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城在城市居民心中
(Baonghean.vn)——说到荣市的象征,许多人都会回答同一个问题:城堡。历经岁月沧桑,时代变迁,城堡依然保留着它古老而静谧的美丽,矗立在城市中心,铭刻在所有荣市居民的心中。
城堡的回忆
如果说荣市是“镇”的元素,那么义安城墙则是荣市三要素中的“城”和“市”。义安城墙是南朝政府在荣市的总部,同时,城墙也是保卫政府的重要防御工事。义安城墙是历史、文化和建筑方面的宝贵遗产。尽管并非完整无缺,但它是荣市至今仅存的少数遗产之一。——原义安省科技厅副厅长范春灿先生介绍荣市城门。

据考证,1804年,义安首都正式从林城-富石迁至永安,用土筑成义安城。1831年,明命国王用红土按照武邦风格重建城池。城池六面环壕,壕下种满莲花。义安城有三座城门:前门、塔门和友门。前门上有两任义安都督、著名将军谭道的对联。义安城在200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潘佩珠在爱国革命生涯之初,就制定了攻占义安城的计划。

1931年,城堡内的行宫是法国和南朝政府镇压义安苏维埃运动后举行投降仪式的地方。1940年,行宫见证了行宫队伍和其他爱国战士的牺牲。
1957年7月14日,胡志明主席首次访问家乡时,在义安省体育场向全省干部群众发表讲话……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荣城它也因其精神价值而被铭记。在寻找与荣城相关的信息时,我偶然看到了“Vinh Xua…”论坛里分享的许多帖子。这个论坛拥有4.18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多个国家的会员。
在会员阮善的记忆中,荣城与他的童年息息相关:“我家住在荣市二区六村,仙门花园。我的童年与荣城息息相关。我们经常在这里寻找野生菠萝丛来捉蚱蜢。在环绕荣城的护城河里,我们捕捞罗非鱼来饲养、玩耍,或者捉蜻蜓。”

会员阮翠云像老朋友一样,谈起故居,说道:“我们这些建筑工人子弟的集体住宅区,就在古城门后面,夹在两个像村里两个池塘那么宽的大弹坑之间。当年,城门孤零零地矗立在南门坊2号街区的中央。城门矗立在那里,看着整个街区的居民在经济困难的年代里,为了生计而挣扎、奔波、挣扎。我们也一样,虽然每天无数次从城门前经过,却很少去看它一眼。我常常在城门里躲避日晒雨淋。我母亲在城门旁边还有一家小茶馆,下雨的时候,她就躲在里面……”
随后,从城门开始,关于南门花园、仙门电影院、荣市体育场……的记忆不断涌现。每一次分享都是一段记忆,还有许多其他关于荣市的记忆,它们曾经被保存,也正在被分享。它们可能是支离破碎的故事,可能是被时间冲淡的照片,也可能是随笔的字迹……但最终,所有这些都充满了对这座历史名胜的热爱和自豪。

为未来保留
每月第一个星期天——绿色星期天,南门坊第一区的居民照例会带着清洁工具清扫自己小区的街道和小巷。每次,大家总是聚在一起,把荣城门打扫得最彻底、时间最长。因为对他们来说,荣城门是一项重要的工程,一个历史的象征。打扫城门不仅是工作的一部分,一份责任,更是一份荣誉和骄傲。
自1975年起就居住在荣城门区的梅氏贤女士,是南门坊第一街的街长,近半个世纪以来,她一直眷恋着这座历史建筑,见证着它的变迁。她感叹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景色也变了,我们如今也长大成人了,但这座建筑依然巍峨雄伟,无可替代,就像荣城的象征,永远铭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

Hien女士表示,政府和文化部对保护工作的深入认真的参与,有助于改变人们对该项目重要性的认识。“不仅在绿色星期天,在任何一天,只要大门区域脏乱不堪,人们都会主动捡拾垃圾并清理干净。如果他们发现有人做了影响项目的事情,他们会立即通知街区执行委员会。从孩子到老人,每个人都自觉地保护、珍惜和热爱这个历史项目。这些积极的变化让我相信这个项目将永远持续下去……”——Hien女士说道。

虽然家人并不住在南门附近,而且目前在河内工作,但来自宜富乡的阮文勇仍然对荣城怀有特殊的感情。“每次回荣城,我都会习惯性地去参观。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2021年荣城安装夜间照明系统时的情景,那天晚上我拍了很多照片。在灯光的映衬下,夜晚的荣城显得更加美丽、更加神奇。”
关于荣城保护修复工作,去年3月,1/500比例尺详细建设规划调整草案公布后,荣城周边105户居民高度赞同该方案。基于这一共识,我们相信荣城很快将成为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更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
除了保护和维护荣城遗址外,荣市各级政府还开展了多项活动和任务,以宣传荣城的价值和形象。最近的一项活动是“2023年首届荣城半程马拉松”,来自全省各地的135名运动员参赛。

谈及此次赛事,门南坊人民委员会主席邓晓林先生表示:“虽然是首次举办,但荣城半程马拉松赛得到了各地区民众的热烈响应。报名人数超出了最初的预期。鉴于本次赛事的成功举办,我们将倡议本市在未来继续举办更多马拉松赛事。这是一个向远近朋友和游客宣传荣城形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