地整理换田的好处,都自觉地出力出力,把这项工作做好。义同公社的水稻、玉米、甘蔗等农作物产量始终达到甚至超过既定计划。土地整理换田前,义同公社粮食年产量为4800吨,现在已达6200吨,增加了1400吨。甘蔗产量以前只有50吨/公顷,现在已提高到80吨/公顷。
义同乡党委书记吴春义先生强调:“土地整理和地块交换完成后,当地将适当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效率,特别是推广使用三盘耕整地机进行机械化生产。同时,双昆甘蔗股份公司也将深入基层,为当地群众提供新的集约化种植应用和技术培训,并提供贷款购买甘蔗生产机械。”
![]() |
新祺甘蔗生产机械化。图片来源:Phuong Thao |
新岐县已将土地整理和换地工作确定为建设集中商品生产区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本县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着“不扩大、不拖延、不整理、换地,把土地交给人民生产”的方针,新岐县已迅速拨付省级预算资金4亿多越南盾,用于支持地方加快土地整理和换地工作进度。
截至目前,全县各乡已完成土地整理交换1872公顷,达计划的98%以上。义同、义勇、义泰、义合、新龙等乡已完成土地整理交换和田地改良工作。随着土地整理交换的推进,各乡已建立起服务于生产的内部交通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20公里、宽6-8米的宽敞内部交通。
![]() |
泰国新春-新祺县甘蔗产量达每公顷100吨。照片:Chau Lan |
新旗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厅厅长阮伯硕表示:“目前,新旗县已在嘉春、新春和义同三个乡建设了3个大型示范甘蔗田,每个田地面积至少50公顷,最多120公顷。双昆甘蔗股份公司积极支持各乡建设甘蔗田,并向农户提供贷款,用于支付耕地费、种子费和甘蔗种植费,只有在甘蔗收获后才支付。该县已与各乡组织了研讨会,探讨该地区大型示范甘蔗田建设的成效,并将在未来继续扩大示范范围。”
然而,新岐县的甘蔗种植面积接近6000公顷,大面积的甘蔗田仍然很少,工厂和地方当局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复制这些模式。
冯涛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