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18件首次公布的国宝
1月10日,国家历史博物馆首次举办18件越南国宝展,让游客了解越南国家的历史文化故事。
本次展出的国宝共有118件,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18件吧。展览时间为2017年1月10日至5月。
![]() |
黄河鼓 |
黄河鼓:青铜材质(东山文化),距今约2000-2500年。2012年被列为越南国宝。出土于河内市河山平省富川县黄河村内通村。黄河铜鼓是典型的H1级铜鼓,其造型独特,装饰图案保存完好。这件大型黄河铜鼓与玉禄铜鼓同属一类,是越南最典型的铜鼓类型。
![]() |
陶盛札 |
Dao Thinh 罐(青铜)。东山文化,距今约2000-2500年。2012年被认定为越南国宝。东山文化中,铜罐是继铜鼓之后的典型遗物,主要出现在东山文化分布区。在已发现的数百件铜罐中,陶盛罐是体型最大、纹饰最丰富、严密、精致独特的铜罐。
![]() |
跪人灯 |
跪人灯(青铜)。东山文化,约2000 - 2500年前。2012年决定承认越南为国宝。这盏灯描绘了一个赤裸上身、身披缠腰布的男子跪着,双手捧着灯盘。
跪人灯是一件独特的文物,代表了东山文化晚期与汉文化交流的典型而独特的古代艺术。它展现了精湛的铸造工艺,反映了当时古代居民的宇宙观。因此,跪人灯值得提名列入国宝名录。
![]() |
两个男人互相扶持并吹笛子的雕像 |
两个男人互相扶持并吹笛子的雕像(铜)东山文化,距今约2000至2500年。2012年被认定为越南国宝。
这是东山圆形雕像体系中最生动的雕像。雕像描绘了两个身穿缠腰布、头戴头巾、戴着垂至肩部大耳环的男子。抬雕像的人弯腰驼背,双手环抱背部,支撑着坐在他背上的人,双腿似乎在随着音乐起舞。被抬着的人正热情地吹着笛子。雕像以空心块体呈现,棱角分明、曲线分明,造型技术复杂。因此,这尊雕像不仅体现了源自东山文化的一种传统民族音乐,也体现了古代越南人民丰富的精神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以及青铜铸造技术的巅峰水平。
![]() |
Ngoc Lu 鼓(青铜)。东山文化,约2,000 - 2,500年前。
2012年决定认定为越南国宝。
这面铜鼓在李仁县如特拉乡发现,后来被移至河南省玉禄乡供奉。1902年,这面铜鼓被远东考古学院收藏。自1958年以来,玉禄铜鼓一直被保存,并在国家历史博物馆的主要展览系统中展出。
玉禄鼓属于A组I型鼓。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东山鼓中最精美、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均衡和谐的鼓。其装饰图案极其丰富、完美、精美。除了几何图案外,鼓沿和鼓带上还有正字法图案,描绘了化装游行、对歌、击鼓、舂米等真实场景,以及祈祷室、棚屋、战船和进行祭祀的武士的图案、鹿、鸟等动物的图案……通过这些,我们可以重现当时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科学思维和自然世界的部分景象。
具有上述独特特征的玉禄铜鼓不仅是青铜铸造技术的最高体现,而且是劳动成果,是代表东山人民智慧水平和伟大创造才能的典型艺术品,是红河文明清晰而集中的体现,已成为乐越族群生存的象征。
![]() |
印章“命运宝藏”(金色)。阮朝,明命八年,1827年。
2015年决定承认越南国宝
这枚宝玺呈盘龙形,背面镌刻两行汉字:“十年金,重223两6钱,约8.3公斤”和“明命八年一月一日铸”(1827年明命八年十月吉日)。宝玺正面镌刻四个篆字:“十万金币”。
