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后庙——见证春林乡人民激烈斗争的地方
海后庙遗址是1930年9月1日春林公社人民进行艰苦斗争的见证地。这里被认为是宜静苏维埃政府诞生的起点——1930-1931年革命运动的高峰。
海后庙是黎忠兴年间(1533-1789)修建的一座建筑。该庙是为了祭祀两位对国家和人民做出过贡献的历史人物——阮丰泰医生和阮伯琼医生——而建,他们是一对父子。两位医生均被朝廷册封为侯爵,因此人们常称其为海后庙。
海后庙遗迹位于乂安省清章县春祥乡第8村。数百年来,地名几经变迁,但遗迹所在地却始终如一。
海后庙位于越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荣市西北部,距清章县东南11公里。游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前往参观,例如:沿46号国道(荣市-清章路线)行驶,在46公里处右转,行驶约200米即可到达。
根据黎朝史官所著《大越书纪都边》(1676-1789)、阮朝国家大使馆所著《康定越书统宪强谟》、裴阳历所著《义安纪,清章玄机》等正史记载以及寺庙内保存的圣旨内容,阮丰泰博士和阮伯琼博士不仅是父子,而且是两位著名的儒家学者,对国家有诸多贡献,受到朝廷的嘉奖,深受人民的尊敬。

阮凤泰博士是南阳县花林乡(或称清章县春祥乡)阮平义先生的第三个儿子。他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上学和务农两不误,但自幼就以聪明好学而闻名。新卯年(1711年),阮凤泰中了香公科举。四年后,即黎铎同治元年(1715年)会试中,他考取了三等博士。博士考取后,他立即被黎铎同国王任命为谅山都察院监察御史。
他出身贫寒,比任何人都更了解农民的疾苦,因此他竭力维护堤坝,战胜水患和自然灾害,并且判决公正廉明,深受人民爱戴。保泰元年(1720年)十一月十一日,阮凤泰深受朝廷信任,被任命为海阳刺史。在海阳,他为稳定政治和社会局势,创造条件让人民过上安宁的生活,发展经济,建立了许多重大的功绩。他组织征召民力,开垦田地,扩大和改良土地,使许多荒地变成了良田。凭借对海阳的贡献,1924年他被召回京城,晋升为翰林院士。保泰八年(1728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他被任命为京北刺史。
他在为官的短短时间内就显示出才华横溢、德行端正、多才多艺的品格,深受朝廷信任,在朝廷和地方政府中担任许多重要职务。1734年,他被擢升为海阳省探政;侍郎、翰林院士、侍郎。永友二年(1736年)十月三日,黎逸宗封他为赵列大夫——德嗣国子监。1739年,他被擢升为赵列大夫同知大夫。1740年,他担任同知大夫,兼任都五序。
阮凤泰为人才德兼备,长期为官,无论身居何职,始终秉持清正廉明、忠于民、忠于国家的精神。他出任同知大学、杜五宿之后,继续受朝廷任命,先后任刑部左侍郎、林川侯等职。1749年,他又任刑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林川侯,并被任命为科举考试主考官。科举考试结束后,他被授予工部尚书、林川侯等职。
晚年,他回到家乡,过着平静的生活,并开办学校。当地学生络绎不绝,其中不乏考中进士。《乂安人书志》记载:“春林乡的阮丰泰先生是一位模范教师,教诲众多,其子阮伯琼也考中了博士,父子在王朝中共同度过了辉煌的一生。” 景兴十五年(1754年),阮丰泰去世,被追封为工部尚书、特使金嗣永禄大富,并被封为林川侯。历代封建王朝都曾下诏册封他为神,并派遣当地人民侍奉他。如今,他的许多圣旨仍然保存在遗迹中。

