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静苏维埃运动

黄仲智同志(1887-1938):义安祖国的杰出儿子

血栓形成抑制剂 DNUM_AGZBBZCACE 18:46

黄仲智幼年名黄巴欢,1889年出生于义安省兴原县安长乡禄达村(现荣市兴禄乡)。

黄仲治的父亲是黄端胜,一位正直的儒生,生活贴近百姓。他的母亲是王氏瑶夫人,一位忠诚、机敏、足智多谋的女性。她肩负起家中所有重担,并懂得如何教育子女,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品德:热爱劳动、关爱穷人、真诚待人、直率待人。他们育有八个孩子,黄仲治在家中排行第二。

黄仲智幼年随父学习汉字;不久,他又学了几年越南语。他聪慧过人,在文学和诗歌方面颇有天赋。他经常在课堂上背诵课文,闲暇时还帮母亲干活儿。在田里摘稻子和土豆的日子里,他经常帮助其他和他一样贫困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黄仲智展现出他意志坚强的少年气质。有一次,他和朋友们一起作诗,讽刺村里集体宿舍里发生的不愉快事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暴政的憎恨,在黄仲智心中迅速滋生。

Chân dung đồng chí Hoàng Trọng Trì (1887-1938)
黄仲智同志肖像(1887-1938)

黄仲治的家乡禄达村位于荣市附近。由于土地全部被法国殖民者和地主掠夺,村民们不得不过着半农半工的生活,并很快意识到要反抗压迫和剥削。围绕土地、赋税和徭役等问题,农民与地方当局的斗争年复一年地持续进行。但这些斗争并没有带来任何重大改变。黄仲治一家和邻居们的生活仍然饥寒交迫、举步维艰、令人窒息。

1918年4月,黄仲智在义河学堂参加乡试。落榜后,他回到家乡,追随父亲的脚步,在家开办了一所汉字班。当时,科举制度已然消亡,汉字教师的职业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受人尊敬。黄仲智对生活和当时的政权感到沮丧,但他不知道该去哪里,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1919年初,黄仲智的弟弟应征入伍。黄仲智疼爱弟弟,加上身体健康,便代替弟弟参军。黄仲智的军旅生涯持续了四年。这是黄仲智最痛苦、最屈辱的经历。由于他性格耿直,又喜欢违抗长官的命令,他辗转各地,有时驻扎在三角洲北部,有时又被关在中国的法租界……这些年在牢笼中的生活,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国殖民者和卖国封建主义者的邪恶本质。他给亲朋好友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英雄是永远的吗?
有时最后一根稻草会来
风浪拍岸
岸边无法承受,只得随波逐流。

1925年,黄仲智退伍回乡。禄达村村民见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便任命他为村长,负责管理村里的账簿和资金。黄仲智凭借自己的学识,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职位,揭露腐败的暴君,维护农民的利益。暴君们见状,便千方百计地压迫他。黄仲智无法依靠自己的职位对抗整个封建殖民政权,于是他另辟蹊径。

1925年,义静省一批爱国知识分子成立了“福越协会”,总部设在荣市。该协会联系并吸纳黄仲智加入越南爱国人士队伍,他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

黄仲治受组织委托,与当地福越支部的同志们建立了旧有的关系,前往安勇、德盛、安后等村会见爱国人士,宣传和树立协会的威信。他积极组织当地群众学习国语、阅读进步书报、成立互助友好协会、修屋顶小组、过年吃肉小组等。他与城里的工人和小商贩们一起,动员村民参加要求法国殖民者赦免潘佩珠的活动,并组织悼念潘周桢的活动。长期积压的反抗地方霸权的斗争再次燃起。通过这些斗争,黄仲治开始有了团结群众、准备迎接新斗争的意识。

自1926年底起,越南革命青年协会与福越组织一起在荣市-滨水地区播撒革命种子。一批爱国青年被送往国外,参加由阮爱国同志主持的马列主义培训班。《革命道路》一书和周报《青春》通过他们传入义静省。作为一名对新事物敏感的爱国知识分子,黄仲智迅速吸收了马列主义的光芒,成为福越协会的进步分子之一,并朝着青年协会的方向努力。

由于担心共产主义运动日益蔓延,法国殖民者和封建主义者逮捕了众多“福越”党和“青年”党的成员。福越协会(现已更名为“新越革命党”)的一些领导人在敌人的恐怖面前动摇了,但黄仲智的革命决心始终坚定不移。帝国主义者禁止他授课,于是他组织小组在夜间读书读报。他动员村里的现代知识分子进行斗争,迫使地方当局焚书并免除贫农的债务。当法国士兵来到安勇上村占领土地修建机场时,他和“福越”支部的党员动员禄多村、安后村和德盛村的村民起来协调,支持安勇村人民保卫土地和菜园的斗争。这些斗争日益响亮。

