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警告网络诈骗和财产侵占
(Baonghean.vn)- 近期,网络犯罪分子出现了一些“侵占财产”的犯罪手法和伎俩:冒充有职务、职权的人员实施诈骗,特别是冒充警察、检察院、法院等人员;招募“网络同谋”实施诈骗、侵占财产等伎俩……
2022 年 3 月 15 日,义安省警察局发布第 531/CV-CAT-PA05 号官方快讯,警告网络空间中一些“诈骗侵占财产”的方法和伎俩。
近期,我省公安厅加大对利用互联网、电信网络等网络平台实施“诈骗侵占财产”犯罪的宣传和通报力度,要求广大干部、公务员、公职人员、劳动者和群众提高认识和防范。然而,由于新冠疫情形势复杂,犯罪分子意识不清,加之受害人轻信贪婪,犯罪活动愈演愈烈,手段和手段也愈加狡猾和老练。为切实防范利用互联网、电信网络等网络平台实施“诈骗侵占财产”犯罪,省公安厅现将近期发现的一些此类犯罪手法通报如下,请各省级机关、部门、行业、工会和县(市、镇)人民委员会向广大干部、公务员、公职人员、劳动者和群众通报、提醒、宣传、广泛宣传,提高警惕。
一、近期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一些作案手法和伎俩
1.1.冒充有职务、职权人员实施诈骗的手段,特别是冒充警察、检察官、法院人员……
![]() |
嫌疑人武英俊(生于1985年),居住在当山乡(Do Luong),冒充警察,在英山县和昆强县两县实施诈骗,并侵占了部分财产。照片:文件 |
尽管受到当局的警告和广泛宣传,许多受害者仍然信任骗子并向其转账。此类犯罪的作案手法主要是使用越南电话号码(+84)以外的号码直接致电受害者。然后,作案者会使用许多不同的场景,例如:冒充邮局工作人员打电话通知收到邮件;冒充电信工作人员打电话通知欠款;冒充电力工作人员打电话通知欠款,并威胁断电;冒充交警打电话通知罚款,并制造事故后逃逸;冒充违反新冠疫情防控规定……
他们联系受害者,利用个人信息,然后伪造警方的逮捕令和起诉书来威胁受害者(通常告知受害者参与跨国贩毒和洗钱活动),要求受害者向其提供的账户转账以配合调查,然后挪用或要求受害者自行注册银行账户,将钱转入该账户,并将账户、密码、OTP码等提供给受害人,受害人再从账户中提取资金进行挪用。在与受害人交谈的过程中,受害人通常会要求受害人保持手机持续开机,找一个私密的场所交谈,并要求受害人不要将这些信息透露给任何人。
1.2. 招募“网络同伙”诈骗、侵占财物的伎俩
![]() |
这份报告是Tran LA女士(Que Phong)的众多转账记录之一,她因相信邀请加入网络销售合作者行列而损失了6000万越南盾。图片:文件 |
招聘欺诈“在线销售合作者”这种模式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然而最近,人们利用雇人下虚拟订单来增加订单数量,并在 Shopee、Lazada、Tiki、Sendo 等电子商务平台上获得好评……
受骗者使用了极具诱惑力的“诱饵”,例如:直接购买但不收货(骗子称之为提高购买互动率),通过受骗者提供的银行账户进行银行转账。每笔成功购买将获得相当于每笔订单金额10-20%的佣金,订单成功后5-10分钟内返还款项(包含订单金额和佣金)。
最初,为了赢得信任并刺激受害者的贪婪,诈骗者会在Shopee、Lazada、Tiki等平台提供价值约100万至200万越南盾的商品链接,并提供一个诈骗者提供的个人银行账户,让受害者转账至平台提供的金额。之后,诈骗者会立即按约定将款项返还给受害者。当受害者“上钩”并转账金额达到数千万美元时,诈骗者便不再返还,并给出各种理由让受害者继续“上钩”,例如:任务已完成,获得95/100积分,需要继续转账才能获得100积分……许多人继续转账,最终被骗走数亿越南盾。
2. 识别和预防的一些方法
冒充有职权人员诈骗: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公安、检察、法院、税务、海关……)、公司企业等人员与人交往时,均需提供介绍信、邀请函或直接见面洽谈工作,且没有关于打电话要求转账的规定。因此,所有声称来自调查、办案、处理事件的部门、海关、税务部门、发放礼品或企业中奖等,并要求转账的电话,均存在诈骗和财产被盗的风险。此外,根据规定,银行不得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或电话要求客户提供账户信息、银行卡、电子钱包、一次性密码或任何个人信息。
![]() |
人们需要警惕陌生链接,以免银行账户资金损失。图片:互联网 |
利用招募“网络同伙”诈骗、侵占财物的伎俩:网络同伙招募帖经常出现在Facebook、Zalo等社交网站的广告中。当公司、机构和电商平台需要招聘工作或同伙时,他们会在大众媒体或公司、机构的网站上广泛发布。因此,一般的招聘帖,尤其是网络同伙招募帖,都存在诈骗、侵占财物的风险。
3. 一些重要建议
为了积极打击和预防此类犯罪,省警察局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不要点击陌生链接,绝对不要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短信链接向任何个人或机构提供银行账户信息。如果亲戚朋友通过社交网络发短信借钱,请在转账前直接致电该人核实信息是否正确。
- 不要向任何人提供银行提供的 OTP 代码或删除智能 OTP 认证设置;
![]() |
官方通报警告义安省警方在网络空间使用的一些“诈骗侵占财产”手段和伎俩。 |
- 定期检查并更新银行账户和社交媒体账户的安全和隐私功能;不要出借或出租个人证件,不要接受银行转账或为陌生人接收银行汇款;
- 发现有违法迹象的事件时,应通知警方进行核实、调查和澄清工作。
以上是利用互联网和电信网络进行“诈骗侵占财产”犯罪的部分手法和伎俩。省公安厅通知各省厅、各分支机构、各行业、工会、各县市镇人民委员会积极主动做好防范工作,帮助干部、公务员、公职人员、工人和群众掌握相关情报,为维护省内安全秩序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