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餐”带来青春的绿色

怀秋 March 28, 2023 15:40

(Baonghean.vn)——每逢周末,看到穿着绿色衬衫的年轻人去市场买菜,安城县莲城公社的人们就会给他们送去大米、鸡蛋、蔬菜……5年来,年轻人一直在做一件事:为老人和孤寡老人做“爱心餐”。

“穿着工会制服的孩子们”

周六早上,听到电话里“叮叮咚咚”地响起“今天早上给3村的Tuyet妈妈和Chua Thang村的Luu爸爸做饭”的消息,大家准备前往“集合”地点。

五年来,为孤寡老人煮饭成了莲城公社(安城)团员们的日常活动。每次饭做好,团长都会通过电话群通知。

从清晨开始,“雪妈妈”的小菜园前,穿着绿色志愿者衬衫的“孩子们”们就叽叽喳喳、聊天、打扫卫生、准备食物。50多年前建造的厨房,青苔发霉,老旧不堪,进出都要弯腰,以免撞到门。

莲城公社青年团成员在“雪妈妈”的厨房里准备“爱心餐”。图片:怀秋

“雪姨”今年76岁,站在门口,笑容灿烂,眯着眼睛看着“孩子们”做饭、打扫房间,露出没有牙齿的笑容说道:“我大半辈子都是一个人过,照顾着当烈士的哥哥。我没有孩子,又患有椎间盘突出和高血压,行动不便。我通常一天只做一顿饭。很多时候,累了就躺下,不想吃也不想喝。还好,我的孩子们——青年团的成员——经常来看望我,让我不那么孤单。”

说着,“雪婆婆”坐在门口,看着穿着绿衬衫的孩子们在院子一角欢快地嬉笑玩耍,眼里洋溢着喜悦。在低矮的厨房小角落里,工会成员们一边做饭一边聊天。做家常菜早已习以为常,大家动作敏捷。有人洗菜,有人煮肉,有人炸春卷……手艺娴熟的杭月用番茄花和生菜点缀着,炸出的春卷香气扑鼻。

“今天,Thong先生贡献了自家鸡下的蛋,Vung先生贡献了菜园里的蔬菜。我去市场买肉的时候,那里的妇女们给了我一半的折扣。每顿妈妈们的餐食都足够了,有咸菜、蔬菜、肉或鱼,价值约15万越南盾。”莲城公社青年联盟副书记Hang Nguyet一边收拾着托盘,一边说道。

“雪妈妈”很开心,因为孩子们都照顾她。图片:Hoai Thu

我们好奇,为什么杭月称呼团员为“叔叔”?这位娇小玲珑、行动敏捷的女孩立即说道,莲城公社青年团一直坚持“爱心餐”的模式,每个月周末举行两次。所有团员和社员都会参加。有时参加人数过多,就得“分工”。在莲城公社,很多兄弟姐妹都成家立业,孩子也长大成人,过了加入青年团的年龄,但他们仍然以支部书记的身份参与其中,比如1978年出生的阮伯统先生,他是3村青年团支部书记。又比如1987年出生的泰文勇先生,他是10村青年团支部书记……“统先生的孩子刚从青年团慰问班毕业,准备加入青年团,他们俩一起做饭给爸爸妈妈吃……”杭月补充道。

说罢,杭月端来一盘热腾腾、营养丰富的食物,摆在“雪妈妈”主屋的小桌上。这栋感恩之家是三年前恩人和政府倡议为她母亲建造的。房子中央,为“雪妈妈”的哥哥——一位为救国抗美援朝而牺牲的烈士——立了一座庄严的祭坛。身穿绿衫的孩子们在周围叽叽喳喳地说着,阮伯通舀起米饭递给雪妈妈,嘴里念叨着“妈妈,求求你了”。雪妈妈坐在食物旁,迅速擦去即将涌出的泪水,泪水顺着布满雀斑和鱼尾纹的脸颊滑落下来。母亲的情绪激动,让现场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重。

“雪耶妈妈”的喜悦。照片:怀周四

站在后面的雪太太的侄子赶紧开口打破沉默:“雪太太知道你今天要来做饭,特意买了啤酒来‘喝’,让我端上来好吗?”大家笑容满面,欢声笑语,小房子里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寒暄声不断……

