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没有猪可以卖了。

Vnexpress.net December 29, 2019 19:06

范文盛先生(55岁,河南省)没有卖猪,而是买了一批每头重约90公斤的猪来养肥,希望疫情过后能稍微恢复一点。

刚放下午饭碗,范文盛先生(55岁,河南省平禄市玉路乡人)就匆匆赶往猪圈。猪圈面积1000多平方米,以前养了700头猪,现在只剩下3个猪栏,每栏30头猪,体重都在90公斤以上。这些种猪是五天前进口的,价格是每公斤9.2万越南盾,和卖给屠宰场的活猪价格一样。


范文盛先生(55岁,河南省平禄市玉禄镇)负责监测猪的健康状况。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30头种猪,总价值2.5亿越南盾,也是盛先生从非洲猪瘟救助基金和向亲戚借的钱中筹集到的最后一笔资金。玉路公社当时仍处于疫区,盛先生把养这批猪视为“孤注一掷的最后一搏”。

拥有20多年养猪经验的盛先生,在2016年至2017年的“价格风暴”、2018年的蓝耳病、口蹄疫等疫情中都坚守岗位,但非洲猪瘟却让他“一蹶不振”。

2019年5月底,猪开始断食、耳朵发紫,并逐渐死亡。检测结果呈阳性,他的养殖场是全公社第一个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的养殖场,260头猪被销毁。兽医机构和公社政府建议他不要再进场,并要求他签署承担损失的承诺书。

“养猪一天,就亏几千万。如果猪健康,价格保持在这个水平,或许还能收回部分成本。”盛先生说。他算了算,如果把猪养到120公斤卖掉,一个月下来,扣除饲料成本,能赚5000多万越南盾。他日夜不停地去猪圈查看,“看到不吃东西的,就得赶紧叫商贩卖掉。”

在曾被称为“北方猪都”的玉禄公社,像盛先生这样敢于冒险的人并不多。非洲猪瘟爆发前,该公社有400多户养猪户,共计4.5万多头,而现在只剩下近40户养猪户用于育肥。成排的猪舍上撒满了白色的石灰粉。许多农户拆除猪舍种植树木,或修缮猪舍,用来养鸡养鸭。

在玉禄乡上市场路口,新来6位妇女卖水果、家用塑料制品和杂货。她们曾经是拥有几千头猪的“赤脚大亨”,但后来价格风暴和接连不断的疫情耗尽了她们的本钱。

阮氏蓉(Nguyen Thi Nhung)的水果摊最近用曾经养过1000头猪的猪圈的铁条搭建而成。非洲猪瘟疫情期间,她家损失了近15亿越南盾,而她只拿到了一部分补助,不得不用来偿还债务。

义安省的生猪屠杀。图片来源:文件

Nhung女士从未想过永远放弃养猪,但她“不知道从哪里弄钱”来重新开始养猪。她和丈夫目前负债近20亿越南盾。“当我们不得不低价出售猪时,人们称之为资本损失。我家现在破产了,”Nhung女士说。

谈及疫情过后恢复生猪养殖的计划,玉路乡主席陈廷善感叹:“北方猪都的头衔或许得让给别的地方了。养猪风险太大,我们短期内鼓励大家养鸡,长期来看,建议大家转行。”

平禄县人民委员会2019年12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疫情发生后,该县生猪存栏量从14.7万头锐减至三分之一,仅剩5.8万头。其中,肉猪存栏量从13.3万头减少至5.3万头。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农民没有猪可以卖了。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