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主任”在胡伯伯家乡打造7个OCOP产品
大顺化绿色农业合作社主任陈廷山的形象为人熟知,他并非西装革履,而是身着朴素工作服、思维敏捷、勤奋刻苦的男子。旧南英公社(现大顺化公社)的群众表示,有了像陈廷山这样的“农民主任”,大家对生产和推广特色作物更有信心了。
渴望提高家乡农产品的价值
每年十月,大顺化乡的人们就进入了木薯收获的季节。木薯是大顺化山脚下的传统作物,不仅因为这里世世代代都种植着这种树,更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的木薯品质极佳。
大顺化绿色农业合作社(NNX)主任陈廷山先生出生并成长于家乡,他深知葛藤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他不愿浪费家乡的潜力,因此萌生了与当地人民一起发展葛藤经济的想法。

陈廷山先生透露:“这种植物非常适合沙壤土,产量高,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农村人民的救命稻草。后来,当我决定开始开发和改进这种特殊植物时,我完成了将样品送交有关部门进行检测和质量评估的程序。根据当时(2019年)科技部的检测结果,南安种植的木薯块茎与其他地方种植的木薯相比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尤其是在淀粉含量、矿物质和风味方面。这也是我下定决心将木薯淀粉打造成为我省特色产品的动力之一。”
创业初期,陈廷山夫妇直接下田种植、照料,还会联系收购木薯。到了收获季节,夫妻俩就从早干到晚。白天,他们在田里种地,晚上,他们在自家院子里的工厂里加工木薯。
“创业初期非常艰难,资金和劳动力匮乏,根本雇不到工人。而且,当时人们对我们这样的新企业的消费能力也缺乏信心。事实上,长期以来,手工生产木薯淀粉的家庭主要在本地销售,销量并不大。”孙先生说道。

2019年,国家出台了鼓励家庭经济发展的政策,陈廷山先生的机会来了。在当地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陈廷山先生成立了合作社,吸引了资金和劳动力。与此同时,南丹县也积极扶持木薯淀粉等当地农产品的消费,力争将其发展成为OCOP产品。
借此机会,与大顺化农业合作社合资合作的土地上的木薯植株均按照VietGAP流程种植,以确保OCOP木薯淀粉产品的产出质量。此外,木薯淀粉加工设施也经过食品卫生安全检测,并定期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以确保产品质量始终如一。
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本地农产品消费
在大顺化这片土地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块地种植木薯。以前,每家每户的种植面积都很小,而且不连片。自从当地开始开发OCOP产品以来,陈廷山先生也开始开办工厂,签订合同,为当地居民种植和消费木薯。除了他家3公顷多的木薯田外,大顺化农业合作社还与数十户农户签订了合同。

陈廷山先生说:“合作社将提供种子、肥料和植物养护指导的资金支持。在收获季节,合作社还将资助收割和运输机械,农户则以产品支付。当地木薯的平均产量约为每公顷20吨。收购价约为每公斤1万越南盾,每年也能为当地居民带来丰厚的收入。” 每个木薯收获季节,大顺化农业合作社都会从农民(主要来自大顺化乡)那里购买约200吨新鲜木薯。
大顺化农业合作社不仅有效地维护了木薯种植区,还在木薯收获和加工过程中创造了3至5名工人的固定就业岗位,以及数十名其他工人的就业岗位。大顺化农业合作社不仅致力于推广农产品和将木薯淀粉产品推向市场,还支持人们生产最优质的原材料。
大顺化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实光表示,目前大顺化农业合作社共有7个产品获得三星级OCOP认证。其中,3个木薯淀粉产品已连续多年符合标准,该合作社正在升级改造,争取获得四星级OCOP认证。

陈廷山先生的生产基地除了供应大顺化人民的农产品外,还与该省其他地区签订了农产品供应合同。例如,通过青年志愿者第九队向三泰乡居民采购新鲜姜黄;通过当地合作社从其他乡镇采购生姜和何首乌等药材。
大顺化农业合作社在运营期间,不仅为当地发展OCOP产品做出了贡献,还为许多家庭创造了就业机会和收入,为丰富大顺化OCOP产品做出了贡献,促进了当地经济的日益繁荣。
2025年9月,陈廷山先生作为生产先进典型,荣幸地出席2025年乂安省爱国竞赛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