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静苏维埃运动

何浩同志(1911—1941):勇敢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革命理想。

阮春定 - 乂静省委史研究委员会 1982 DNUM_AGZBBZCACE 17:38

胡好出生并成长于8号公路(荣-纳佩)沿线一片肥沃的土地上。这片土地原名为友邦村,隶属于河静省香山县友邦乡,现隶属于山邦乡。这里自古以来不仅风景秀丽,而且以勤奋好学的传统而闻名。这里也是潘廷锋率军在芹王抗法运动中的重要据点。

何浩的父亲在他不到三岁时就去世了。他的母亲陈氏泰女士是一位非常能干正直的人。除了辛勤耕耘田地、养育五个孩子之外,她还经常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而与暴政抗争。有一次,她去村里的寺庙要求退还当地官员偷偷征收的税款。即使面对西方人,她也毫不畏惧。

潘廷凤与香溪、香山两地民众一起在武光山区建立根据地时,她一家积极支援起义。1904年至1905年间,她也是热情支持同忧运动的人士之一。

何浩是家中第五个孩子,由母亲抚养、照料和教育。14岁时,何浩进入了香山区的法越学校。他是一个热情、聪明、自尊的学生。他对学校的不公平感到非常不满。他痛恨那些总是奉承和赞扬“大法”的老师们傲慢的态度、粗鲁的举止以及对学生人格的侮辱。

Chân dung đồng chí Hồ Hảo (1911-1941)
何浩同志(1911-1941)的肖像。

自从福越协会开展活动以来,进步书籍和报纸开始在学校秘密分发。报纸的每一栏、书的每一页都包含着新的内容,对像何浩这样积极进取、热爱学习新事物的学生来说,有着奇特的吸引力。何浩常常坐在河边看书,忘记了午饭。

那些书报甚至跟在他身后,甚至上课时也跟着他。有一天,主任发现何浩的课桌上有一本禁书。主任没收了书,抓起一把尺子打了他。何浩站起来,抓起尺子,放在课桌上,然后平静地走了出去。1929年,何浩因“经常持有禁书,行为不检,叛逆”而被主任开除学籍。

胡浩无法在县级学校上学,便托叔叔送他去坡州的统校读书。在那里,他结识了香山福越会的活跃成员阮美泰老师。在泰老师的悉心指导、爱国革命诗歌的熏陶下,以及学校里福越会成员的帮助和培养下,胡浩的梦想更加有希望飞翔。他积极参加关于同盟组织现状的研讨会。胡浩夜以继日地致力于建设和壮大同盟组织,并为该组织寻找合适的活动形式。

1930年2月3日,越南共产党诞生。不久,香山区委成立。胡浩受支部委托,将新越党的“新团”组织改组为越南共产党的“新会”组织。

从此,胡浩以学生会为核心,投入到紧迫而热烈的学生活动中。他积极参与组织关于共产主义和党的政策的演讲和宣传会。1930年5月1日,香山庆祝国际劳动节期间,胡浩是升旗和散发传单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在经历了如此艰难的时期后,胡浩加入了党。1930年5月初的一个夜晚,坡州小学的党员们在学校的一棵凤凰树下聚集,欢迎胡浩加入他们的队伍。在这神圣的时刻,胡浩站在党旗前,宣誓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生命。

正当学生运动蓬勃发展,何浩过着朝气蓬勃、美好的日子时,学校进入暑假。根据党的政策,他被介绍到友邦党支部参加活动。

此时,全国各地,尤其是在义静省,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为了与永安、滨水等地的工人以及清章、南丹、芹禄等县农民的斗争相呼应,香山党委也积极倡导动员群众进行斗争。胡浩怀着青春的热情,日夜奔走于各个村庄,宣传和动员人们加入革命群众组织,准备起来反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这位年轻党员身上燃烧的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力量,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

1930年9月17日,胡浩出席香山县委会议,讨论动员群众游行示威,揭露欠人民血债的南朝官员。在这次会议上,他被选为斗争指挥委员会委员。

1930年9月19日,各条道路上,人们纷纷涌上8号公路,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向着集结地前进。身为指挥员的胡浩如同穿梭机,时而走在队伍的最前线,时而走在队伍的中间,时而走在队伍的最末端,既整顿队伍,又鼓舞士气。在胡浩和其他指挥员的大力鼓舞下,革命群众不顾苦力的阻挠和飞机的威胁,像潮水般涌向香山,去摧毁叛徒的住所。

