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孩子在“分校”学习的问题……社区文化馆
(Baonghean.vn)——这种情况在兴安南乡(兴原县)已经持续多年。该乡目前没有幼儿园,所以所有幼儿园适龄儿童都必须在村文化馆的“分校”学习。
![]() |
10村的文化馆是3-4岁班的“分校”,目前没有厕所,也没有自来水。 |
2016-2017新学年,与往年一样,兴安南幼儿园的孩子们继续在该公社每个村庄的文化馆学习。
2009年,兴安南公社和兴安北公社从兴安公社分离出来。分离前,兴安公社没有幼儿园。至今,尽管分离已超过7年,兴安北公社仍然拥有自己的幼儿园,而兴安南公社则保持着原有的状态。
由于没有学校,幼儿园的孩子们只能在村里的文化馆里学习,有时甚至要在村里借来的旧仓库里学习……但近年来,仓库损毁严重,孩子们大多集中在村里的文化馆里学习。
![]() |
第十村文化馆的教室已经破败不堪,窗户也已经破旧不堪。 |
据我们观察,文化馆内“教室”的基础设施体系相当简陋,有些地方已经破损,并且正在逐渐恶化。8A村的文化馆,横梁系统已经锈蚀,百叶窗是用木板临时安装的,墙壁建造年代久远,已经破旧不堪,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裂缝。
村长阮国王表示,8A文化馆建于1989年,村里动员居民、家长、教育工作者等共同努力,出资修缮文化馆。
![]() |
文化馆和教室的墙壁也出现裂缝。 |
目前,村里的文化馆已围上围栏,院子加高了,操场也盖上了屋顶……电力系统正在紧急抢修,确保孩子们在新学年有光明和安全。
![]() |
8A 村“分支”村的电力系统正在维修。 |
在10号村的“分村”,目前约有34名3-4岁的儿童在校学习。没有厕所,孩子们没有自来水,也没有老师。老师们每天都要出去买瓶装水给孩子们喝。水箱里唯一的水龙头也坏了。教室里有两台壁挂式电风扇和两个灯泡,但其中一台风扇和一台灯泡坏了。
![]() |
10村“支流”处唯一水箱的水龙头也坏了。 |
操场和入口大门都没有屋顶。孩子在这里上学的家长阮氏诗女士说,下大雨的时候,操场会被严重淹水,比如开学那天,家长和老师不得不一起舀水。“最可怜的是孩子们没有厕所和水。我们只希望当局能优先考虑投资这两样东西,”阮氏诗女士吐露道。
![]() |
瓦片屋顶很旧,下大雨时就会漏水。 |
在二村的分校(俗称溪梅幼儿园),同时也是一所文化馆,必须用栅栏把两个班隔开。每个班有30多个孩子。这里的老师们说,由于两个班相邻,仅隔着一道栅栏,教学非常不方便。
下大雨的时候,屋顶漏水,水会从院子里流进教室。所以,每逢下大雨的日子,老师们就得把孩子们的学习用品和玩具都装进袋子里,高高挂起,或者存放起来。因为学校在村里的文化馆里,夏天的时候,所有的桌椅、黑板、学习用品……都得寄存在别人家里。因为把它们放在门口不安全,很容易丢失或被盗。
![]() |
儿童玩具只有少数几家分店有售,其余分店都没有。 |
兴安南幼儿园目前有7个“分校”,分别位于1、2、6A、8A、9、10和11村的文化馆内。其他许多村的“分校”情况与10村类似。只有11村的文化馆设施相对完善,能够保证师生的教学和学习,中午也有地方吃饭睡觉。其余“分校”则需要全天学习,上午10点孩子们回家,下午2点家长再把他们接回去学习。
![]() |
许多教室破旧不堪,光线昏暗。 |
兴安南幼儿园园长邓氏天女士说道:“我们只是希望能够有一所集中式的学校,改善师生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将会非常困难。”
兴安南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文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这一情况时表示,由于没有预算,无法建造幼儿园,孩子们只能在村里的文化馆里上学。目前,学校的建设用地已经规划好,但地方当局仍在等待善心人士的慷慨解囊,以便尽快筹集资金,为师生们建造一个稳定的学校。
天天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