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无愧于“义安西部革命摇篮”的昆强
这几天,通往昆强县孟山乡的道路上红旗飘扬,阳光仿佛给田野、山峦和河流镀上了一层金色。走在这片被称为“西义安革命摇篮”的乡村,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迎接9月2日国庆节——这个国家最盛大的节日——的喜悦和激动的气氛。

培育爱国主义
在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八月天,我们来到魏文康先生故居国家革命历史遗址(蒙山乡太和村),看到许多工会会员和乡青年来这里了解昆强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源泉。

魏文康先生的故居已铭刻在祖国辉煌的历史篇章中:1931年,中央省委派遣黎春道同志、阮友平同志、黎孟悦同志前往芒果-孟山地区开展革命运动。在这里,同志们启发了魏文康同志的革命理想。

魏文康同志动员和启发了大批爱国爱乡的青年,弘扬团结精神,动员群众团结起来,形成一支共同反抗殖民者和封建走狗的强大力量。

1931年3月,孟关镇爆发了一场反对暴君和恶霸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约一个月后,孟山党支部在韦文康同志的私人住宅中正式成立,由5名党员组成,韦文康同志任书记。这是义安山区第一个成立的党支部。
党支部成立后,立即投入领导革命斗争。1931年7月至8月,红色的镰刀锤子旗在孟山乡昆丘镇的榕树顶飘扬。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孟关人民,尤其是孟山乡的革命运动取得了许多胜利。

蒙山乡胡志明共青团书记何氏香女士表示:“魏文康先生故居和昆楚榕树是年轻一代学习、培养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红色家园’。今年,蒙山乡共青团组织了多次在此地上香、敬国旗等活动,这是对年轻一代进行传统教育的活动之一。”
在革命老区孟山乡,对年轻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一直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孟山中学校长阮文威先生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将其视为培养和发展学生人格的重要活动。学校青年团定期组织课外活动,参观魏文康先生故居、昆丘镇榕树、公社烈士纪念碑等地。”

孟山乡党委书记黎青海同志表示:近年来,我乡党建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党员年入党率始终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目标,在全县名列前茅。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了许多显著成效。新农村建设运动得到广泛开展。截至目前,14个村中已有7个村达到新农村建设目标。
未来,蒙山乡将积极推进落实乂安省委关于落实越共中央政治局第39号决议(NQ/TW)的68号行动计划,将昆强县建设发展成为生态旅游型四类城市。据此,蒙山乡将积极落实县级规划,例如发展帕莱地区旅游、江河体验式旅游、丹莱族旅游、美食旅游、生态旅游等。

孟山公社还将重点建设“四好党委”、“四好党支部”;积极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推动农作物和畜牧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体验式旅游景点和地方特色产品“芒果米、江河鱼”。
延续传统
如今,行驶在茶兰-昆强一带,我们可以看到宽阔的乡村道路和小巷,路面铺满了沥青和混凝土。该县许多重要的桥梁和道路项目,例如横跨兰河的清南大桥、通往溪坎瀑布的7A国道、通往蒙山的奉溪路……正在同步投资建设。这片山区正逐渐成为义安省西部地区的中心,呈现出文明现代化的面貌。

昆强县委书记阮怀安同志表示:为实现“把昆强县建设和发展成为生态旅游型四型城区”的目标,该县确定了一系列关键任务:集中投资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发展生态型城市网络;发展文明型农村,保护村庄传统文化价值......
具体而言,逐步实现经济结构向服务业特别是旅游、贸易、教育、医疗、金融等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矿业、建筑材料、食品加工、林产品等产业集群优势产业。

发展集中规模化农业生产区,对重点产品进行链条化组织生产,引导发展清洁农业、有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应用高新技术,建设与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多样化农林业。
目前,昆强县正致力于加快制定和批准区域规划,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与农村带相结合,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消除饥饿、减少贫困和社会弊病,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该区还重点实施以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三大支柱为基础的数字化转型任务;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调动国内外资源,构建服务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体系……
如今,昆强县正迎来新的机遇。凭借革命传统,义安省山区第一个党支部必将成为昆强县的强大后盾,助力其早日实现建设生态旅游城区、成为我省西部区域中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