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西萨同志(1907-1929):革命斗争中不屈不挠的意志
阮士萨于1907年1月20日出生于越南义安省青章县春林乡(现青良乡)慈园村一个贫苦的儒家家庭。
1924年,阮氏萨克从荣市中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被任命为河静市法越小学的助教。他进入教师行业时,正值范鸿泰炮火声激起越南革命志士的爱国热情。他非常敬佩范姓青年的英勇事迹。他阅读进步书籍和报刊,了解学者们的爱国活动。这种革命热情激励着阮氏萨克很快投身爱国活动。

1925年7月,阮士萨加入由知识分子创立的民族革命组织“福越协会”,负责组织建设,并在学校和河静市开展爱国主义宣传工作。
法国领事得知阮西萨的爱国活动后,立即向中央教育部汇报,并调他到首都顺化附近的法越富旺小学任教。他亲眼目睹法国官员和士兵对越南人民的傲慢和卑鄙行径,心如刀割。不久,他便辞去教职,回国参加革命活动。
1926年中,他联系了一批刚从广州(中国)回来的青年协会干部,并代表越南光复会前往中国会见阮爱国,但由于受到法国秘密警察的严密监视,不得不返回海防。
1927年8月,阮时萨受兴南会派遣赴中国参加青年会政治训练班。回国后,他被任命为越南革命青年协会中部地区书记。在阮时萨的领导下,不到一年时间,该协会的组织和声誉就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1928年3月18日,阮士萨受中央青年委员会委托,在南丹县金莲村召开代表会议,商讨合并兴南协会和青年协会的事宜。但由于部分代表的个人偏见和地方偏见,会议未能成功。
1929年1月,阮氏萨克代表中区前往中国香港参加青年协会全国代表大会筹备会议。返回中区后,各级领导召开会议,选举代表出席大会。在1929年5月1日举行的青年代表大会上,阮氏萨克当选为中区执行委员会委员,主管内政。
1929年7月28日,阮西萨落入敌手。1929年10月30日,乂安省南朝法院判处他终身监禁,流放老堡。

老堡监狱位于广治省香化县的深山老林之中。为了管理政治犯,晚上他们强迫囚犯手持“不许说话”的牌子;白天去干苦役时,每个人的脖子、脚和手上都要戴上三副铁镣铐。士兵们用铁链把三副镣铐连接起来,像牲畜一样牵着囚犯。
由于无法忍受监狱条件,阮士萨于1929年12月19日带领共产党囚犯以绝食的方式进行斗争,提出如下要求:除去镣铐和锁链;回到省监狱;允许他们读书看报;允许他们给家里写信并接受家人送来的衣服;改善饮食;不强迫他们做苦工。
狱卒残酷镇压斗争,将三人关进监狱。阮西萨鼓励同志们保持战斗精神,并要求释放刚刚被捕的人员。1929年12月19日下午5点,狱卒开枪将他打死。
阮士萨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他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有力地鼓舞着他的政治犯同胞继续战斗,直至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