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静苏维埃运动

阮达秋教堂遗物

义静苏维埃博物馆 DNUM_CFZBAZCACE 13:56

阮达淑教堂是纪念在杜良县新山乡开荒种田、建立村庄的阮文淑先生的圣地。

从荣市出发,游客逆1A高速公路(荣市-河内方向)行驶至演州路口左转,行驶约28公里,至坤桥,继续左转,沿新山-明山乡间公路行驶约2公里,到达新山乡13号村庄,阮达家族教堂位于道路左侧。

阮达秋,本名阮达,本名黎武,是后黎朝财政部长阮文禄与裴氏潘之子。

根据杜良县新山地区的族谱和传说:黎武出生于清化省河中县宝谷村,属于黎朝“公谭”家族。阮文恕出生在官宦世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自幼聪慧过人。黎武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很快便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天赋和意志。除了学习文学,黎武还每天刻苦练习武术和军事谋略。家人送他到升龙的国子监学堂学习。毕业后,他被任命为黎朝的“太监”。

黎末战争爆发,国家陷入混乱。黎武之父阮文禄非常恐惧,因为他的妻子裴氏潘是末朝将领裴廷奎的女儿。阮文禄带着两个儿子阮文攸和阮文恕逃往荒凉之地谋生。阮文攸携妻儿逃往山南(今宁平省南定)。阮文恕则带着妻儿逃往南方,那里有广阔的土地可以居住。

Nhà thờ Đại tôn họ Nguyễn Tất được công nhận là di tích lịch sử văn hóa cấp tỉnh
阮达家庙被认定为省级历史文化遗产。

当时,黎楼、杰义庄一带仍是蛮荒之地,人烟稀少。阮文恕见此地山川秀美,环境清幽,便决定留下来谋生。从此,他改名为阮文恕。

为了寻求长久的生存,他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当地的地理和风俗习惯。他还发现,当地还有许多未开发的丘陵、山谷和沟壑。凭借雄厚的财力和丰富的知识,他请求当地政府组织力量开垦土地。他动员亲朋好友,带着稻米、盐、锄头、斧头等物资,前往山谷、沙洲和沙洲,搭建帐篷、饲养牲畜、狩猎,清理土地用于耕种。另一方面,他还招募周边地区因战争和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贫民,建立营地,开垦土地。闲暇时,阮达秋和村里的年轻人会猎捕野禽野兽,为家人提供更多食物。经过长期的辛勤劳作,从新山、明山到华山的这片荒芜茂密的土地上,涌现出许多新的村庄和营地。人们有了土地和田地,可以种植水稻、农作物,饲养牲畜。

阮达秋目光远大,通过传授读书和武术,为百姓拓展知识。阮达秋为人善良,精通医术,经常到村里探望百姓,阅读书籍,亲自开药,为许多人治病。

阮达秋将阮文家族从清化开垦到义安,最终成为杜良县新山阮达家族的继承人,他的丰功伟绩被历史和人民所铭记。新山公社党委和人民的史书上写道:“阮文秋先生是15世纪开荒精神的代表人物。他是与人民一起开荒的先驱,将一片荒芜之地变成了数百公顷的广阔田野。”

阮达秋享年八十岁,辞世后,基宜庄乡的人们聚集在仙山的昆义村,送别阮达秋 ... 1890年,清泰国王向寺庙赠送了两块横漆匾“Bao nga le dan”和“van co anh linh”,以表达对他的敬意,并提醒后人做对得起自己的家乡和国家的人。

阮达教堂是一处纪念历史事件的地方:
阮达教堂建于一处风景秀丽、僻静的地区。教堂前有湖泊,后有开阔的田野,两旁是村庄。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阮达教堂非常适合家庭和社区聚会。1930-1931年义静苏维埃运动爆发时,阮达教堂曾是党的秘密文件印制地。1930年9月8日上午,附近居民聚集在教堂前,随后与杜良县各地民众一起走上街头抗议……
阮达银先生是第一位经常来这里鼓励子孙参加革命运动的当地党委书记。

1945年至1975年两次抗法抗美战争期间,阮达家祠多次被官兵和地方官员用作会议场所,商讨巩固后方、支援战场的计划。70年来,阮达家族先后有54位烈士为拯救国家、保卫祖国而英勇牺牲。

从古至今,舍利子孙与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每逢月圆之夜(农历十五、初一),子孙们都会来到教堂祈福、祈求平安、吉祥、富贵。尤其在正月十五,阮达家族的子孙们会聚集在教堂举行祭祖大典。祭祖大典持续两天。正月十四,举行开光大典,清洁内外,并进行沐浴仪式、更衣、安放宝座、宣告大典等仪式。正月十五是主要仪式,包括大典和谢恩仪式。

