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静苏维埃运动

武重安同志——革命道路、忠诚之心

理学硕士。 Tran Thi Hong Nhung - 义静苏联博物馆副馆长 DNUM_CJZBAZCACE 08:01

武仲安同志是兴原省、乂安省的重要干部之一。

人一生只死一次,先死后死。为党、为祖国而死,光荣至极。这么多同志已经牺牲了!我绝对不怕。(1)- 当被问及为何能够克服荣市监狱和昆嵩监狱恶劣的监狱条件时,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武重安曾三次被监禁和遭受酷刑,他是这样想的。

武仲安同志是党员、老革命,曾任省委书记、兴原县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1945年)、省委常委、乂安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1961年)。

武仲安同志一生坚持不懈地从事革命活动,无论公开还是秘密,无论战争还是和平时期,他始终是一位忠诚、顽强、不畏艰辛、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服务的模范干部和党员。他是践行胡志明主席“勤、俭、廉、正、公、无私”教导的光辉典范。

武重安同志。

1. 越南革命红色种子的引导

武重安同志(又名阮石甲),1899年出生于义安省兴原县兴夏公社富龙公社富夏村一个具有爱国好学传统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武重义,母亲是黎氏祥。他们总是教导孩子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武重安的祖父武重艾是武重詹(通常被称为图朗,因为詹以切中药闻名)的长子。

武重艾虽然于1873年考中状元,却未能仕途,而是居家行医治病,养育子女直至成年。武重艾的四弟武重荣(德荣)是19世纪末干王运动的将军,他率领三百余名士兵和来自富隆的杜泰(Doc Thoai)统治江河地区,帮助贫民抗税。

1895年,钦王运动失败后,法国殖民者将武重荣俘虏,押回家乡,将其斩首,并挂在武克市场的竹竿上,以此震慑民众的爱国精神。武重荣的儿子武重岱(武重安的叔叔)于1914年前往暹罗(泰国)打工。

家庭、家族和祖国的爱国传统,在年轻的武仲安心中孕育出像叔父、兄弟们一样为推翻殖民和封建政权、为人民带来和平幸福生活的愿望和志向。

武重大出国暹罗后,武家祠堂(Chi Cu Tu Lang)成为怀揣出国梦想的爱国青年的聚会场所。在这里,武重安有机会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交流救国救民的理念。正是在这些相聚和交流中,爱国青年武重安心中的斗争之火被进一步点燃。

1918年,武重大回国,挑选了聪明伶俐的侄子武重安、武重晋、武重景(他的叔叔们)和丁汝博前往暹罗学习,担任厝溪和富舍(阮雄)之间的联络人。在暹罗生活和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武氏三兄弟回到了祖国,肩负着引导爱国青年前往厝溪学习的使命。第一批前往的同志包括:何同茂、黄文焕、邓琼英……

武重安和武重景不仅带路,还组织动员族内兄弟、当地年轻人以及河静各地方的年轻人……前往国外。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远离村庄,周围树木茂密,而且有通往拉姆河的通道,在需要时可以安全地逃到对岸,土郎寺一直成为爱国青年的聚会场所。在这里,人们可以乘木筏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前往老挝,然后轻松渡河前往暹罗。

1923年,武仲安动员、组织富舍同乡黎孟丹同志以黎春道名义出国。从此,黎孟丹以黎春道名义活动,后任富舍党支部书记、兴原党委第一书记(1930年)、中部省委财政委员会主任、义安省执行委员会委员(1931年)。

1924年初,武仲安、武仲景两兄弟继续穿越森林和溪流,组织了一次安全前往暹罗的旅程,同行的还有黎鸿峰、黎切雄、范鸿泰等同志……这些同志从厝溪继续前往广州,直接接受阮爱国的教导,成为越南革命的红色种子。此后,武仲安同志还参与引导了许多其他爱国青年游历暹罗和中国。

2. 坚贞不屈的皇狱

1925年7月14日,福越协会在孔庙山(荣市-边水县)成立后,协会成员返回各自的地方建立活动基地。图朗先生在武家祠堂召开会议,成立了福越协会下属小组,成员包括:邓泰梅、孙光披、孙嘉忠、武重晋、武重安、武重景、黎春道……

1927年,秘密警察在图朗教堂发现文件,逮捕了武重景,判处他三年有期徒刑。武重安也因未经政府批准将大量年轻人送往国外以及参加福越协会(后更名为新越党)而被关押在荣市监狱。在严酷的监狱里,酷刑和严酷的制度都无法动摇爱国青年武重安的意志和精神。1928年初,他出狱,开始了政治活动,献身于祖国的革命运动。

1930年2月3日越南共产党成立后,基层党组织相继成立。1930年5月,富舍村党支部成立,共有8名同志,包括武仲安、武仲景两兄弟和另外两名武姓同志。武仲景同志负责财政、赈济、捐献、借富米济贫等工作。