此役胜利后,区委主张发动群众继续直奔区公所抗议,要求减免赋税。为保护革命群众,1930年9月21日晚,何浩指挥自卫军开赴桥南地区,剪断电线,切断敌我通讯,并设置路障,防止各处士兵前来镇压。

1930年9月22日拂晓,两千余名手持棍棒和长矛的民众径直冲进香山县衙门。香山县长调集坡州站所有士兵镇压示威者。他命令士兵向示威者开枪,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尽管遭到敌人血腥镇压,胡浩仍然冲锋陷阵,奔赴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他虽然直接指挥民兵与士兵作战,但也不忘安排部队将伤员抬回救治,将牺牲者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抗争结束后的几天里,胡浩看望、慰问遇难者家属,并与其他同志一起努力,努力稳定和维护群众情绪。

面对革命群众的突然袭击,香山南朝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惊慌失措,竭力追捕革命领袖。1930年10月初,胡浩被捕。

那天,敌人把何浩押往河静监狱。臭名昭著的邪恶特务早已在那里备好刑具,准备“迎接”何浩——香山市一名危险的共产主义学生。刽子手们以为能制服何浩,但他们错了。在将何浩打得皮开肉绽之后,特务们问道:

- 你为什么入党?

“我入党是为了推翻现政权,恢复印度支那的独立,建立苏维埃政权!”何浩斩钉截铁地回答。

河静南部法院知道这无法动摇何浩的钢铁意志,因此判处他终身监禁,并将他流放到劳保。

到达劳保后,何浩加入了狱方牢房,立即投入了新的斗争。他是狱友斗争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积极参与者之一。

这些斗争都遭到了敌人的残酷镇压。那些被怀疑是领导人的人被单独监禁,并遭到残酷殴打。何浩被关押在黑暗的牢房里,遭受了无数个日夜的折磨。狱中的激烈斗争并非总是成功,但却增强了共产党员的革命意志,迫使敌人满足了他们的一些要求。

1935年底,南朝政府人事部长阮有排,在1930年至1931年间沾染了乂静干部、党员和群众鲜血的他,到老堡监狱视察,引起轩然大波。那天,他召集囚犯“安抚”他们,何浩却按捺不住怒火,站起来讽刺道:

——尊敬的南朝“大佬”们!老包政治犯们真是受了“大佬”不少恩情。明天,我们回顺化拜谢“大佬”吧!

听了何好的话,众囚徒心里都舒坦了,但阮有白却只得忍气吞声,不予理会。

1936年7月14日,在法国人民强大斗争运动的压力下,法国人民阵线政府被迫释放了一批在印度支那的政治犯,何浩也因此被送回了家乡。

胡浩回到家乡时,正值民主阵线运动蓬勃发展。为了有机会与党取得联系,他伪装成筏子和水牛贩子。通过这份工作,他可以​​与老战友取得联系。1937年10月的一个傍晚,胡浩在从香山前往荣市的途中,在董里市场渡口附近遇到了一位朋友。通过这位朋友,他了解了荣市、滨水市及周边地区的革命活动,以及响彻全国的长氏工人斗争。胡浩同情工人在斗争最后阶段的艰难处境,便拜托这位朋友将他带来的所有钱转交给罢工工人。

1938年6月,胡浩在义安省委遇到一位同志。这位同志在停泊于荣市古仙桥下的木筏上与胡浩交谈,并向他介绍了党的一些新政策。胡浩见到党员非常高兴。交谈结束后,他把木筏交给了随行人员,并于当晚乘火车返回香山。

何浩深入乡村和农场,动员农民和工人重建行会。在他的指导下,一些地方组织了针对村长侵占公地和挪用村资的诉讼。

通过这些活动,胡浩选拔了积极分子,建立了党支部。在此基础上,1940年初,香山临时县委得以恢复,胡浩任书记。

他把自己的房子当作区党委的总部。他不仅负责所有干部的食宿,还出资购买打字机和其他设备,用于转载党的指示和文件,并分发给各支部。

另一方面,胡浩贯彻落实地区党委的政策,组织动员劳动群众,派遣干部到老挝的坡州、丘邦、纳佩等地驻地进行宣传和动员士兵。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殖民者及其爪牙集中力量镇压印度支那的革命运动,大部分积极参与民主运动的党员被逮捕。何浩凭借先前的经验,躲过了敌人的追捕。

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1940年5月,胡浩秘密前往荣市与义安省委取得联系。在那里,他遇到了中部省委的一位干部。遵照省委指示,1940年7月,胡浩返回香山,召集剩余的县委干部,商讨如何贯彻落实党的新政策。会议决定开展关于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宣传运动,动员群众揭穿法国人和日本人的阴谋。