为了躲避特务的追踪,黄仲治一边传授医术,一边行医。他背着行囊,潜入各个村庄,诊脉、开药,秘密开展革命活动。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治病,黄仲治都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群众越来越信任他、敬佩他,就连地方当局也不得不对他敬重有加。

在义静爱国革命运动发展之前,1929 年 6 月,印度支那共产党派同志阮风萨克陈文宫回到义安,建立党的根据地。阮风色考察了安勇、禄多、德盛等地的群众运动情况后,与黄仲智取得联系。1929年7月,阮风色依靠黄仲智和新越、青年组织中的进步人士,主持召开会议,在荣东北部农村建立印度支那共产党支部——边水支部,这是义静省首批四个共产主义支部之一。黄仲智同志被推选为支部书记。

农民协会、青年联盟、红十字会等群众组织也相继成立。黄仲智的许多朋友,如阮敦仁、陈景平、范春探以及他所在的整个班级,都成为了共产党员和优秀的青年团员。黄仲智从一位爱国的儒家学者,很快便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启蒙,成为永滨水党委首批共产党员之一。通过他的活动,他为在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唤醒和引导年轻一代走向成熟做出了贡献。

1929年11月,阮风色同志代表印度支那共产党中部地区,在安山府阳春村(现安山县灵山乡)召开成立义安农民总协会的会议。会上,黄仲智被选为义安农民总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直接负责荣市郊区农村事务。

Một đường phố ở Vinh những năm 20 của thế kỷ XX. Ảnh tư liệu, nguồn Flickr
20世纪20年代荣市的一条街道。图片由Flickr提供

在新的岗位上,黄仲智在中部地区党委的领导下,为在农民群众中建立革命基础做出了许多贡献,初步建立了农民和工人的战斗联盟。

1930年2月3日,越南共产党诞生,在义静省积极活动的共产党员在党的前身组织中团结起来。中央地区支部、省、区委员会相继成立。黄仲智被任命为荣-滨水省委委员。

建党初期,黄仲智同志依靠安勇、禄多、德盛、安后等农村的茂密土壤,特别是依靠人民的庇护,建立了许多忠诚的群众根据地,把荣市附近的农村地区变成了中央支部和荣-滨水省党委的行动基地。从这个根据地,党组织多次举办短期干部培训班,向各县委发送大量秘密传单和报纸,为激发义静人民的革命热情做出了贡献。

1930年春,义静省城乡革命气氛高涨。边水(Ben Thuy)的工厂工人为争取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工作条件而斗争;清章(Thanh Chuong)、安山(Anh Son)和芹禄(Can Loc)的农民反抗腐败的地方官员;学生们散发传单,反对奴役式的教育制度。由于担心革命运动的发展,1930年3月13日,法国殖民者和南朝政府在荣市处决了潘文丹(Phan Van Than)和阮勇(Nguyen Duu)两位同志;在一些地方,他们准备镇压群众。

面对这样的形势,1930年4月21日,中央省支部和永滨水省委员会在禄多村召开会议,评估形势并制定斗争计划。为了避免被特务监视,黄仲智安排代表们在他的房间里开会。中央省支部干部会议就是在这个房间里制定了一项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计划,为义静工农在世界工人光荣节日(1930年5月1日)举行的第一次斗争做准备。

黄仲智受荣滨水省委委派负责农民联盟工作,深入党支部,直接组织群众开展斗争实践。他与支部和省委的专业干部起草传单和标语,组织印刷机构,并组织运输网络将文件送往各地。他特别重视在女农民中建设政治斗争力量。

经过精心准备,1930年5月1日清晨,来自安勇村、禄多村、德盛村和安后村的1000多名农民进城,与工厂工人一起参加斗争。法国殖民者和南朝封建主义者动员了城里一切力量,阻止和镇压示威游行。但群众仍然团结一致,高举镰刀锤子红旗,向滨水市中心进发,高呼口号:

增加工资,减少工作时间
减税
打倒法国帝国主义和南朝封建王朝。
支持苏维埃俄罗斯。

从群众涌上街头,直到示威活动被血腥镇压,黄仲智始终展现出勇敢、坚定、果敢的干部风范。无论是领导队伍,还是身处队伍中央,还是鼓励群众冲锋陷阵……他始终紧跟队伍,及时发出有力的指示。示威活动被镇压后,黄仲智依然毫不畏惧,继续与省委合作,领导党支部稳定群众情绪,组织慰问遇难者家属。

