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静省隆重举行陈富总书记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
河静省党委、政府和人民誓言携起手来、团结一心、决心把该省建设成为快速、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工业方向的省份,不愧为陈富总书记和河辉塔总书记的家乡。

4月17日上午,河静省党委、人民议会、人民委员会、祖国阵线委员会隆重举行庆祝党的第一任总书记陈富同志诞辰120周年(1904年5月1日—2024年5月1日)的仪式。
出席仪式的有: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张氏梅,原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国家主席张晋创,原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国会主席阮生雄,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院长、中央理论委员会主席阮春胜,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原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国会副主席王周留。
党中央委员会同志: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邓国庆、越南人民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阮文高中将、中央民运委员会副主任范必胜、中央办公室常务办公室副主任林氏芳青、清化省委书记杜仲雄、乂安省委书记泰清贵、广平省委书记武大胜。

出席仪式的还有越南老人协会主席阮青平、第四军区司令员河寿平中将、越共中央原委员、中央各部门、各部委、各行业、各组织领导代表、老挝甘蒙省领导代表、全国多个省市领导......
河静省方面,有党中央委员、省委书记、省人民议会主席、省国会代表团团长黄忠勇同志,省委常务副书记陈世勇同志,省委副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武重海同志,省委常委同志,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同志,人民委员会、省祖国阵线委员会、省国会代表团领导同志,省前任领导同志,各部门、行业、组织、地方领导同志,人民武装力量英雄同志,宗教界人士,知识分子、艺术家、科学家同志,陈富总书记的亲属。
省委书记黄忠勇在仪式上发表讲话,回顾了党的第一任总书记、年轻有为的领导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越南人民的杰出儿子陈富同志的生平和事业。

河静省委书记指出:“陈富同志起草的1930年政治纲领以及他担任总书记期间的党内文件都是宝贵的文献,为越南革命基本路线的形成做出了贡献。作为总书记,陈富同志与中央执行委员会一道,建立和巩固了各级党组织;指导做好从中央到各省、各区党委、从中央到共产国际的联络工作。”

河静省党委和人民继承和发扬党的第一任总书记的遗志,发扬祖国的革命传统,为民族解放、建设和保卫祖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经过近40年的革新事业和30多年的重建,河静省党委和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奋力拼搏,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省委书记黄忠勇在汇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绩时分享了重要经验教训,包括“保持斗争精神”,坚定目标,紧紧抓住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旗帜,全心全意跟党走,跟胡伯伯走,绝对信任党的路线、政策等。
学习总书记陈富和革命前辈们的榜样,省委书记黄忠勇表示,河静省干部、党员、人民将继续与全国人民一道努力,胜利完成越共十三大决议,力争在21世纪中叶将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定向的发达国家。

河静省始终继承和发扬祖国革命传统,有效落实各级党代会决议。坚定意志、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以战略眼光,决心推动河静省快速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30年建成越南小康省。特别是要确保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真正将文化视为社会的精神基础、发展的动力和目标;将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安全、政治稳定、社会治安秩序紧密结合起来,为快速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同时,不断创新方法,提高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发扬民主,加强纪律和秩序;提高对外工作效率……

省委书记表示:“河静省党委、政府和全民决心携手努力,建设一个朝着现代工业方向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省份,不愧为陈富总书记和河辉塔总书记的故乡,与全党、全民、全军一起为建设繁荣幸福的越南作出贡献”。
在仪式上,何芳灵(河静天才高中10年级英语1青年团)代表该省年轻一代对已故总书记陈富等前几代人为今天的独立与和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深切感谢。

当今的年轻一代将以陈富同志和前几代人为榜样,努力学习,不断培育理想,培育纯洁的心,锻炼聪明才智,积极进取,发誓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青春力量;不断完善自我,活得有人情味、有责任感,过上有奉献精神、有意义的生活,不愧为陈富总书记和前几代人的伟大贡献,不愧为继承河静祖国传统的一代人。
年轻一代代表表示,希望继续得到前辈们的关心和指导,满怀信心地履行自己的使命,成为祖国和人民的主人,与五大洲的强国并肩站在一起。
接下来,代表们欣赏了以“保持战斗精神”为主题的特别文艺节目,重现了陈富总书记牺牲奉献一生中的重要里程碑。
艺术项目分为三个章节:香林精神;坚定的共产党员;他的话语永远在祖国回响。,以舞蹈场景、舞台场景和对话来串联事件。

这就是陈富同志追寻革命理想的启蒙历程,他撰写了第一份政治纲领,成为党的第一任总书记;在被敌人俘虏、遭受酷刑和监禁的日子里,在牺牲前,他给同志们和后代留下了不朽的号召:“保持战斗精神”。

节目最后部分展现了河静祖国坚韧、坚强的形象,在创新、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永远回响着他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