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退休年龄:为何遭到如此多的反对?
提高退休年龄的同时,劳动管理效率不佳,劳动生产率不高,社保基金管理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提高退休年龄的调整,正在由管理部门研究,拟纳入《劳动法修正案草案》,预计2017年提交国会审议。这项规定影响着社会上绝大多数劳动者,近期引发诸多争议。
首先,起草机构给出的理由是:基金破产风险、人口老龄化以及符合世界许多国家的总体趋势。面对人口老龄化,发达国家采取的解决方案是提高退休年龄,并且已经长期成功实施。但是,为什么一个在经济发达的进步国家都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越南即将实施时却引发了如此大的争议?
通过监测,反对提高退休年龄的意见主要有社会自身原因和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原因。
![]() |
插图 |
总体来看,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方式在过去和现在都不够稳定有效。显而易见,管理基金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正在日益膨胀。管理机构的薪酬很高,许多地方还建起了许多富丽堂皇的总部。从事社会保险工作是许多人的梦想。
社会保险经办人员及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为现行公务员及公职人员工资待遇的1.8倍,支付来源为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社保基金的投资活动虽然严格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进行,但并未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虽然年均投资利率呈上升趋势,但实际利率仍然较低,社保基金甚至因投资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而出现资产损失。
团队强大,薪资高,但管理薄弱,证据就是滥用职权、牟取暴利导致病假基金、生育基金、失业保险基金流失的情况依然错综复杂,花招日益高明,且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这还只是针对社会保险部门,总体而言,我们目前正在根据政治局第49号决议努力精简工资单。我们遵循“二出一进”的原则,即每有两人离开(退休或精简),才能获得一份新的工资。然而,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政机构、国家管理机构……变得越来越臃肿。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臃肿的人员不仅没有提高效率,反而成了预算的负担。
在工资管理松散、劳动管理低效、劳动生产率低下的情况下,大谈延长退休年龄。在“早打伞上班,晚打伞回家”的公务员和公职人员大量涌现的背景下,延长退休年龄无异于将日益严重的制度停滞合法化。
其次,近年来官员的任用问题太多,引发舆论不满。“全家当官”的情况屡见不鲜。这让舆论对社保政策能否客观公正地实施失去了信心。谁知,在那些被延长退休年龄的人中,大多数是亲戚,人才素质并不突出。
现在硕士、博士培养的形势下,很多人靠钱、靠关系等等去读,哪里去找好的人才?他们像堵车一样盘踞在体制里,阻碍发展。现在这些“血块”有了法律规制,谁还愿意养他们?
曾研究工资问题的国会社会事务委员会原副主席邓如利先生在接受越南之声采访时多次强调,应从实缴型养老金制度过渡到个人储蓄账户制度,以降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风险,实现代际公平。通过这种方式,社会保险参保人员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将集中到单独的账户中,用于投资,为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提供保障。这个账户就像一个储蓄账户,如果你存得多,到老了就能拿到多的钱;如果你缴得少,拿到的钱也少,从而避免了目前“缴得少,拿到多”的不公平局面,导致基金无法承受。
当现行体制中的“血块”解决之后,是否延长退休年龄的问题将不再像现在这样引起争议。
据VOV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