武仲安、武仲景、黎春岛同志在1930年前的建党运动中以及1930-1931年兴原县西南公社人民斗争运动中始终并肩站在一起,形成“三条腿的凳子”。

1930年末至1931年初,义静省遭遇旱灾,粮食歉收,使本已负担高额赋税的人民生活更加贫困。兴原县长孙世定与义安省长阮科祺勾结,派兵镇压兴原县的革命运动。1930年10月,他们在县内设立了14个军事哨所,并宣称武重安、黎春道、武重晋和武重景是极度危险分子,抓获他们可获得重赏。

1931年,在殖民和封建当局的迫害下,武仲景同志牺牲后,武仲安同志也再次落入敌人手中。武仲安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两年软禁(1931年8月10日判决书第83号)(2)。他们知道他是带领众多爱国青年出国泰国的向导,是富舍党支部的核心干部,也是黎春道书记的亲密朋友……于是他们便想尽一切办法折磨和虐待这位共产主义战士武仲安。

尽管在敌人的毒打下多次濒临生死边缘,他始终保持正直,坚定不移地相信党的领导。武仲安把监狱变成了一所革命学校,一个锻炼共产党员意志和勇气的地方。他积极参加荣市监狱的斗争和学习活动。

1934年,武仲安获释。回到家乡后,他秘密联络并联系党的根据地。1935年初,武仲安已与黎廷伟(省委委员)、朱辉敏、武文蓉(宜禄)等同志取得联系,并积极致力于恢复兴原党委。他在通朗富隆公社组织了党的联合支部。

利用法国政府代表高达代表团来印度支那考察了解情况的机会,武重安和一些同志组织收集群众愿望,交给代表团进行调查研究……得益于这些积极活动,兴原各乡如安长、富龙、富舍、阳舍、龙居、安泰……的人民参加了游行示威,在荣市地区和叠寺热烈欢迎并传达了人民的愿望。

武仲安同志和朱辉敏同志成为兴原省党的骨干,为1937年重建富舍党支部和1938年重建福美党支部(全县拥有数十名党员)作出了贡献。当时,虽然省委尚未正式成立,但武仲安同志和朱辉敏同志在省委领导下,以党委身份领导兴原人民的斗争运动。

在支持全县基层党组织的同时,武仲安和富舍党支部的同志们迅速成立了先进青年协会、耕作协会、屋顶协会、读书报协会、民歌队等合法、半合法的群众组织。

1940年,武仲安同志第三次被捕,被关进荣市监狱。为了消灭这位坚定的共产党员,当局判处他终身监禁,并把他流放到昆嵩监狱。

以下是武重安在昆嵩监狱服刑期间的回忆录:……我被判了苦役,所以就干着苦力:砍树、挖土、砸石头,直到双手流血;吃的喝的都不好——霉烂的米饭、生蛆的鱼干、喝的白开水;除了疥疮、疟疾和痢疾,我还得忍受各种疾病。即使发烧发抖,我也得去工地挖土、砍树、搬石头。我动作慢了,他们就打我的脖子和头,有些人血流不止。很多同志累得筋疲力尽,就把我打死在工地上。不少人死于痢疾和疟疾。一个痢疾患者把整个营都传染给了肺结核。我们以前用烤红薯喂痢疾患者,这很有帮助。我们下班回家路过村子时,村民们经常会给我们一些红薯,我们留着做药。休息的时候,我们就生火烤红薯。让病人吃东西作为营养和优先治疗的一种形式……”3).

在昆嵩监狱,武重安还见到了苏友、朱辉敏、阮维桢等党的骨干同志……苏友同志的诗句成为武重安同志和其他政治犯同志们克服牢狱之灾的坚强后盾。尽管遭受各种酷刑折磨,思念家人,但武重安同志凭借一位曾多次被捕入狱的共产党员的意志和勇气,战胜了一切,坚信终有一天能获得自由,回到祖国,继续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1945年3月9日,日本发动反法政变之际,共产党员们同时为争取减刑和释放政治犯而斗争。在昆嵩监狱,许多同志获释,其中包括武重安、阮光、吴茂等。

3. 模范党员、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服务的领导人

回到家乡后,武仲安同志为本县革命运动迈上新台阶作出了贡献。在武仲安同志的领导下,越盟红原、武仲居(武仲景同志之子,称武仲安为叔叔)等同志带领群众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争取夺取政权。

1945年8月初,兴原省委组织两千余人参加的示威游行取得成功后,兴原省越盟代表会议召开。会上,阮春青同志被推选为地委书记,武仲安同志被推选为副书记。阮春青同志调任省委后,武仲安同志被推选为兴原省委书记。

1945年8月18日,乂静起义委员会发出紧急通知,召集越盟乂静执行委员会代表和工作人员前往荣市开会,商讨夺取省城政权的起义计划。

收到该通知后,1945年8月18日,兴原党委会议作出如下决议:“13天内,必须在全区建立这些委员会(即临时人民革命委员会),等待夺取政权的命令。”4)

但就在接到义静起义委员会通知的第二天,即1945年8月19日,在武重安同志和兴原县委同志的领导下,夺取政权的总起义在县城迅速取得胜利,迫使县长将印章移交给革命政府。人民激动地选举了县内各地方的临时革命委员会。

