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主席致义安山区人民和干部的信,以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骄傲
(宝安)——自胡志明主席于1966年4月12日致桂峰县各民族人民和干部信以来,已过去53年,但该山区各民族人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这封信,并引以为豪地将其代代相传。这封信篇幅虽短,却饱含深情,表达了对桂峰地区各方面发展的殷切期盼。
五月中旬,我们有机会拜访了桂峰县教育培训厅前厅长罗庆川先生(生于1930年)。在芒诺乡敦村的一间小屋里,这位老干部已年过九旬,但依然头脑清晰。他回忆说,自己记忆力惊人,可以追溯到半个多世纪以前。1963年,桂峰县由原归州县的六个乡——周金乡、周吞乡、甘蒙乡、周雄乡、周芳乡和通秋乡——划分而来。
“在建区初期,社会经济条件极其艰苦。桂峰县地处边境,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从村到乡,再到县,都需要步行数日。连接县与省的48号公路也十分难走,当时没有汽车。从桂州中心仓库向民众运送生活必需品,全靠人们的辛勤劳动,”罗庆川先生说道。
当时,该县文盲率超过90%,80%的人口不懂京语,因此一些从低地前来桂峰县工作的干部和民众在沟通上遇到了诸多困难。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语言障碍,乡镇干部无法阅读县里下发的官方文件和指示,导致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局限和不足。
![]() |
| 照片:Diep Phuong。技法:虎拳 |
罗庆川先生至今仍记得广峰乡一位干部因为看不懂文件,不得不将其退回区里的那件事。许多合作社成立后又解散,原因在于负责的干部能力不足,不会清晰明确地为成员计算积分;当时的计算方法主要是折木棍或抓玉米粒来算工时;而真正有能力的人只会签名而已!
面对这种情况,桂峰县政府发起了一场学习竞赛运动,其政策是发展补充文化教育与普通教育并行。到处都打着扫盲的口号,并强调:当务之急是动员全县人民发起一场学习竞赛运动。
该地区提出了三项促进教育发展的方案。一是唤起人们对过去贫困、文盲和贫困状况的记忆,从而让他们认识到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关爱教师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重点培养优秀教师加入党。三是开办一所青年团学校,供青年团员学习和工作,以吸引更多青年接受教育。
回想起当年与村民并肩作战、扫盲的岁月,宣先生回忆道:“我最难忘的是低地同事们对高地人民的深厚情谊。老师们在这里工作非常辛苦。1963年初,义安省教育培训厅号召志愿者教师支援高地地区,于是50名来自低地的教师来到桂峰,既扫盲,又教授文化补充教育,还协助边境公社开展国家安全和国防工作。每位教师工作三四年后便返回家乡。”
尽管村民们捐赠了食物和衣物来支持教师们,但当他们返回家乡时,却都空手而归。教师们家乡的经济状况十分艰难。然而,教师们精神矍铄,始终将桂峰视为自己的第二个家。当地疟疾肆虐期间,没有医院,没有药品,甚至连蚊帐都没有。许多教师都遭受了严重的健康损害,但他们从未放弃教书育人。
多亏了敬业热情的教师们的榜样,以及良好的宣传工作,许多人积极投身于扫盲运动。就这样,知识渊博的人教知识匮乏的人,知识匮乏的人教一无所知的人。在当时的扫盲班上,从老人到孩童,各个年龄段的人都一起学习。
经过近三年的时间,在党的正确政策指导下,大部分民众识字率提高,公社和合作社重要干部的文化水平也得到提升。桂峰镇已有89人从文化补充教育中学毕业,65人从普通教育中学毕业。
当时,根据全省的统计数据,学习这三个专业的学生占全省人口的 37.4%;而仅桂峰县就占全省人口的 40.4%。
1965年,桂峰县因提前一年完成第一个五年文化补充计划而受到表彰。为此,胡志明主席致信表扬该县干部和人民。
信中写道:“我非常高兴地表扬全区各民族人民和干部为提前一年完成五年文化教育规划所付出的努力。我希望全区人民和干部努力拼搏,在提高生产力方面取得更多成就,做好战斗准备,继续学习进步,为抗击美国侵略、拯救全民族人民的事业作出有为之贡献。我向老一辈、青年和孩子们致以诚挚的问候……热烈祝贺,胜利在望!”
![]() |
| 1966年4月12日,胡志明主席在桂峰县致各族人民和干部的信函照片。纪实照片 |
这封简短而温暖的信,表达了胡志明主席对偏远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真挚关怀和深切爱意,给几代桂峰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们感到无比的荣誉和自豪。
桂峰县文化信息厅厅长梁思强先生表示:这封信过去一直被精心保存在县档案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字迹有些褪色,笔迹也已模糊不清。因此,文化信息厅已向文化信息部发出正式函件,请求允许修复这封信。
桂峰县与省图书馆和金莲遗址共同研究了这封信的修复方法。信件的手写副本(草稿)原先保存在越南历史博物馆,之后金莲遗址联系了遗址,并将手写副本连同保存在桂峰县的信件一起送回胡志明市博物馆进行修复。
![]() |
| 九房庙内的胡志明主席祠采用泰族传统的吊脚楼建筑风格建造,表达了他们对胡志明主席的无限敬意和思念。图片由泰族提供。 |
1966年胡志明主席致桂峰县人民的信函,目前在该县的四个重要地点展出。其中一处刻于石碑上,竖立于桂峰县人民委员会院内;其余三处分别装裱悬挂:县人民委员会三楼的胡志明主席祭坛、县传统房屋以及位于桂峰县周金乡Khoang村Pu Chu Nhang山顶的胡志明主席庙。该庙与九房寺位于同一区域,九房寺被认为是这片边境地区最神圣的地方。据悉,胡志明主席庙由桂峰县党委和人民自2004年起共同修建,并于2005年底落成。
![]() |
| 刻有胡志明主席信件的石碑安放在桂峰县人民委员会院内。照片:Diep Phuong |
过去五十年来,桂峰县各族人民和政府始终将胡志明主席的信奉为学习、实践、工作和生产的座右铭。这封信克服了时空的变迁,甚至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岁月痕迹,它始终是桂峰县人民前进道路上的骄傲和指路明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