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康故居遗物

DNUM_CGZAGZCABF 15:36

(Baonghean) - 在芒果河谷(Con Cuong)中部,有一处文化遗址被列为国家级历史革命遗迹,它体现了雄伟而富有诗意的江河故乡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和革命斗争传统。这就是位于蒙山乡太和村的魏文康先生的故居。

魏文康先生的故居位于江河右岸,周围环绕着泰华村泰族古老的吊脚楼,毗邻广袤的芒果田,那里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能过上充实的生活。更远处是连绵起伏的丘陵,覆盖并守护着村庄,还有一年四季绿意盎然、动植物种类繁多的普玛国家公园。

Nhà cụ Vi Văn Khang- di tích lịch sử cách mạng cấp quốc gia.
魏文康故居——国家历史革命遗址。

据史料记载,1931年革命运动进入低潮期,我党不得不转入秘密活动。为确保力量,巩固革命根据地,中部省委派黎春道同志(省委)、阮友平同志(乂安省委)和黎孟悦同志(安山区委)前往芒果-孟山地区协调活动,开展革命运动。同志们抵达后,联系并开导了泰化村富裕家庭出身的泰族知识青年韦文康同志。韦文康同志如旱田遇雨般遇到了革命理想,立志毕生致力于解放祖国、解放人民的事业,并动员和开导了韦文行、韦文贵、韦文林等高学历、爱国爱乡、忠于祖国的青年。这些同志发扬团结精神,动员广大群众团结起来,形成力量,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者和封建走狗。

1931年3月,芒果乡(包括今孟山乡和陆多乡)开展了反对暴君和恶霸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约一个月后,在魏文康的私人住宅中,正式成立了孟山党支部,由5名党员组成:魏文康(书记)、魏文行、魏文贵、陈银、黎孟悦,后来魏文林同志也加入了其中。这是乂安山区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党支部立即开始领导革命斗争:印刷宣传文件,建立红色农民协会和红色自卫队。1931年7月至8月,在孟山乡中心的昆楚榕树顶上,红色的锤子镰刀旗飘扬。党支部在榕树下聚集数百人抗议,然后前往地主和村长家抢劫大米和钱财,分发给穷人。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芒果族特别是孟山族的革命运动取得了许多胜利。魏文康同志的私宅成为他们开会、藏匿干部、印制文件、庇护和培养党的干部的场所。不久,法国殖民者派兵进入孟山镇压革命运动。魏文康和两位同志魏文行、陈银以及30名热血战士落入敌人手中。剩余的党员转入秘密活动,等待时机。在1945年夺取政权的全面起义中,孟山党支部得以恢复,并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斗争,最终取得胜利。

魏文康先生的故居建于1919年,采用泰国传统吊脚楼建筑风格。房屋有三间房间、两翼,两侧设有楼梯,整体采用木质框架结构。楼上是家庭活动场所,楼下则常用于存放农具和饲养牲畜。大花园种植了多种树木,其中大部分是果树。

如果您有机会,可以去蒙山品尝“芒果米、江河鱼”,探索布玛特,欣赏帕莱的风景,去太和村参观魏文康故居的遗址,进一步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渊源、人民的精神意志和这片富有传统的土地。

丛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魏文康故居遗物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