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高贵”!
教育培训部现就教师薪金和津贴新法令草案征求意见。我们通过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量化“对教师的尊重”,为教师职业的合理待遇奠定基础。




荣获特殊薪金系数表彰
十一月来临,提醒我们“尊敬教师”的传统,但也指出了多年来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我们用最美好的言辞赞美教师,却让他们为“维持生计”而苦苦挣扎。因此,这种“高尚情操”有时变得脆弱……它导致许多教师离开讲台,让许多优秀的学生对选择教育专业犹豫不决,并在教育环境中悄然滋生出负面情绪。
因此,在11月20日越南教师宪章日前夕,教育培训部公布了关于教师薪酬津贴新政策的法令草案,这不仅仅是一项政策新闻。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信号。这似乎是我们首次以最系统、最彻底的方式,通过具体的法律法规来“量化”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地位。这项政策提案是关键一步,旨在将教师的地位从精神象征重新转化为与其相称的物质价值,这与“教师薪酬在行政职业薪酬体系中位列最高”的政策相一致。
事实上,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习惯于用普通行政人员的标准来衡量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养育人才”的职业。这是因为,教育工作并非止于放学铃声响起;下班后,他们还要负责备课到深夜,每天都承受着来自数百位家长的无形压力和社会的期望。这份法令草案敢于直面这一现实,并提出了一项“破冰”方案,即引入“特殊工资系数”。根据草案,所有教师都有权享受这一系数。具体而言,工作压力最大的学前教师——他们身兼阿姨、妈妈和服务人员等多重角色——有权享受现行工资系数的1.25倍。其他教师岗位则享有1.15倍的加成。
根据草案,新的薪资计算公式为:薪资 = 基本工资 × 现行工资系数 × 特殊工资系数。从数学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显著的增长。但从文化角度来看,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1.15或1.25这个数字不仅仅是金钱,更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特殊待遇的正式认可。
根据草案,新的工资计算公式为:工资 = 基本工资 × 现行工资系数 × 特定工资系数。
这是必要的公平。我们不能一方面要求教师绝对奉献,另一方面却只支付他们微薄的薪水,既不足以弥补他们的劳动成果,也不足以让他们安心养家糊口。只有当教师摆脱经济负担,才能全心全意地维护其职业的“高尚”品质。当他们能够依靠薪水生活时,诸如过度加课或“预算”压力等负面因素自然就会减少。换言之,口头上的尊重固然重要,但以切实的政策保障教师的生活水平和体面生活,才是教师在现代社会地位最可持续的物质基础。
恢复学术地位,缅怀牺牲
如果说“特殊系数”解决了大多数教师的“生活”问题,那么草案中的另外两项规定则触及了“尊重教育”和“感恩”文化的深层内涵。首先是教授地位的重新定位。长期以来,一位杰出的教授,一位专业领军人物和新知识的开拓者,在行政职级薪酬体系中仍然可能被“拉平”。而这份草案明确规定,被任命为教授的教师将适用高级专家薪酬体系,并设有三个极高的薪酬等级(8.8级、9.4级和10.0级)。正如教育部所解释的,教授的地位与高级专家相当。这不仅是一项经济决策,更是一次学术激励。它恢复了精英知识分子的“领导”地位,肯定了他们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在体系中拥有与最资深专家同等的地位。这是“尊重人才”文化的最高体现,真正激励着科学家们努力奋斗、贡献力量、服务国家。
.jpg)
第二项是人道的“保留”政策。教师的形象不仅与城市的讲台联系在一起,也象征着偏远地区、边境地区和岛屿地区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是“背负重担上山”的人,远离家人,忍受艰苦的生活条件,播撒知识的种子。然而讽刺的是,当他们完成任务被调回原单位,或在不同单位之间调动时,他们的特殊津贴却立即被取消,导致收入骤减。该法令草案彻底解决了这一“瓶颈”。当教师调往津贴较低的教育机构时,其原单位的津贴将被保留最多36个月。同样,如果从学校调往教育管理机构,保留期为12个月。12个月,尤其是36个月,并非一个冰冷的数字。它就像一个充满理解的“缓冲带”,体现着务实的感激,尊重每一位员工的贡献,帮助教师在工作中感到安心,并能根据共同任务灵活轮换,而不会遭受任何不利影响。这项政策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了“人性化”和分享精神,这也是该组织对待员工行为文化中一个美好的特质。
十一月,对教师而言,最有意义、最持久的礼物莫过于政策保障,使他们“崇高”的地位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这份法令草案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体现了政府致力于将“尊重教师”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当今社会公平务实的现实需求相融合的努力。当教师的生活得到保障,他们才能拥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履行职责,这才是对国家未来最可持续的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