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奇山的蒙族古民居

陶岛 DNUM_BAZAEZCACE 10:07

(Baonghean.vn)- 萨木(sa mu)屋顶房屋与高山常年生活息息相关,是蒙族悠久文化的典型特征。然而,这些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房屋正面临消失的危险。

苗族人民凭借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为创建乂安省西部各少数民族和谐共存的多元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1.JPG
会江村(奇山县西山乡)的蒙族房屋鳞次栉比。图片:Dao Tho

目前,这个族群主要居住在奇山县。踏入蒙族村庄,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高山坡上,一排排用萨木木料搭成的房屋。岁月流逝,萨木木料的屋顶已泛起一层发霉的绿色,在森林深处显得古朴而静谧。

据蒙族长老介绍,过去,这个族群的房屋屋顶是用像萨木(sa mu)这样的油性木材来保温的。萨木帮助他们抵御高山的严寒冬季,并在炎热的夏季保持凉爽。同时,这种木材可以使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这是蒙族人民自古以来迁徙到奇山县高山地区以来就传承下来的传统。

bna_ anh 2.JPG
乂安省苗族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数百年历史的萨木屋顶房屋,是其独特的文化瑰宝。图片:Dao Tho

目前,奇山县有蒙族人口2593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46%。
蒙族在发展过程中,保留了自己的文化遗产。
原住民文化,包括原住民的知识、习俗、物质文化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萨木房屋的物质文化。

据调查,奇山县的蒙族人目前居住在73个村庄/12个乡,但只有23个村庄/6个乡保留着数百座由萨木木建造的古老房屋,这些房屋已有数百年历史。这些房屋是极其珍贵的遗产,对当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些遗产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需要制定合适的修复和保护计划。

西山乡会江二村的武忠迪先生,过去和儿孙们住在父亲留下的舒适的萨木屋顶房子里。然而,随着孩子们长大,在附近建造自己的房子,房子也都建起了木屋,但屋顶不再是萨木木,而是用纤维水泥板。他的孩子们也动员起来,更换了近百年历史的萨木屋顶。

bna_ anh 3.JPG
许多屋顶都覆盖着古老的青苔。图片:Dao Tho

“萨木屋顶变了,我感觉失去了一些神圣的东西。不过回想起来,孩子们说得对,木材已经不能再利用了,而且老旧的屋顶迟早会损坏漏水。”——崇迪先生分享道。

与武忠迪先生不同,会江一村的武留风先生没有选择更换屋顶,因为对武先生来说,这是父亲留给后代的珍贵礼物。武先生说,雨季时,屋顶经常漏水。他不得不买透明的塑料板,放在沙木屋面板下面。这样既能防雨防漏,又能保留房屋的古老风貌。

过去,萨木顶房屋主要集中在会江一、二、三村,约有200户,鲁城村也有一些。但目前,会江一村仅剩下约60%的萨木顶房屋,会江二、三村仅剩下20%……一些居民试图保留萨木顶房屋,在萨木顶下盖上透明塑料屋顶,尽量不改变房屋的古朴风貌。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些房屋的保护需要上级的介入。

蔡拉定先生 - 西山公社党委书记

bna_ anh 6.JPG
波纹铁皮屋顶多少破坏了蒙族村庄的美感。图片:Dao Tho

在南坎乡,有6/6个蒙族村落,用萨木木料建造的房屋屋顶也“完全损毁”。据我们观察,随着开发建设的推进,这里的大多数房屋都重新铺设了波纹铁皮或瓦片屋顶。在这个边境乡,萨木木料屋顶的数量屈指可数。

过去,所有房屋的屋顶都用萨木(sa mu)木材。然而,自2006年连接柳建乡(Tuong Duong)的沥青路修建以来,人们纷纷重建房屋或更换屋顶,这已成为一种潮流。现在,如果你想修复这些房屋,却找不到木材。这真是令人遗憾。

南坎乡人民委员会主席Xong Ba Lau先生

奇山县正努力依托自然优势和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发展旅游业,而这种情况确实令人担忧。许多人还担心,萨穆屋顶的房屋正在逐渐消失,这也意味着蒙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沦为“过去”……

该县也对此非常重视,因为这不仅是民族文化特征,也是发展生态旅游和社区旅游的方向。2024年3月,该县向科技部提交了一份文件,提议在县内6个乡的23个村庄修复和保护古老的苗族民居,总投资5亿越南盾。希望在各级各部门的参与下,修复后的萨穆屋顶民居能够成为吸引众多县内外游客的旅游胜地。

阮越雄先生 - 奇山县人民委员会主席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保护奇山的蒙族古民居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