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国会特别决议实施机遇和资源
目前,义安省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获得国会两项决议、试点推行多项具体机制和政策的省份。这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潜力、实现卓越发展的契机。
义安省必须加快
在第十五届任期开始时,为了具体化政治局2013年7月30日第26-NQ/TW号决议关于到2020年发展乂安省的方向和任务,国会通过了第36/2021/QH15号决议,关于试行乂安省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机制和政策,自2022年1月1日起生效,为期5年,制定了3个领域的6项具体政策,包括:国家财政和预算管理(3项政策);森林和土地管理(2项政策);规划管理(1项政策)。

第36/2021/QH15号决议下的具体政策已经并将继续为义安省创造条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但评估表明:上述机制和政策尚不完善,不足以有效帮助义安省解决困难挑战,充分发挥潜力和优势,实现新时期该省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由于实施时间较短,一些政策尚未发挥最大效用。
同时,第26-NQ/TW号决议的组织实施过程必须在该决议颁布十年后才制度化为国会第36/2021/QH15号决议中的具体机制和政策,导致在此期间义安省缺乏必要的资源来实施既定目标和任务,因此该省制定的主要目标尚未实现。

从这一现实出发,政治局在总结十年执行第26-NQ/TW号决议的基础上,决定颁发2023年7月18日第39-NQ/TW号决议,关于到2030年、展望2045年建设和发展义安省;其中责成政府党委领导和指导制定一系列促进义安省发展的具体机制和政策,提交国会颁布。
计划投资部长阮志勇在向政府提交关于国会关于试行增加若干具体机制和政策促进乂安省发展的决议草案的报告时表示,制定和增加若干具体机制和政策以制度化政治局第39-NQ/TW号决议的目的是发挥一切潜力和优势,使乂安省快速、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政治局提出的目标。

“尽管义安省潜力巨大,优势明显,具备诸多有利发展条件,但迄今为止,该省仍面临诸多困难,未能实现收支平衡。根据中部地区规划,义安省是中北部地区贸易、物流、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科技、工业和高科技农业的中心。”阮志勇部长强调,有必要出台决议,补充针对义安省的具体机制和政策,这是基于实际依据。
在第十五届国会第七次会议上,国会以多数票通过了关于试行促进义安省发展的若干具体机制和政策的第137/2024/QH15号决议。该决议共8个条款,规定试行4组领域共14项政策,其中包括:国家财政和预算管理(4项政策);投资管理(6项政策);城市和森林资源管理(2项政策);组织和人员编制(2项政策)。该决议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期5年。
-1170aeedec41838b00b217eee8ff389e.jpg)
坚决具体化
第137/2024/QH15号决议提出的14项机制和政策中,有2项政策与上述政策完全相同,并经国会批准在其他地方实施;有8项政策与上述政策类似,经国会批准在其他地方实施,但需根据义安省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或与《首都法草案》类似;另有4项政策符合义安省实际,经国会批准在其他地方实施。
这些机制和政策被认为比第36/2021/QH15号决议的内容更具突破性,为义安省释放资源、打造发展动力、最大限度发挥潜力和优势创造更有利条件;同时,加强权力下放、提高自治权、增加义安省政府的责任。

然而,要将第137/2024/QH15号决议具体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必须极其紧迫和彻底地推进。正如第4060/TTKQH-TT号关于颁布第十五届国会决议(包括第137/2024/QH15号决议)的批示中,国会秘书长、国会办公室主任裴文强强调,政府在任务和权限范围内及时按照权限颁布法律文件并组织实施本决议;指示有关部门配合乂安省改革行政程序;研究并缩短处理尚未下放或委托给该省的问题的时间;及时按照权限颁布机制和政策,修改和补充适当的规定,解决乂安省管理和发展实践中出现的不足之处。
因此,国会决议中规定了政府、各部委、各行业和中央机关的具体指导文件,可以具体化。越共中央委员、省委书记、省人民议会主席、省国会代表团团长泰成贵同志在省委代表会议、省委常委会、省人民议会常委会和省人民议会会议等多次会议上要求:省人民议会常委会、省人民委员会和各部委、各行业应继续与相关部委、各行业和中央机关“跟踪”工作,以便这些机关能够尽快颁布关于实施机制和政策的法令、通知和指示。

与此同时,省委书记泰清贵还要求“跟进”向各部委、行业提出建议,要求政府制定属于政府管辖的具体机制和政策,以便该省在实施该决议时有更多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该省的潜力和优势。
目前,义安省正在同时落实国会第36/2021/QH15号决议和第137/2024/QH15号决议。这是一个绝佳的机遇,必须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所有现有资源和潜力,实现卓越发展。然而,为了尽快落实并实现最高效率,省级政治体系必须采取非常积极主动和充满活力的方针,否则将阻碍那些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创造的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