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良县当山乡努力建设模范新农村
(Baonghean)- 2015-2020年任期期间,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当山乡(Do Luong)凭借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意志,在诸多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全乡以继续改善人民生活为中心,力争到2025年成为模范农村公社。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凭借地处杜良县中心、交通便利等优势,当山公社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开拓创新,已成为该县屈指可数的优秀公社之一。5年前,全社人均收入仅为2900万越南盾,而目前已增至4000万越南盾。
为了取得这一成果,当山公社党委、政府确定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问题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 |
2020年,当山乡(Do Luong)的农民正在收获夏秋稻米。图片来源:Pham Bang |
唐山公社原本是一个纯农业公社,进入2015-2020年任期后,党委、政府确定将农林水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致力于增加群众收入。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公社制定并实施了许多项目和计划,建立了许多机制和政策,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公社配合多家单位定期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田间研讨会,建立畜牧综合生产模式,规划桑树专业区、香茅药材加工专业区、稻鱼间作专业区,改变幼树结构,提高单位面积产值。
为实现改善民生的目标,2015-2020年期间,当山乡已吸引近450亿越南盾的投资,用于建设工程和基础设施。利用这笔资金,当山乡修建了医疗站、富强水坝水渠系统、林桥,升级改造了拥有两个足球场的文化体育中心,投资升级改造了15间教室、运动场和三个教育等级的训练场。
![]() |
唐山公社幼儿园已达到一级标准。图片:范邦 |
为了方便民众出行,促进货物贸易,公社着力修复、建设并完善了村庄7公里的道路和运河系统。道路通车后,人们大胆购买卡车、拖拉机,投资兴建售货亭……大力发展服务业和贸易。
在干部、党员和人民的高度团结下,本着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意志,2017年,当山公社已达到新农村标准,提前三年完成任期决议。
鉴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民生,全乡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群众为建设新农村(包括道路、文化馆、基础设施等)出资总额预计达1560亿越南盾。群众还捐献了1.5万平方米土地和5000多个工作日。
![]() |
党山公社将种桑养蚕作为经济支柱,逐步将党山蚕产品打造成为市场品牌。图片:海王 |
目前,全社约有600名工人在工厂和企业工作,月收入为400-800万越南盾。近5年来,该社经济持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平均增长率为12-12.5%,总产值按增加值计算达2319.3亿越南盾,比本届代表大会决议增长105%。
“公社正在努力打造的经济先锋是集中力量扩大规模和面积,逐步将当山蚕产品打造成市场上的品牌产品,为创造单位面积收入高的许多商品做出贡献。”
建设坚强党组织
确定强大、团结的党组织,将很好地落实提出的政策和路线。在过去的任期中,当山公社从考核、评论、规划、培训、安排和使用等阶段同步关注、创新和开展干部工作。
公社党委常委会、执行委员会有计划地领导和管理一支敢想、敢做、团结纪律好、高度负责的年轻干部队伍,候选人的提名和干部的任用公开、民主地进行。
基层党委和政府在落实政治任务过程中,始终坚持“民知、民议、民办、民查”的民主规章制度,在落实全年目标任务中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信任和高度共识。
与此同时,党组织的领导能力、战斗力和整个政治体系的战斗力也得到加强。这体现在出台符合当地实际、适时有效的政策和决议;同时,创新领导和领导方式,明确每个组织和个人,特别是党的领导责任。
![]() |
当山乡人民自愿拆除围墙,捐出土地,为新农村建设开辟道路。图片:Tuan Hoang |
发挥干部、党员及其家属在各项活动中、在各个街道、居民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经常了解干部、党员和群众的思想状况、想法和愿望,组织好联系座谈会工作,及时解决群众的建议和意见。
目前,当山公社正继续努力,力争到2025年建成模范新农村公社。为实现上述目标,该公社已将增加收入、改善民生作为重点任务。该公社的目标是在下一任期内,将居民人均年收入提高到6000万越南盾。
为实现这一目标,2020-2025年期间,该公社将推动种植业和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其中,重点规划建设优质稻米产区,加强畜牧业发展,推广和发展农场和家庭经济模式。
![]() |
都良县当山村(Dang Son)宁静而美丽。图片:Pham Bang |
此外,该社还将重点推进职业培训和劳务输出,吸引商贸服务业投资,重点培育木材加工、免烧砖、宣纸生产、服装加工等优势产品集群。
2015-2020年任期团结、创新、创造所取得的成果为公社党委在2020-2025年任期制定更高的发展目标注入了信心。
汲取经验教训,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加强祖国阵线和社会政治组织、干部、党员、各界人士的宣传,当山公社将继续团结一致,凝聚共识,继续努力实现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