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士潘当流戏剧总排练
(Baonghean.vn)- 戏剧《黎明》经过排练,以便省艺术委员会在演出之前对其内容、呈现方式和表演进行更多评论,为政治活动和群众服务。
12月7日下午,在荣市,义安省民间遗产保护与推广中心组织阮世琪作家的话剧《黎明》在省艺术理事会进行排演报告,征求演出前的指导意见,为政治任务和群众服务。
![]() |
作者、省艺术委员会、省领导、各厅局、各部门、各行业代表观看了该剧的总排练。 |
T参加排练的有:越共中央委员、越南之声总台台长阮世祺副教授、博士,省委常委、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黎鸿荣,省委委员、文化体育部部长何茂清,省艺术委员会同志,各厅局、行业、部门、省直单位代表,荣市南丹县和安城县领导,和城乡(安城)潘登家族代表。
话剧《黎明》由阮世琪副教授创作,改编自功勋艺术家阮安宁的民歌剧本,由人民艺术家黎雄执导。
该剧主要颂扬了越南共产党战士潘当流同志(1902—1941)的一生和革命生涯。潘当流同志是越南义安省安城县和城乡人,是一位忠诚、优秀、模范的领导人,有远见、有谋略、聪明、勇敢、仁爱,为大业不惜牺牲自我。
![]() |
潘当六同志告别家人、告别家乡,奔赴革命的场景。 |
同时,他还是一位新闻记者、作家、杰出的先锋理论家,是党和我国革命的典型代表。他的智慧、勇气、才华、道德和人格,在辉煌的时代为党、为革命、为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1945年八月革命的胜利创造了重要前提。
潘当流同志的杰出贡献和巨大牺牲,是共产主义的光辉典范,将永远受到全党、全民和子孙后代的尊敬、缅怀、学习和效仿。
![]() |
潘当禄在顺化会见了革命家潘佩珠。 |
该剧包含以下场景:场景一,故乡:富寿县青巴蚕丝场的工人潘当流回家探望家人。这一场景展现了这位来自义安的年轻人的智慧、勇敢和雄心,也展现了他的家庭和家乡的文化和爱国精神。场景二,义安省荣市:潘当流放弃了殖民政府官员的职位,成为一名革命活动家。
第三场,顺化:潘当流在顺化开展革命活动。第四场:潘当流在邦美蜀监狱(1929-1936)。第五场:潘当流指挥顺化议会、报刊、文化和意识形态斗争(1936-1939)。第六场:南方正热火朝天地准备起义。第七场:潘当流前往北方,参加重建党中央的会议,并请求推迟南方起义的政策。
而最后一幕,黎明:潘当六刚回到西贡就被敌人抓获。南方起义在民众高涨的革命热情中爆发,敌人进行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潘当六和一大批革命精锐倒在了独立自由的曙光面前……
![]() |
潘当流同志指挥革命斗争的场景。 |
排练结束后,省艺术委员会将对剧目内容、表演形式、演员表演等进行进一步的评议,使《黎明》继续完善,最终上演,服务政治活动和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