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一棵树,多养一只动物,让周平红岩地区更加绿色”
(Baonghean.vn)——昔日“亿万山丘”和“百万山丘”的周平(Quy Chau)地区,在红岩龙卷风过后变得荒凉。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已无人再怀念当年的美好梦想,在包括年轻一代在内的众多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山丘也重现了昔日的绿意。杜三村的村民们至今仍对魏清孝一家赞不绝口。
唤醒 Huoi Ca
杜3村位于周平乡中心以南5公里处,居住着131名泰国人。这里曾是著名的红岩地区的“贫困核心”。
我们在卢文芳村党支部书记的陪同下来到都3村。在通往村里的宽阔道路上,看到一辆辆大型卡车排成长龙,将数十吨工业胶水从会卡山运往原料集聚地,卢文芳村书记不禁自豪地说:“会卡这片死地真的复活了。”
![]() |
可以说,会曹的复兴始于年轻党员魏清孝脱贫致富的决心。这位1985年出生的年轻人的创业之路,始于2007年,他服完兵役回到家乡。那时的会曹是一片广袤而荒芜的山区,芦苇高过人头。村里从来没有人想过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办一个综合农场。
作为2020年越南青年联合会中央委员会授予义安省唯一“典型青年家庭”称号的唯一家庭,魏清孝夫妇一直被归州省周平乡都三村的泰国民众视为决心摆脱贫困、在当地建立新生活的光辉典范。
怀着“多栽一棵树,多养一只牲畜,让周平红岩区更加绿意盎然”的愿望,魏清孝夫妇克服重重困难,为书写祖国的新篇章贡献力量。
然而,魏清孝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抓住了该省建设造纸厂原料区的政策,迅速发展了工业用相思树。他大胆地从政策性银行借款,改良了5公顷土地,投资育苗。同时,他还建造了猪圈,饲养了20头野猪。
于是,他逐渐将相思树种植面积扩大到15公顷,覆盖了霍伊卡山的一角以及周边的许多森林和山丘。通过轮作和畜牧养殖的方式,他的农场几乎年年有收成,年年有牲畜。很快,他的资金就收回了,还清了银行贷款,他的家庭也逐渐摆脱了贫困。
![]() |
魏清孝先生是当地模范榜样。他的每一个行动都为周平县树立了坚定决心的榜样。图片:NVCC |
正因如此,2010年,他被越南青年联合会中央委员会授予“经济贡献突出的少数民族青年”称号。2011年,他从村青年联合会书记处晋升为周平乡青年联合会副书记,不久后又担任该乡经济发展青年俱乐部主席。
作为团委工作带头人和党支部骨干党员,他和村里其他组织积极宣传,动员群众参加村里、公社组织的畜牧业培训班。为了学习知识,他钻研技术……不仅在自家示范,还推广到村里许多户人家。村里许多党支部党员相信他的成功,带领村里几十户人家,共同打造了不少产业化林业的样板。据统计,全村目前有槐树、果树种植面积350多公顷,水稻、蔬菜种植面积30公顷,水产养殖面积4公顷。
新农村建设典范
2013年之前,多3村的村内和村际道路对村民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尤其是在雨天。此外,每当洪水上涨,穿过纳桑溪的路段似乎都被切断了,变得孤立无援。2013年,村里迎来了好消息,政府资助了水泥、沙子和碎石,帮助村民修路。现在的问题是,升级和扩建道路需要村民捐献大量的宅基地和菜园地。
![]() |
Vi Thanh Hieu 的家人捐赠了 5,000 多平方米2为完成Do 3村的道路建设,村民提供了居住和生产用地。图片:Thanh Quynh |
党支部和村委会不断召开,目的是让村民“了解”他们的想法,并同意按照新的标准捐献土地,用于修建4.5公里的道路。此时,魏清孝一家带头捐献了5000多平方米的土地。2为道路建设工作捐建池塘、菜地、山地等土地。在党支部和团支部会议上,他还积极宣传,动员大家克服困难,捐建土地、捐建人力、捐建物力。正因如此,道路在短短时间内就建成,为改变都3村的面貌做出了贡献。
魏清孝先生的妻子是罗氏香女士(1989年出生)。她自2015年起担任人口协调员。起初,由于社区男权意识盛行,她遇到了很多困难。然而,在丈夫和家人的支持下,她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直接去每个困难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的谈话上,同时进行辅导、解释,并鼓励每个家庭只生育1-2个孩子,以便更好地照顾和抚养孩子,发展家庭经济。她利用村妇女协会的活动,坚持鼓励育龄夫妇只生育1-2个孩子,不要早婚,不要乱伦。
![]() |
魏清孝先生和罗氏香女士一家是义安省青年中唯一获得2020年全国“杰出青年家庭”称号的代表。图片:清琼 |
受此影响,2015年至2020年期间,多3村的生育率大幅下降。此前,该村有超过15对夫妇取消了生育计划,而现在,该村的生育率下降了70%以上,只剩下4户。
村长郎文长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杜三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村党委、政府的及时指导外,魏清孝、罗氏香等典型人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帮助全村人民,特别是村里的青年一代,逐步转变认识,积极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建设更加文明、可持续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