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建设

村庄的杰出“火车头”

Gia Huy - Thanh Phuc / 技术:Hong Toai October 7, 2025 08:15

通往安华村(门山乡)的道路蜿蜒于翠绿的山坡上,道路两旁,吊脚楼在秋日的阳光下静静伫立。村里有132户泰族人家,房屋看似简朴,却蕴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构成了村庄的活力。这里有开拓进取的党员,有孝顺的儿媳和女婿,他们扎根于这片土地,成为默默耕耘数十年的“村中之龙”。

tieude-ngang(1).png

嘉辉 - Thanh Phuc /技术:鸿台• 2025年10月7日

Tit phu 1

我们参观安和村的第一站是党员禄文忠(1983年出生)的竹鼠养殖示范点。这位泰族男子的吊脚楼看起来宽敞、干净、整洁;附近的竹鼠养殖区被分隔成一个个方形隔间,地面干燥通风。

在大小不一的竹林里,毛茸茸的竹鼠,圆圆的黑眼睛,悠闲地啃着竹竿,不时探出头来四处张望,仿佛在探寻什么。恐怕很少有人会想到,钟先生竟然能把原本生活在山林里的啮齿动物变成一份稳定的职业。

钟先生斟了一碗绿茶招待客人,悠闲地说道:2019年,他上网时看到有人养殖竹鼠,说经济效益很高,于是决定深入了解。他不仅阅读资料,还实地走访养殖场学习。起初,他只敢养了20对竹鼠试试水,有时因为竹鼠体弱多病、生长缓慢,他担心得睡不着觉。

但他很有耐心,不断尝试,学习饲养技巧,了解竹鼠的生长习性,也知道如何防寒防暑。如今,竹鼠数量已达600只,其中150只用于繁殖,是该地区规模最大的竹鼠养殖场。

竹鼠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竹子、玉米和甘蔗,这些都是当地常见的作物。肉鼠大约需要10个月才能达到出售的体重,而种鼠4个月即可出售。母鼠每胎可产2-4只幼鼠,一年可产3胎。肉鼠的售价在每对100万至140万越南盾之间,种鼠的价格有时可高达每对160万越南盾。

Cán bộ nông nghiệp xã Môn Sơn và cán bộ bản Yên Hòa tham quan mô hình nuôi dúi của vợ chồng anh Lộc Văn Chung. Ảnh G.H
孟山乡农业官员和安和村官员参观了禄文忠先生及其妻子的竹鼠养殖示范点。照片:GH

来自清化、义安及周边地区的商贩经常到他家进货,有时一次就买几百双。有时他甚至没有足够的货源供应市场。

他家靠养竹鼠、种植甘蔗、玉米、2公顷相思树以及养猪,每年能挣到大约2.5亿越南盾。这笔钱足够他买一辆四座车来跑业务,方便出行和为生产地提供服务。

Thức ăn của dúi chủ yếu là tre, mét
竹鼠的主要食物是竹子。

受他的经验启发,村里一些家庭开始养殖竹鼠,从而获得了“食物和积蓄”。例如,梁氏慕女士和何文草先生通常养殖50对;美村的禄文传先生的养殖数量从10对增加到100对;莲山村的阮友泰先生养殖了37对……

Một góc bản Yên Hòa. Ảnh K.L
安和村一角。照片:吉隆坡

钟先生令人钦佩之处不仅在于他做生意的决心,更在于他对社区的责任感。除了生产之外,他还承担了许多社区职务:党支部委员、村组长、青年团书记等等。

他与青年团的联系已持续二十余年,从2001年至今。虽然他早已过了青年团的年龄,也曾多次申请退休以便专注于家庭事务,但党支部鼓励他:“没有接班人,你应该多承担一些村里的责任。”于是,他继续担任青年干部,成为村里年轻一代的支柱。

Chi ủy Chi bộ bản Yên Hòa trao đổi với anh Lộc Văn Chung (ngoài cùng bên phải). Ảnh TP
安和村委与禄文忠先生(最右)交谈。照片:TP

安和青年团共有40名成员,但大部分都在外地求学或工作,目前只有4人仍在定期参加活动。因此,一位年过四十仍坚守青年团支部书记一职的男子,其身影更显珍贵。就连他今年刚满18岁的大女儿也是青年团成员,积极参与父亲担任书记的支部活动。这既令人感到亲切,又弥足珍贵。

钟先生坦言:“以前,工会活动非常活跃,有四五十人参加。现在很多年轻人离开村子去谋生,这种压力让我更加迫切地想要找到在家乡发展经济的方法。”

我想证明,只要你敢想敢做,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在这里依然可以创业。我也一直乐于与公社及周边地区的人们分享我养殖竹鼠的经验。

钟先生坐在门廊下,伴着竹林沙沙作响的声音,用朴实的语调讲述着这个故事,时而笑着,时而沉思。听着他的讲述,人们会意识到,养殖竹鼠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段充满不眠之夜、失败与重生、以及商贩们前来订购数百对竹鼠的旅程。

在这个故事里,有汗水,有担忧,有计划成功时的喜悦,更重要的是,有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们互相分享和帮助。

titphu2.png

在享用一壶绿茶的轻松交谈中,我们还听到了安和另一个独特的“奇特之处”:那就是,如今扛起村里重担的“火车头”大多是贤良的儿媳和女婿。他们并非安和本地人,但早已扎根于此,为村里的发展贡献力量,并将这里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村长维文禄(1978年生)原籍安溪村(原陆大乡)。作为女婿,他深受村民爱戴和信任,当选为村长已有16年之久。他说:“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去外地打工了,有时候我也想辞职,但我舍不得村里和村民们的工作。村民们的信任是我继续留守的动力。”

