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西方旅游亮点
(Baonghean)-太和——义安省西北部的门户,独特的本土文化价值在此交汇,历史遗迹将过去与现在紧密相连,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引人入胜的生活画卷,成为“西行”之旅的一大亮点。
![]() |
大锅村节的铜锅游行。 |
如果说义安省的西南部是连绵起伏的高山,环抱着林河厚厚的冲积土,那么西北部则是广阔肥沃的富贵高原,以及被诗意盎然的孝河环绕的独特民族文化区。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太和城区成为了连接交通枢纽和本土文化价值的交汇点。因此,如今的太和土地上始终蕴藏着深刻而有趣的事物,等待着游客去探索。
不用走远,从市中心向东南方向行驶约5公里,暂时告别城市喧闹繁忙的生活节奏,我们就会遇到一片宁静的乡村,隐藏在凉爽的绿色橡胶林后面,这就是瓦村(义和乡)——一个仍然保留着数千年前东山文化价值的地方。经过5次发掘,在瓦村发现了347座坟墓,收集了1228件文物,其中665件是青铜器。在东北部的丁村进行的第五次发掘指出了他们的居住地。因此,瓦村属于居住-墓葬类型的遗址,这有助于我们比较完整地了解东山居民的生活,很少有地方能做到这一点。黄春征教授在《瓦村的地位——卡河流域的大型文化中心》一文中肯定道:“瓦村是东山文化的居住—埋葬遗址,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瓦村的存在,义静地区不再是东山文化的边缘地带,而是与红河、马河流域一样,成为东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区”。
1999年,瓦茨村被认定为国家级历史遗迹,并开始举办年度庆典活动。来到瓦茨村意味着回归故土,焚香感恩祖先开垦土地、建立村庄并传给子孙后代。2011年,省人民委员会颁发了第24/QD.UBND-CN号决定,关于考古遗址保护区建设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详细规划,旨在将瓦茨村打造成一个旅游目的地,一个回归故土的精神旅游胜地。据此,遗址总面积为155.94公顷,功能分区为:考古遗址、瓦茨村集体住宅、景观绿化系统、行政区、旅游服务区、度假区、整修观赏区、开发保留区和绿化相结合的绿树保护区。
因此,在不久的将来,瓦村国家历史文化遗址不仅将具有考古研究价值,而且还将成为生态旅游、度假和娱乐区,并结合研究了解该地区少数民族的特性和风俗习惯。义和乡党委书记、主席黄义泰同志说:“虽然在乡里拥有遗址是一种荣誉,但义和乡深知在保护和弘扬历史价值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因此,乡里成立了遗址管理委员会,指派具体部门在需要时负责引导和接待游客。同时,乡里做好规划管理工作,为按规划实施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 |
现今的太和镇。 |
太和之旅的“红色地址”——义安省西部,是胡伯伯在同孝乡富贵乡探望人民、与人民亲切交谈的遗迹。同孝农场传统民居至今保存的文物,有助于重现1961年12月10日胡伯伯探望人民、与人民亲切交谈的场景。那里至今仍保留着胡伯伯与人民亲切交谈时使用的麦克风、他午睡的简易单人床、他与义安省干部、农场干部共进午餐时使用的碗筷……许多记录胡伯伯访问同孝乡活动的影像资料至今仍被精心保存和展示。从他走下直升机,视察咖啡种植园、参观畜牧场、与人民亲切交谈的那一刻,到他载着他离开富贵乡的飞机,画面中充满了人民的感动。
这些纪念品和照片,虽然质朴朴素,却真实地展现了越南人民“敬爱的父亲”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的规划范围内,太和镇已在同孝乡人民委员会所在地启用了胡伯伯纪念馆。在这里,所有胡伯伯访问同孝的纪实照片都整齐地、生动地展示着。旨在使遗迹地不断提升其价值,特别是传统教育的价值。遗迹区总面积97,038平方米,分为10个主要功能区,包括:胡伯伯纪念区、胡伯伯鱼塘、纪念花园......同孝公社党委书记阮文年同志强调:同孝党委和人民始终维护和弘扬胡伯伯视察和讲话时留下的影像和文物的价值,并视其为努力完成好地方政治任务的动力。
届时,游客将沉浸在这座位于孝河畔的年轻城镇的活力与青春气息之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游客可以享受必要的宁静空间,欣赏美丽浪漫的景色,游览宝森森林公园,在溪荣生态旅游区享用西式美食,或在孝河西岸的餐厅享受凉爽通风……
基于潜力和优势,太和已制定规划,实施规划并逐步在该地区形成一系列文化-历史-生态旅游目的地。并利用位于义安省西北部中心、48号国道与胡志明路交汇处的优势,从太和形成通往Ru Gam洞穴-Tru村榕树遗址(义庆-义丹)、Sao河湖泊的旅游线路,并连接更多目的地至Chau Tien古泰村、Bua洞穴(归州);Sao Va瀑布、Chin Gian寺庙(Que Phong)或下到0级里程碑-Lat镇(Tan Ky),传奇的胡志明路的起点......镇人民委员会主席黎福安同志说:在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的遗址规划基础上,太和镇创造便利条件吸引投资者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旅游服务。这是该镇经济向正确方向转变的解决方案之一,符合成为区域服务和旅游经济中心的目标。
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