阮伯琼医生出生并成长于一个具有儒家传统的家庭。他自幼聪慧过人,被当地民众尊为神童。他享受着充满幸福的童年,在父亲阮凤泰医生的悉心教导下,在人生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悉心的教育。他的母亲是一位温柔负责的女性,总是为丈夫和孩子操心。
阮伯琼19岁时考中香公会试(1729年),四年后,即隆德二年(1733年)的会试中,他以23岁的年龄考中香公会试三等功德。现存河内国子监寺66号石碑上,镌刻着他的名字:“香公会三等功德……阮伯琼:南阳县花林乡,儒生”。在这次会试中,全乂安省只有他一人及格。
他与父亲同朝为官,曾任嗣业国子监、同治大学士。他是一位秉持忠义爱国思想的官员,但其直率强势的性格令郑公颇为不满。不久,他被调任义安省监察御史。
在义安任职期间,他曾审理过清章县大同乡同贷村富户与被侵占土地的群众之间的官司。他秉公执法,不以权谋私,为民伸冤。他热爱国家、热爱人民,不以私利为念。在担任翰林院和义安都察院官员期间,他深切体会到人民的疾苦。看到黎郑家族日渐衰败,他毅然辞去官职,回到家乡开办学校,将自己的学识和情怀传承给后世,创办了梅山师范学校。在梅山师范学校期间,他为当地学生传播知识、道德和人性,他的许多学生后来都成才并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仁钦二年(1772年)阮丰泰去世,黎王钦佩他的德行和功绩,追封他为梅灵后,封为财神,与他的父亲阮丰泰在上寿村同庙供奉。

海后庙遗址已有数百年历史,与该地区的许多历史事件有关,特别是 1930 年至 1931 年义静苏维埃运动。
海后庙遗址是1930年9月1日春林乡(现春祥乡)人民在青章镇进行艰苦斗争的见证地。这里被认为是宜静苏维埃政府诞生的起点,也是1930-1931年全国革命运动的高峰。
1930年8月31日晚起,各村红色自卫队分散部署,守卫道路和渡口,切断清章县公所与各村的联系。春林自卫队摧毁了饶冈渡口,切断了敌军与荣市的交通;随后,他们又返回包围并镇压了春榜、慈远、春祥、丰南、月峰和玉山等村的村长。传单散布在道路上。红旗插在公共房屋的屋顶、高大的树木和山顶上。
敌人察觉到我们的计划后,千方百计地予以反击。他们派出由孔多米纳指挥的清固卫所士兵守护县衙。同时,他们把林江沿岸的所有船只都集中到罗渡口,阻止春林和大同的居民渡河。
1930年9月1日凌晨1点起,春林乡、天山(武烈乡)、玉山(玉山)、松宝山(华官乡)等山巅,随着战鼓齐鸣,整个青章县顿时一片喧嚣,锣鼓齐鸣,木鱼齐鸣,欢呼声不断。县长潘时鹏命令士兵向抗议者开枪,造成多人伤亡。仇恨的火焰熊熊燃烧,群众冲进县衙,包围了县衙,焚烧文件书籍,捣毁监狱,释放囚犯……县长和官兵弃官逃跑。人民苏维埃政府成立了。
乂安省委对此次事件的评价是:“这次安南地区前所未有的激烈示威游行,把工农群众带入了一个新时期,一个反对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封建地主的激烈斗争的时期,一个工农群众为革命而牺牲、争取生存权和自由权的时期……”
海后庙遗迹也是清章县委选定的秘密活动、印刷文件、宣传革命的基地……据清安公社老革命干部阮维陈先生介绍,庙里的祭祀室是他和阮登心(宜禄)、阮时进、阮氏世(清阳)同志在清章县委印刷委员会选定为印刷文件的场所,因为里面有用作印刷工具的祭祀品,如铜盘、文件盒……此外,祭祀室也是听取党员干部讲话的场所,因此,1930-1931年关于海后庙遗迹的民歌至今仍在流传:
“谁不知道海后庙?”