教堂建于阮朝(1869年),是一座古老而珍贵的建筑,风景秀丽。教堂呈“Tam”字形,包括庭院、大门、下殿、中殿、上殿。外院为停车场,面积480平方米。教堂东西南三面有砖砌围栏,北面为教堂大门。教堂入口用砖块、石灰砂浆砌成,规模不大,但相当美观。主柱前有一对白色石狮。教堂大门由主柱、次柱和坚固的砖墙连接。柱顶浮雕两只瓷嵌狮子,面向教堂大门,正面有两句对联:
“立千古功德
“后世天地昌盛”
里面有两句并列的句子:

“走进去看看美丽的寺庙
“希望就像高处”

主柱与次柱连接处为假顶墙。靠近主柱的墙上浮雕有两位守护教堂的守护神。守护神墙旁是一堵假顶墙,其正面浮雕有两匹带鞍马和铃铛的骏马。
两侧边柱与主柱相似,但柱顶无嵌体,柱身较小较低。正面有一行镌刻:
“工作之光
“佛陀创造功德”
前院面积20.21平方米,地面铺方砖,院前有一座长方形小门,门上饰有老虎和阙文。
下院面积51.6平方米,包括3间2厢。屋顶覆以阴阳瓦,直脊饰有龙纹、迎月纹、云纹和火花纹。房屋整体框架由铁木构成,屋架采用前柱椽式结构。为了营造和谐感,椽端、梁端及下部均浮雕龙纹、麒麟纹、龟纹、凤纹、云纹和花藤纹。
从下院到中院,是一个面积为20.21平方米的中心庭院。中院与下院结构相同,面积为51.6平方米,三开间,两厢,阴阳瓦屋顶,直脊,饰以龙纹和月纹。中院门廊狭窄,入口为两层。两侧墙板饰有护法神像。护法神足下有一座砖砌的小佛坛,上面摆放着香钵、食盘、酒瓶和佛杯。

中室上方装饰有横漆匾额和骈文,歌颂祖先的功德和寺庙的神圣,同时提醒子孙后代要传承家族传统。
第一块横漆板上刻有汉字“Viên bản nguyên”,意为“永远保持家族传统”。
第二块水平漆板写着:“Van co anh linh”,意为“永远神圣”。
横漆板下方的装饰坛,为香案及两层鎏金供台,与下院供台类似,香案上摆放有香炉、铜烛台等。

从中院穿过一个面积为20.21平方米的小院子,即可进入上院。
上院保留了阮达时期的主体建筑,是祭祀祖先阮达秋及其他功德先祖的地方。
上院为铁木结构,桁架结构为一柱一椽式。共计4根主柱、12根小柱、2根端柱,以及多根椽、椽、横梁、檩条……椽、椽尾端及椽上均浮雕云纹、花藤纹。承重梁截面为猪腹梁形,柱底浮雕莲瓣纹。

上殿前有台阶、砖墙、角柱。前后柱均为直筒,重叠成方形,外凸棱角。内有对联:
“副牧师丹南 (Dan Nam) 是一位与他同龄的男子。
积功德,积德行善

左侧房间内设有祭坛,供奉阮达家族第二代祖先阮越清。后方祭坛分两层,由红漆木料制成,前方设有香炉。上层供奉托盘、宝座、木剑……祭祀阮达秋之子阮世五,他“有开垦、耕耘百亩田地、池塘和花园的功德”。

左侧供奉着阮达家族第三代祖先阮达禄的祭坛。后方宝座供奉阮达淑长孙阮振廷。他“率军破敌,保卫地方,维护治安,有功于朝廷,被朝廷赐封为玄寿”。

中室设一神龛和两层神龛,供奉阮达家族始祖阮文郎先生。神龛后方为供奉阮达秋的宝座。宝座漆成朱红色并镀金,雕刻精美。宝座腿雕刻成跪姿,周围的木板上装饰着龙、麒麟、龟、凤、莲花、菊花、竹子和杏花等图案。宝座呈坐姿,弯曲的木质扶手饰有两个龙头,扶手上雕刻着圆形的蟠龙。头顶上是一个造型独特的人头像,人头像周围有一轮光环环绕的圆月。宝座顶部戴着一顶饰有龙和月亮的帽子。宝座是象征祖先神、守护神阮达秋的祭祀对象,阮达秋为开辟黎老杰义庄之地、将阮文家族从清化扩展到杜良义安的阮达家族做出了贡献。

为了表彰阮达家族对祖国、国家的贡献以及教堂的历史文化价值,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陈德良于2005年6月7日颁发第563/2005/QD/CTN号决定,向乂安省杜良市阮达家庙授予二级抵抗勋章。

据btxvnt.org.vn报道
https://btxvnt.org.vn/chi-tiet-bai-viet/di-tich-nha-tho-nguyen-tat-thu
复制链接
https://btxvnt.org.vn/chi-tiet-bai-viet/di-tich-nha-tho-nguyen-tat-thu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阮达秋教堂遗物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
Cao Trào Xô Viết Nghệ - Tĩ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