这枚印章是阮朝政府用来向文武官员颁布诏书,以及封神授位的印章。它是一件独特的文物,象征着阮朝的权力,在现藏于国家历史博物馆的阮朝金器藏品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 |
欣赏18件首次公布的国宝 |
景盛鼓(铜)。西山王朝,景盛时代,1800 年
2012年决定认定为越南国宝。
景盛铜鼓是越南铜鼓群中独一无二的文物。其造型模仿传统皮鼓风格,彰显其独特性。鼓身主要装饰图案浮雕四大神兽,象征着国家太平、社会安宁,以及龙马衔江图和神龟衔罗刹,这两项元素是《易经》的原始象征——《易经》是东方哲学中关于变化规律的思想。
景盛铜鼓的另一项特殊价值在于其文献记载。鼓身上的铭文表明,该鼓铸于西山朝景盛八年(1800年)闰四月,铸造地点为今河内嘉林县宁协乡的灵应寺(Chua Ca,又名Chua Nanh)。其中,一段长达222字的铭文阐述了铸鼓的缘由和目的,其中提到了黎元洪永和二年(1736年)该乡的一位人士——总管官官公之妻阮氏禄夫人——为灵应寺的修建做出了贡献。乡亲们铭记她的功德,纷纷出力出资铸造了这面鼓等供品,供奉佛祖,流传后世,提醒后人永远铭记祖先的功德。
![]() |
天鹅彩绘花瓶(青花瓷)。黎朝初期,15世纪
2012年决定承认越南国宝
这是会安“占婆岛”沉船出土的独特文物中,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件。该瓶高大,肩部丰满,瓶身底部收窄,造型纤细优美。纹饰分为七道环带,从瓶口至瓶底覆盖瓶身。主环带占据瓶身中央最大的空间,描绘了一幅风景画,画中有四只天鹅,取材于“Phi, Minh, Tuc, Thuc”的故事:一只飞翔,一只扬颈鸣叫,一只收拢羽翼入眠,另一只觅食。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文字游戏,借用古人的象征意象,表达了对进步、光明未来、财富和繁荣的美好祝愿。
黎朝初期是越南古代陶瓷艺术辉煌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陶瓷不仅釉色丰富,器型和图案多样,而且纹饰也十分生动。当时的陶瓷制品确立了其地位,并在国际贸易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
金印“大越民族永恒之宝,阮主”黎中兴时期,永盛五年(1709年),长10.84厘米,宽10.84厘米,厚1.1厘米,高6.3厘米。宝印为国王形,钮为狮戏球形,印背左缘镌刻“八年金,重六锭四两四钱三分”(Ke bat thap kim, luc hot tu lang, tu tien tam phan)四字。
![]() |
天门印(青铜)。陈朝隆庆五年(1377年)
2012年决定承认越南国宝
1962年发现于河静省香溪县香江乡。该印为方形,三层基座,钮形似石碑。印背面右侧镌刻“文下山安”四字,为文下堂印章。印背面左侧镌刻“隆庆五年五月二十三日,陈德宗国王(1372-1377年在位)印”。印面为方形,镌刻四个篆体字,印背面右侧镌刻“文下山安”四字。
门下殿是陈朝最高中央行政机构之一,由陈明宗(在位时间:1314 - 1329)于开泰二年(1325年)设立,以取代关昭宫内隶属内麻苑的行见殿。门下殿是国王的近卫机构,负责保管皇家印章、传达国王的旨意、接受国王的报告以及执行宫廷中的礼仪事务。门下殿的官职均由高级官员担任。自陈佩德国王(在位时间:1377 - 1388年)统治时期起,“门下殿印”便被用于盖印宫廷重要行政文件。
迄今为止,越南封建王朝的铜印发现并不多,其中《门下山安》是目前发现的有关陈朝中央政权历史内容最清晰、年代最明确的铜印。
![]() |
梵班塔钟(青铜)。陈朝,13-14世纪
2013年决定承认越南国宝
这是大越文化中年代最久远、体量最大、气势最雄伟的一口钟。钟柄上饰双龙造型的波罗纹。钟身以浮雕纹饰分为8格。钟口浮雕重瓣莲瓣纹。钟身有6个钟铃,形似盛开的莲花。