为了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应对武装暴力的队伍,会议强调“要特别重视‘部落巡逻队’组织,将其改造为党的自卫队,从中选拔最积极、最有牺牲精神的分子,组建游击队”(香山区委、宜静省委军事研究委员会临时计划)。

会议结束后,何浩以极其紧迫的节奏开展各项工作。他集中精力指导党支部贯彻落实会议制定的各项政策。然而,由于区委办公室一名蜕化变质分子的出卖,1940年12月9日,何浩在前往工作的途中被敌人抓获。

作为一名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本区革命运动的骨干,胡浩在革命形势激昂之际被捕,心中焦急万分,焦躁不安。在坡州站被关押期间,他千方百计地联系外面的战友,劝说战友们创造机会,尽快越狱,回到同胞和战友的身边。1941年3月11日夜间至12日清晨,在一位对革命有所领悟的士兵的帮助下,胡浩成功越狱,继续在香山担任革命领袖。

何浩越狱一个月后,松昆县委得以恢复,并领导工人开展斗争,要求种植园主取消额外租金和林租,提高工资。随后,临时县委得以恢复,并与义安省委和中央区委取得联系。

秉承着抓住起义时机的方针,在北山、南溪起义,特别是穰(杜良)起义的鼓舞和推动下,香山县委于1941年4月22日召开会议,讨论行动方案。会议决定配合清章县委攻占坡州哨所,解救被关押的县委部分领导人,收缴武器撤往上县,依靠松果和武博种植园建立根据地,准备兵力,以便在条件成熟时在香山、清章两县发动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会议决定从松果种植园主觉觉佩莱手中夺取枪支弹药,以落实上述重要方针。

1941年5月5日,何浩派员到区党委开会,就此问题征求意见,但区党委没有接受。

5月13日,区委再次召开会议,重申了落实上述政策的决心。当晚,胡浩同志亲自前往区委,劝说区委同意落实香山临时区委同志们的殷切愿望。与此同时,家乡的同志们抑制不住革命热情,看到时机成熟,决定采取行动。1941年5月14日,佩雷被击毙。革命军缴获了所有武器,包括14支枪和700发各种子弹。第二天,同志们继续惩治匪首胡勇泰,此时,香山区长命令他到松昆种植园周围进行搜查。

上述令人震惊的消息震动了香山以及义安、河静两省的殖民和封建政权。1941年8月,保大政府司法部长、中央驻越总督前往荣市,与义安、河静两省的特使、省长和秘密警察局长会面,商讨应对方案。他们认定,“胡好运动是共产党为推翻印度支那现存法国政权而发起的大规模运动中的一个环节”(《1941年12月22日中央秘密警察局送交总督府的报告》)。随即,一张贴有胡好照片的通缉令在义静各地张贴:“举报抓获胡好者,赏赐1000盾;抓获其同伙者,赏赐100盾”。被追捕后,发现自己无法继续行动,何浩和一些战友决定带着所有缴获的武器,暂时躲藏在老挝,等待机会返回行动。

1941年12月14日,为了与乂安省委和中央区委取得联系,胡浩从越老边境的索通村返回清昌。他潜入了原武烈乡战俘阮阳巴的营地。中央特务机关首长翁贝得知此事后,便与朗市首长一起带兵威胁、引诱阮阳巴实施他们的阴谋。阮阳巴在敌人的威胁下叛变了。1941年12月16日下午6点10分,胡浩中了伏兵,被击毙。

胆小怕事的敌人把何浩的尸体拖到香山,沿着县里所有主要道路拖行。之后,他们把他残缺不全的尸体架在松康种植园前,脖子上架着两把剑。他们强迫何浩一家“斋戒”,并祭拜了三天三夜的披耶神……敌人以为这样就能震慑住群众的斗志。然而,他们野蛮的面目日益暴露。为何浩同志复仇的呼声,激励着香山的每一位党员和群众。

岁月已逝,但胡浩这位领导果断、行动热情大胆、在党的各项运动中英勇善战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永远活在宜静香山县党委和人民的记忆中。

据btxvnt.org.vn报道
https://btxvnt.org.vn/chi-tiet-bai-viet/ho-hao-1911-1941
复制链接
https://btxvnt.org.vn/chi-tiet-bai-viet/ho-hao-1911-1941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何浩同志(1911—1941):勇敢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革命理想。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
Cao Trào Xô Viết Nghệ - Tĩ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