1930年5月1日,荣市-滨水区工农群众的示威游行,拉开了义静省1930-1931年两年英勇斗争的高潮。这场游行唤醒了数百万人民,使他们在越南共产党的旗帜下奋起抗争。法国殖民者被共产党的巨大影响力吓倒,组织了一次大搜捕,逮捕了示威游行的主要领导人。1930年5月5日拂晓,黄仲治沦陷于敌军手中。

在荣市监狱,黄仲智被关押在义同牢房。在这里,他遭受了秘密警察的残酷折磨,他们用喷灯从脚到胸口烧得他满身水泡。九天后,他们逮捕了黄仲智的全家,并将他押送到荣市监狱。看着年迈的母亲佝偻的背影走进牢门,听着不满一个月的儿子的哭喊声,黄仲智心里忐忑不安,情绪低落。但想着党,想着牺牲的战友们,黄仲智坚定地承受了一切。黄仲智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他的狱友们保持战斗精神。

1930年5月30日,乂安省南部法院对五一游行示威的领导者和参与者进行特别审判。黄仲智因“共产主义和领导1930年五一游行示威”被判处无期徒刑,刑期第85号。许多共产党员和群众被判处3个月至无期徒刑,并被流放到劳保。

在荣市监狱以及越南其他所有监狱,爱国志士们始终组织斗争,反对帝国主义监狱的残酷统治。特别是共产党员被敌人逮捕后,斗争更加组织化,更加激烈。被捕后,黄仲智立即利用时间与狱友们见面了解情况,并在政治监狱里组织秘密小组。在此基础上,1930年6月,监狱里的共产党员们成立了党支部。黄仲智同志被选为党支部书记。

义静省和义安省的斗争运动日益壮大,被敌人俘虏并关押在荣市监狱的人数也不断增加。黄仲智同志与牢房里的党员一起,领导囚犯们反对酷刑,并要求改善生活条件。他与狱外的党组织建立了联系,密切关注全省各地的斗争动态,并以此鼓舞囚犯们。

为加强思想活动,监狱党支部办起了《监狱周报》。没有纸墨,同志们就创作诗歌、烈士事迹,在各个党支部口口相传。黄仲智同志既是每期周报的作者,也是周报内容的传播者。每天晚上,狱友们都会来到义童室,聆听黄仲智朗诵诗歌。朴实淳厚的诗歌,承载着义静省成千上万工农觉醒奋起、沸腾的革命气息,成为党支部的锐利教育武器。“打破暴政”两个字、“我们要有金石为开的信念”、“不要灰心”……都是黄仲智的经典诗歌。这些诗歌在荣市监狱里被秘密地传播出去,为义静省掀起的革命风暴添砖加瓦:

我们在监狱里
外面仍在战斗和等待。

在荣市监狱服刑一段时间后,1930年底,黄仲治被法国殖民者流放到老堡。得知这一消息后,荣市监狱的政治犯们写了一首诗,向挚爱的同志送别:

逝世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
我一下子就唤醒了我的诗意灵魂……

黄仲治被同志的热情所感动,写下了几首诗来回应:

女士们、先生们、孩子们,
必须再次竭尽全力争取权利
成功源于失败
就像一座表达同情的金色雕像
工农兵奉献热情
为了击败帝国军队,
如何满足你的愿望,
越南就像苏联在俄罗斯的天空中闪耀……

在被囚禁在皇宫监狱六年多、饱受酷刑折磨之后,黄仲智依然坚持斗争,保持共产党员的正直品格。1936年7月,在我党领导的群众运动的强大斗争下,黄仲智终于获释。

回到家乡后,黄仲智虽然身体状况不佳,但他的存在为荣市-滨水县革命干部和人民带来了鼓舞。

在劳保监狱服刑期间,黄仲智经常遭受狱警的酷刑,并被迫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苦役。他的肺部受伤。回家后,他的旧痛复发,病情加重。但只要他能起床,他就会努力帮助当地干部建立革命根据地,领导群众争取自由民主。在艰苦的环境中,许多前政治犯、党员和群众前来探望和照顾黄仲智。

1938年10月30日,坚定的共产党员、祖国的优秀儿子黄仲智同志逝世,留下了乂安省广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无限悲痛。

据btxvnt.org.vn报道
https://btxvnt.org.vn/chi-tiet-bai-viet/hoang-trong-tri1887-1938-bi-danh-minh
复制链接
https://btxvnt.org.vn/chi-tiet-bai-viet/hoang-trong-tri1887-1938-bi-danh-minh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黄仲智同志(1887-1938):义安祖国的杰出儿子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
Cao Trào Xô Viết Nghệ - Tĩ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