![]() |
钟身上刻有汉字铭文,记载了为修建万班寺而开山伐林、拓建土地的功德主事者,即苦行僧大悟和居士大悟;为寺捐地的有护法阮文吉夫妇朱氏娣和其妹夫朱兰。铭文特别讲述了这口钟的由来,称其为左保舍官员所赠。铭文也寄语后人,要立功修建寺院,不让寺院被毁,香火供养永不匮乏。捐地所得收益将用于祭祀和忌日。
该钟是研究越南佛教,特别是陈朝佛教历史和文化的宝贵文献资料。
![]() |
棕色花朵陶瓷:陈朝(13-14世纪)口径35厘米,底径34厘米,高57厘米;1972年在陈寺(南定省禄王坊德麦村)挖井时发现一件棕色花卉纹陶罐。该罐形体丰腴,器型坚实,为陈朝陶瓷典型器型,口径宽大,铸铁框架,浮雕双层莲瓣纹。
![]() |
武景石碑(砂岩)。占婆文化。3 至 4 世纪。
2013年决定承认越南国宝
这是东南亚最古老的石碑。石碑呈竖直圆柱形,三面镌刻梵文。这是古代占婆王国现存最古老的石碑。石碑上镌刻着古老的梵文,为了解南占婆王国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碑文也表明佛教在早期就传入占婆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
越溪船墓
东山文化,约2000 - 2500年前。
2013年决定承认越南国宝
这是一个挖空的树干棺材,是越南迄今发现的挖空树干棺材(或称船棺)中最大的一个。墓内共出土随葬品109件,以青铜器为主,包括各种兵器、乐器、工具和生活用品。
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船形墓,出土了许多珍贵的东山文化随葬品,是研究东山社会传统工艺和阶级形成史的文献资料。
![]() |
南教碑(石碑)。黎忠雄时期,永治四年(1679年)
2015年决定承认越南国宝
碑体呈长方形,碑额呈半圆形,置于三层长方形基座上。碑额雕双龙望月,周围雕刻龙凤、云纹、牡丹、菊花、重瓣菩提叶及钟铃纹。碑座周围浮雕龙马、花叶等图案。碑面镌刻南教昭苏宫修葺碑文。
南教碑是升龙南教坛现存最珍贵的文物之一。它清晰地反映了升龙南教宫和南教祭祀仪式的历史意义。南教祭祀仪式是李陈黎三朝祭天地祈求风调雨顺、国家和平与繁荣的最盛大仪式。
![]() |
监狱日记
《狱中日记》是胡志明在1942年至1943年被蒋介石政权囚禁于广西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共收录133首汉诗。
《狱中日记》通篇展现了共产党员胡志明“大智慧、大人性、大勇气”的形象,他始终充满爱国主义情怀、不屈不挠的意志和为民族自由独立而奋斗的坚定决心。
![]() |
《全民抵抗号召》草案
2012年决定承认越南国宝
这件文物具有特殊的价值,关乎国家大事,与胡志明主席的一生息息相关。《全民抗战号令》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也具有人文价值,在越南语中也弥足珍贵。这首号令以朴实易懂、精妙绝伦却又充满英雄气概的语言,表达了全体越南人民在长达九年的抗法战争中,为祖国做出的贡献。
![]() |
《革命之路》
2012年决定承认越南国宝
《革命道路》是阮爱国同志1925年至1927年在广州从事革命活动时讲稿的汇编,由东亚被压迫民族协会宣传部秘密出版并寄回国内。
《革命道路》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斗争理论,为越南革命民族解放事业找到了新的方向,被认为是党的第一部政治理论文献,为越南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据VNN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