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指示,要严肃查处严重腐败问题和负面案件。
越共中央政治局发布关于继续加强党对预防和打击腐败工作的领导的第12-KL/TW号结论。
![]() |
2022年3月11日上午,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图片来源:统一报/越通社 |
2022年4月6日,中央政治局发布了关于继续加强党在预防和打击腐败和消极行为工作中的领导的第12-KL/TW号结论。据此,根据2016年12月26日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关于继续落实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关于加强党在预防和打击腐败和消极行为工作中的领导的决议的第10-KL/TW号结论五年执行结果的报告(简称为第10号结论),中央政治局作出如下结论:
一、五年来,各级党委、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十号文件精神,在预防和打击腐败浪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突破性进展。党委、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公务员和公职人员在预防和打击腐败浪费中的作用和责任不断强化,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健全,发现和处理腐败问题的工作得到坚决指导,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和预防。近年来预防和打击腐败浪费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为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廉洁从政体系、巩固人民对党和政权的信任作出了贡献。
但是,第十条结论中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措施落实仍然比较滞后,成效不显著。对廉洁从业、反腐败、反浪费的宣传教育和建设工作重视不够。许多地方的机制、政策、法律仍然存在漏洞和不足,对腐败和浪费的防治工作还存在不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工作还存在不少局限性,国家机关和社会普遍存在的浪费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官员寻衅生事、作风不正、为民办事的现象没有得到及时制止。一些重大、有组织、复杂、隐蔽的腐败案件仍然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的强烈不满。
二、为根据越共十三大决议,继续推动、坚决、持久地打击和遏制腐败和消极情绪,政治局要求各党委、各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继续深入学习、有效落实第十号结论提出的任务和措施;把预防腐败和预防消极情绪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做好以下重点任务:
2.1. 继续加强和提高宣传教育工作实效,坚定不移地在干部、党员、公务员、公职人员和人民群众中营造廉洁从政、反腐败、反腐败的良好风气。干部、党员,特别是领导和管理者,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党内法规和国家关于预防和打击腐败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行为准则、职业道德,讲廉洁、讲荣誉,批评、谴责腐败,积极开展反腐败斗争。各级党委、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本着责任担当的精神,坚决担当,带头、直接领导、指挥、落实预防和打击腐败工作;党员要比群众更模范,干部要比职工更模范,越是高位干部越要模范。
2.2. 尽快审查、补充和完善防止腐败、浪费和消极行为的制度,特别是在腐败和消极行为易发领域和活动中的权力制约机制;领导责任、问责、民主公开透明机制;对政治思想、道德和作风不端的党组织、干部、党员、公务员和公职人员的处罚规定;保护和鼓励人民群众反省和检举腐败和消极行为干部和党员的机制;有效控制有职有势人员,特别是领导和管理者的财产和收入的机制;推动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实行非现金支付制度。尽快审查和弥补招标拍卖、土地管理和使用、公共资产、金融、证券等法律文件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修改补充《土地法》、《反腐败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法》、《视察法》、《乡镇民主法》、《接待公民法》以及其他与预防和打击腐败、浪费和消极行为直接相关的法律草案。
2.3. 加强巡视、监察、审计和审查工作,推动查处腐败和不良案件,及时严厉查处。重点对腐败、腐败和不良案件易发、举报投诉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环节和岗位进行巡视、监察、审计和审查。严格落实巡视、监察、审计、查处、审查 ...
2.4. 加强管理,防止在国家预算、土地、资源、矿产、资金、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公共投资、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资金管理和使用流失浪费。抓紧根据实际,审查、修订、补充和完善技术标准、规范、工程单价等制度;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加强科技应用,深化行政管理改革,推进部分公共服务社会化,节约国家预算。加强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撤资、改组过程中预防和打击腐败和消极行为;认真处理进展缓慢的项目和效率低下的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2.5. 进一步发挥各机关、民选代表、越南祖国阵线、各政治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在反腐败、反浪费、反消极行为斗争中的作用。完善各机关、民选代表、祖国阵线、各群众组织和人民群众在预防和打击腐败、浪费、反消极行为工作中的监督机制。
逐步将反腐败范围扩大至非国有领域;扩大和提高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有效性;按照路线图、符合越南国情和法律,具体化和实施国际反腐败公约。
2.6.继续完善组织机构,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反腐倡廉机关各项工作所需的设施、手段和资金;加强对机关内部权力和反腐倡廉工作的监督。建设一支坚定不移、廉洁奉公、敢于维护正义、反对邪恶、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娴熟、精通党的路线方针和国家法律的反腐倡廉干部队伍,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和任务。
政治局要求,各级党委和组织有责任宣传、深入领会、认真贯彻落实这一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