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人民奋起摆脱贫困的动机
在边境乡门山,支持和激励贫困家庭脱贫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国家目标计划(NTPP)项目。其中,支持畜牧业发展的子项目4的拨款取得了显著成效。
摆脱贫困和家庭经济独立的喜悦
临近傍晚,孟山边境公社泰山2村的维氏花女士悠闲地走到离家不远的江河边的一大片草地上,去赶家里的牛回家。
霍阿女士边走边说,她活了大半辈子,从未想过家里会拥有像今天这样四头牛的牛群。而且按照牛的繁殖速度,每年还能再添一两头。沿着熟悉的乡间小路赶着牛群回村时,霍阿女士和邻居们聊了起来,邻居们也在“呼唤”牛群回家。
此前,薇氏花女士一家长期贫困,收入仅靠几英亩稻田和几十只鸡勉强糊口。2024年10月,在获得两头种牛的资助后,花女士一家生平第一次萌生了改行的想法,计划从务农转向集中式畜牧养殖。
“以前我们只会收割庄稼。自从养了牛,乡镇和村里的官员就教我如何照料牛,如何利用农副产品制作青贮饲料来育肥牛。采用这些新方法后,牛健康、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所以我和丈夫就彻底转行养牛了。除了利用秸秆和玉米秸秆,我和丈夫还轮流割草、采摘香蕉树的果实喂牛,还养鸡……我们从两头牛增加到了四头。多亏了政府发放牛、拨款建牛棚,以及畜牧养殖方面的指导,我们家才摆脱了贫困。”薇氏花女士高兴地说道。
泰山2村村长维文宜先生表示,该村共有164户人家,745人,目前仅有10户贫困户和19户近贫困户。贫困户和近贫困户的数量逐年减少,泰山2村村民摆脱贫困的“动力”之一来自国家重点项目的生计扶持,特别是水牛、奶牛和种苗扶持项目。到2024年,泰山2村将有12户贫困户获得种牛。这些种牛如同“钓竿”,不仅为村民提供资金和生产资料,更激发了孟山地区村民克服困难、努力奋斗的精神。

泰山2村村长补充说,许多在2024年获得种牛和水牛的贫困家庭现在已经摆脱了贫困,例如:薇氏花女士家、郎文廷先生家、颜登添先生家……
“预计到 2025 年底,许多其他获得奶牛的家庭也将摆脱贫困,因为他们将拥有新的生计,并懂得如何结合和扩大其他工作,他们的经济将持续增长,逐步实现经济独立,不再依赖社区支持,”维文宜先生说。
促进生计支持资源
门山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王廷辉先生表示,门山乡是一个地处高地边境的乡镇,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目前,该乡人口超过18800人,其中92.6%为少数民族,包括居住在普马特国家公园核心区的丹莱族。该乡地形复杂,交通状况堪忧,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资源也较为有限。然而,近年来,得益于国家重点项目、边境地区优惠政策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乡镇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在扶持民生和职业转型方面。
门山乡于2025年7月由昆强县门山乡和陆大乡合并而成。陆大乡(原)截至目前已完成2021-2025年国家少数民族和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规划项目总数和总预算的规划和评估,并已批准实施五年期和年度规划。在收到上级指导文件后,陆大乡人民委员会成立了指导委员会和工作组负责实施。2021年至2024年7月,陆大乡(原)已获得超过16亿越南盾的资金用于实施生计模式,并已实施超过13亿越南盾。在孟山公社(旧址),总预算拨款超过 32 亿越南盾,截至 2024 年 7 月,已拨付近 27 亿越南盾。

王廷辉先生还确认,自新政府成立以来,国家目标计划下的项目拨款已暂时中止,以便根据两级政府模式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预计到2025年,部署在门山乡的职业发展项目资金将超过400亿越南盾,其中超过22亿越南盾将用于通过扶贫模式支持民生发展。此外,该项目还将获得减贫计划、新农村发展计划等的支持。
这些支持将逐步帮助公社实现可持续的贫困率下降。同时,也将有助于改善当地面貌,使其更加文明;通过党和国家的政策惠益,提高人民的劳动生产意识和意愿,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收入,逐步摆脱贫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