Trưởng bản Yên Hòa Vi Văn Lưu_

梁氏莫(1979年生),原为新合村幼儿园教师,现为党支部书记。她青年团时期加入党,后随丈夫到安和村做儿媳,自2012年起担任党支部书记至今。

她说:当初接到这项任务时,丈夫在外地工作,两个孩子还小,她很担心,但丈夫鼓励她勇敢地承担起这份责任。至今,她已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十多年,始终为村里的共同发展而努力奋斗。

副村长兼保安队队长洛克文丹也是村里一位外来的女婿。他肩负着村里诸多重任,例如治安、维护秩序、调解冲突以及动员生产。这些女婿和儿媳虽然并非在安和村出生长大,但他们用一颗赤诚之心、深厚情谊和高度责任感,成为了村里的“火车头”。

Lương Thị Mơ

安和村是一个泰族少数民族村庄,距离孟山乡中心7公里多,面积超过80.38公顷,分为多个村落。村里共有132户人家,589人,其中许多是远在他乡工作的年轻人,这加重了村干部的工作负担。村委17名党员中,多达8人远在他乡工作。这使得留守村民必须承担更多责任,从行政管理到照顾村民生活,事无巨细。

例如,在最近的暴雨和洪水中,沟渠和运河发生山体滑坡,严重影响了灌溉,导致许多鱼塘缺水。党组和村委会立即向上级提出建议,并动员群众加固和抢修,以减少损失。他们不仅要处理突发事件,还要积极主动地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的生产活动。

Trưởng bản Yên Hòa Vi Văn Lưu và Bí thư chi bộ Lương Thị Mơ kiểm tra tình hình kênh mương bị hư hại sau mưa lũ. Ảnh G.H
安和村村长维文禄和党支部书记梁氏模视察洪水过后受损的沟渠情况。照片:GH

安和村党支部书记梁氏模女士表示,目前的工作比以前更加复杂。实行两级政府模式后,工作变得更加繁琐,收发文件都需要更新并存档。

政策出台后,广播通知覆盖范围有限,人们很少使用Zalo群组,许多老年人也不熟悉科技产品,因此村干部需要挨家挨户进行宣讲和指导。所以,村干部不仅要了解政策内容,还要懂得如何与村民沟通,动员村民积极配合执行。

Trưởng bản Vi Văn Lưu và Bí thư chi bộ Lương Thị Mơ. Ảnh G.H
村长维文禄和党组书记梁氏慕。照片:GH

在安和村,无论大小事,都要公开讨论,征求干部、党员和村民的意见。只有大多数人同意,才能颁布决议并予以执行。这种方式使得各项政策都获得了高度共识:从购置文化馆设备、扩建生产道路、修缮沟渠,到提高产量、将科技应用于畜牧业和种植业等决议,无不如此。

为了克服等待和依赖他人的心态,推动消除饥饿、减少贫困的运动,改善社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安和村的“火车头”们不仅关心公共事务,还在经济发展方面树立了榜样。

村长维文禄饲养猪羊,种植2.5公顷水稻和5公顷相思树。党组书记梁氏莫饲养竹鼠、山羊和种猪,种植5公顷相思树,开办养殖场,并购买犁具和联合收割机为当地村民提供生产服务。与此同时,副村长禄文丹种植相思树和茶叶,并购买卡车运输相思树……

Cán bộ bản Yên Hòa và cán bộ Phòng Kinh tế xã Môn Sơn kiểm tra tình hình sản xuất của người dân. Ảnh G.H
安和村官员和门山乡经济部门官员检查了村民的生产情况。(图片:GH)

秉持着这种精神,安和村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村里的文化馆不仅是社区活动的场所,也是分享经验、学习畜牧和耕作技术、探讨修缮沟渠、修建道路以及田间道路等服务于生产的场所。

当有人家遇到困难时,全村人都会团结起来,帮助收割庄稼、盖房子、清理环境、提供柴火、捐赠稻米、扶持树木和幼苗以发展经济……这些简单的行动有助于培养互助精神,也是安和村社区凝聚力的因素。

除了关注经济发展,安和村党组和管理委员会还注重稳定治安,做好基层和解工作,维护村名所代表的团结、和平与和谐。

Cán bộ xã bản Hòa và cán bộ Phòng Kinh tế xã Môn Sơn đi thăm hộ. Ảnh G.H
安和村和门山乡经济部门官员走访了该住户。照片:GH

带领我们参观村庄的门山乡经济局局长颜文长先生评论道:“贤良淑德的儿媳和女婿们堪称典范,他们既是安和村的‘火车头’,也是克服困难、奋起直追的精神,改变了这片贫瘠土地上人民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正因如此,贫困率已降至132户中的22户。他们对人民和村庄的奉献、牺牲和责任感,正是‘什么干部,什么运动’这句谚语的最好诠释。”

Nét bình yên ở bản Yên Hòa. Ảnh G.H
安和村宁静的景色。照片:GH

傍晚时分,吊脚楼炉灶冒出的蓝色烟雾在山坡上缓缓袅袅升起,鸡鸣声声,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玩耍。离开村庄的路上,我们的车经过一栋栋铺着鲜红色瓦片的吊脚楼,运送相思树的小卡车来回穿梭,田野里正忙着收割庄稼……

这一切为这个位于边境地带、环境艰苦的泰族小村庄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促成这一改变的,是那些淳朴善良的村民——贤良的儿媳、称职的女婿,以及默默承担村庄和村民重任的模范党员。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村庄的杰出“火车头”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