30岁夜里的演讲
有两位领主 Mai Linh 和 Lam Xuyen
粉马和石像也纷纷站起,表示赞同。”

海后宫建于高地,坐北朝南,建筑结构呈丁字形,正面有一条道路贯穿村头至村尾,其余三面与村落接壤,四周竹篱绿树环绕,显得庄严肃穆,古朴静谧。
如今,遗址总面积达660平方米2包括山门、花园、围墙、拜殿、圣殿等建筑项目。其中圣殿、山门为遗址原有建筑项目,其余建筑均为新修复。
寺门:
庙门由两根对称排列的柱子组成,柱子间距3.1米,每根柱子高4.5米,由砖泥砌成,主要包括台基、柱身、柱顶等部分。
花园:
门后是通往寺院的道路,道路由洁净的棕色方砖铺成,寺院面积50平方米。2寺庙花园很大,种植了无花果、榕树、荔枝、龙眼、椰子等遮荫树。
拜谒之路:
这是海后宫的主体建筑,于2009年修复,气势恢宏,位于宫院后方。殿宇由铁木、紫檀木、砖瓦、砂浆等材料建造,为三厢两厢结构。由于殿宇是进入仪式前的聚集场所,因此布局较为简朴。
露天球场:
从拜殿到后宫,要经过一个露天小庭院。庭院比拜殿低10厘米。庭院地面铺着洁净的红色方砖,两边有墙,墙上浮雕着粉色和白色的骏马。
后宫:
后宫是寺庙的原始建筑,建于后黎朝,于嗣德二十二年(1869年)重建。后宫由铁木、紫檀木、砖瓦和砂浆建造而成。建筑共两间,面积为33.1平方米。2这里至今仍保存着多种木质、陶瓷、珍贵纸张等祭祀器物,值得保护和弘扬。
屋内,后宫装饰有垂直祭坛,其中包括2个祭坛:
外祀区:安放一座朱漆神台,上面雕刻着“四神兽”和“四季”图案,长1.6米,高1.2米,宽60厘米,台上安放铜香炉两只、木鹤两只、烛台、瓷杯等。
内祀殿:内祀殿内安放着阮丰泰、阮伯琼父子二人的宝座和牌位。阮丰泰的爵位上题有“黎朝正位,三等功,同级博士,特使,金童,名誉大夫,左侍郎,左侍郎,天使,居士阮祥功,封工部尚书,四谥,直国上家,历朝追赠永保忠兴上党,故土清黄宗坛”。
阮伯琼爵位“黎朝、阿朝三等博士、大学士、少卿,翰林院授衔。谥号同甲美男子、郑淳圣绥大王大学士、梅灵翼卫、忠信神等,历朝授衔”。
宝座规模宏大,漆器鎏金,雕刻精美,双腿跪坐,宝座主体呈坐姿,弯曲的木质扶手上饰有两条铜龙图案。扶手由圆形栏杆支撑。宝座不仅是象征两位为祖国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神明威严的祭祀品,也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
中室两根主柱上悬挂着一对对联,内容如下:
转录:“状元父子
“从Le到Kim的信封历史”
粗略翻译:“黎和阮这两个词被授予
父子一家
海后庙除了建筑价值外,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每年农历三月十一、十二,上寿村、春林乡以及该地区其他许多村庄的村民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祀两位为当地乃至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村镇守护神——阮凤诗医生和阮伯琼医生。海后庙的祭祀活动吸引了来自各地的众多民众前来参观。
海后宫的祭祀按照传统习俗通常分为典礼和祭祀两个部分。
仪式包括以下内容:
开光仪式:向神明和祖先祈求,允许子孙后代对寺庙和墓地进行全面清扫。开光仪式结束后,大家开始清理祭祀物品,并清空墓地……
宣告仪式:向清皇阮丰寿、阮伯琼、天地神明报告仪式时间、内容、参加人员等事项,并邀请他们出席。
大典:上香、供奉、奏乐、诵经……以纪念两位博士的功德,祈求他们继续保佑子孙后代,消灾避祸。
感恩仪式:谢谢,请神明回冥界直接赐福,原谅不足之处,明年再见。
节日部分:每年农历三月十一、十二日,在庙前举行。节日期间,各种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例如下棋、斗鸡、荡秋千等,吸引了众多民众前来参加。通过节日,来自各村落的居民和各地的游客有机会齐聚庙前,相聚交流,并参与寻根溯源的文化活动。
海后庙是一座古老而珍贵的遗址,建筑优美,景观优美,保存着许多珍贵的历史和艺术文献。庙内供奉着两位医者父子,他们也是村里的守护神,为人民和国家做出了贡献。这里与许多历史事件息息相关,尤其是在1930年至1931年的革命运动中。同时,这里也是清章县春祥乡人民祭拜神灵、祈求祝福、财富和财富的地方。由于其巨大的价值,海后庙遗址于2008年被省人民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历史文化遗迹。2013年,文化遗产厅颁发2013年4月26日第247/DSVH-DT号文件,批准海后庙遗址具备足够的标准,可以编写文件提请文化体育旅游部考虑将其列为国家级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