1945年12月,由阮维桢同志和武仲安同志共同组织的兴原党委会议在阮光同志的府邸召开。武仲安同志凭借其能力和威望,继续当选为兴原党委书记,负责指导越盟执行委员会的工作。在以武仲安同志为首的党委领导下,各党支部和政府部门日益巩固。

组织生产救济饥荒、设立抗战基金、普及教育、鼓励青年南下、筹备各级选举……许多艰巨的任务,在党委的领导下都卓有成效。繁重的任务并没有让党委书记武重安灰心丧气。他工作热情高涨,无论顺境逆境,始终与群众并肩站在一起。

1946年底,抗法战争爆发,武仲安同志被调到该省工作,并被选为省委委员。1947年初,他被四区党委派往清化省寿春县担任增援工作。两年后,在武仲安同志的贡献下,寿春县委得到全面巩固,政府的各项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地服务于抗战,群众组织由于良好的群众动员工作而运转良好。当时,曾在昆嵩被关押的苏友同志回到工作岗位,看到武仲安同志在寿春做出的杰出贡献,作为党中央委员,他建议四区党委调武仲安同志到义安省委工作……

1950年,面对义安省与老挝接壤山区复杂局势,武仲安同志受省委委派前往义安省担任省公安特派委员会主任。在新的职责下,他与省军事指挥部及其他国防安全力量协调一致,做出正确决策,为维护包括义安省在内的第四区自由区的主权和安全作出贡献。

凭借武仲安同志的特殊能力和工作经验,1952年至1956年,省委不断动员他开展减租、土地改革工作。他深知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但灵活机动,出色地完成了省委交付的任务。

他被省委任命为省贸易合作社主席。在他的积极贡献下,贸易合作社体系逐步形成并蓬勃发展,数量迅速增加,为稳定多种生活必需品价格、保障人民生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凭借这些优异成绩,武仲安同志当选为省委常委,负责检查工作和省委检查委员会工作。


Ảnh: Phó Chủ tịch UBND tỉnh Võ Trọng Ân (đứng thứ 2 từ phải sang) cùng lãnh đạo tỉnh đón Bác Hồ về thăm quê lần thứ 2 - năm 1961
乂安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武仲安(右二)和省领导欢迎胡伯伯第二次到访家乡——1961年。

1961年12月8日,武仲安同志和省委书记武树同同志亲自前往荣市机场迎接胡伯伯第二次回到家乡。武仲安同志作为省人民委员会常委、主管内务的副主席,为确保这一重要活动的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3年底,经党和国家批准,他退休。在家乡兴同退休期间,他依然保持着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为省、市、乡贡献了许多重要思想。同时,他经常鼓励子孙后代继承和发扬家乡和家族的传统,效仿先辈,履行党和国家的神圣职责。1997年,武仲安同志因病去世,令宜安省党委和人民深感悲痛。

武仲安同志荣获党和国家颁发的许多崇高奖章,如:二级独立勋章、二级抗法勋章、一级抗美勋章、民族大团结勋章、越苏友谊勋章、六十年党员徽章等。

武仲安同志的一生和革命事业,历经艰辛岁月,却无比光荣。他饱经革命风雨,三次被捕入狱,多次濒临生死边缘,却始终保持着一位真正共产党员的正直品格。武仲安同志的贡献是他的家族、宗族以及家乡义安、兴原的骄傲,他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他是当代和后代学习和效仿的光辉榜样,因为:

“身陷囹圄,身陷困境,却不气馁”

一条革命之路,一颗忠诚的心

白发,无辜的生命

一喜一忧,国家安危。”(5)

------

笔记:

(1) Vo Trong An - 树荫高大,Hoang Chinh,Thanh Nien 出版社,2010 年,第 68 页

(2)据义静苏维埃博物馆保存的武重安同志狱中记录

(3) Vo Trong An - 树荫高大,Hoang Chinh,Thanh Nien 出版社,2010 年,第 68、69 页

(4)据《乂安省委史(1930-1945)》第一卷,乂安出版社,2019年,第138页。

(5)这是兴原人民夺取政权时期的同事陈文佑先生在武仲安同志九十寿辰之际赠送给他的诗歌《那个士兵》的节选。

参考

- 乂安省委史(1930-1945)第1卷,乂安出版社,2019年

- 兴原县委史,第一卷(1930-1945),2000年

- 《乂安共产党员榜样》第三卷,国家政治出版社,2010年

- 《红色手提箱》,荣大学出版社,2020年

- Vo Trong An,《大树成荫》,Thanh Nien 出版社,2010 年

据btxvnt.org.vn报道
https://btxvnt.org.vn/chi-tiet-bai-viet/dong-chi-vo-trong-an-mot-duong-cach-mang-mot-long-son
复制链接
https://btxvnt.org.vn/chi-tiet-bai-viet/dong-chi-vo-trong-an-mot-duong-cach-mang-mot-long-son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武重安同志——革命道路、忠诚之心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
Cao Trào Xô Viết Nghệ - Tĩ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