告别“雪妈妈”,身着团服的孩子们前往菜胜村,继续为阮当流先生做饭。“为了能及时做好两人份的午餐,从今天开始,我们组就分成两组,分头做饭。”阮汉月边走边解释道。

在蔡胜村,一栋石灰墙长满青苔的老房子里,许多角落都开始结满蜘蛛网。阮当禄先生今年五十多岁,没有妻子儿女,没有工作,而且有智力障碍的迹象,无法自食其力。此前,他和失明的母亲住在一起。然而,不到一周前,他的母亲去世了。亲戚邻居们纷纷捐款,帮助他母亲办理丧事。阮当禄先生的母亲的祭祀工作委托给了当地的佛塔。

“自从母亲去世后,刘先生经常四处游荡,晚上就独自一人回到那栋40多年前建造的房子里。邻居们如果对他好,会给他一些吃的喝的。他又不擅长做饭,所以有时他会四处游荡,饿肚子,亲戚们就得去找他。”蔡胜村的一位青年团员说道。

阮当禄先生期待着他的“孩子们”能为家人做一顿饭。图片:Hoai Thu

亲戚张氏祥女士住在卢先生家隔壁,她把卢先生称为“孙子”。她说,自己经常去儿子家照顾孙子孙女。吃饭的时候,儿媳妇会给卢先生送饭。“我今年84岁了,孩子们都在外地打工,我自己有骨关节病,没法自己做饭,只能靠儿媳妇。我心疼孤身一人的卢先生,所以经常会给孩子们送饭。不过,有时孩子们太忙,没时间送饭,还好有工会会员和青年们的关心,让我的孙子能像现在这样,吃上一顿热腾腾、开开心心的饭菜。”张氏祥女士说道。

男人坐在院子角落的竹床上,看着同龄的年轻人砍树枝,清理长满花园一角的灌木和杂草,憔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然后他来回走动,看着“孩子们”开心地做饭、打扫房间。

传播善举

在胡志明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纪念日(3月26日)之际,莲城公社团员和青年们继续为3村的阮氏深母亲和2村的潘氏平母亲烹制“爱心餐”。在青年纪念日以及周末,参加活动的团员和青年人数“急剧增加”,其中许多是学校青年支部的学生”,莲城公社团员副书记阮恒月“自豪地说”。

成员们参与做饭和打扫房间,帮助卢先生。图片:Hoai Thu

陪同热情洋溢的青年们,莲城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伯晋先生表示:“周末煮饭给弱势、弱势和孤独的人的活动,团员们已经坚持了5年。除了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时间外,这项活动每月两次从未中断过。这是一项影响力很大的活动,得到了社区的认可。因此,公社人民始终支持青年们的工作……”。

潘氏岽女士在莲城乡市场附近拥有一所房子。她说,每个周末早上,商贩们看到穿着青年团制服的孩子们去市场,就知道这是贫困家庭从孩子们那里得到美味食物的日子。因此,卖鱼、肉、香料和盐的妇女们“既卖又赠”,把最新鲜的食物留给孩子们,支持他们开展有意义的活动。

我们也使用Facebook,所以每个周末青年小组做饭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我们还能看到孩子们做饭时拍摄的许多照片和“剪辑”视频,非常有趣。所有捐款都公开,并由孩子们完整更新。那些孩子和孙辈参与做饭的妇女们也非常兴奋,甚至捐了更多钱,因为她们看到孩子们的工作真正有意义,充满了人情味。孩子们年纪轻轻,就能耐心而坚持地做一件事情很多年,我们这些人感到非常自豪。”——Loan女士表示。

阮汉月分享道,虽然每顿饭的花费不多,大概只有15万到20万越南盾,但这凝聚着每个成员的心血和热情。参与做饭时,每个成员和青年,有蔬菜的就贡献蔬菜,有鸡蛋的就贡献鸡蛋。有的朋友会捐几包盐、一瓶鱼露……一些经济条件好的人会出钱买锅碗瓢盆,让小组有“工具”煮出更好的米饭。

工会会员和青年捐赠食材,用于制作“爱心餐”,并呼吁莲城乡居民提供支持。剪辑:怀秋

“绿衫小子”们也分享道:“时间久了,就成了习惯。不参与做饭,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想念那些在等待我们的孤单男女……”。而我们,在你们坚持做这份工作的这几年里,虽然陪伴你们的时间不长,但也感受到了青春的气息:“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青春;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青春”,为每一个不幸的生命贡献幸福的笑容,为社区添砖加瓦,传递善举与美好分享。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爱心餐”带来青春的绿色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