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寻找办法处理那些因为远离家乡而失去房屋和土地的人
琼吕县人民委员会领导承认,安和乡民众外出务工返乡后失去房屋和土地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同时,他表示,由于缺乏机制,县和乡政府对如何处理这一问题感到困惑。
对后果感到困惑
琼吕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春定先生表示,该县已收到该文件。土地来源验证报告安和乡人民委员会居民陈巴亭(Tran Ba Dinh)表示。然而,这份报告仍有许多不清楚的细节。
“收到报告后,我们要求公社继续核实,因为其中存在一些矛盾和模糊之处”,丁先生说,并补充说,当安和公社人民委员会收到一份关于陈巴亭先生土地的更多澄清报告时,该区将制定计划并采取下一步行动。

解释为何尽管公民提出了一系列投诉,但案件仍未得到及时处理多年前的投诉琼闾县自然资源与环境厅副厅长阮廷胜先生表示,部分原因在于案件复杂,而目前缺乏相应的处理机制。“我们也感到头疼,因为没有明确的处理机制,以免给民众带来任何麻烦。”阮廷胜先生说道,并表示自己多年来一直负责监督此案。
据Thang先生介绍,安和乡人民委员会决定收回Dinh先生的土地以扩建幼儿园,是出于建设新农村的压力和选民的意见。清理土地的初衷是好的,但做法过于草率。
“接到陈伯亭先生的投诉后,我们召开了多次会议,但在讨论如何补救时,我们在机制和权限上陷入了僵局”,Thang先生说,并补充说,最初,琼琉县人民委员会计划根据乂安省人民委员会第28号决定的指示处理此事。
“县里也根据第28号决定处理了一些公社以土地换人的案件。因此,县里会成立一个核查小组,进行检查,并最终确定土地换人。然而,丁先生的案子仍然悬而未决。也就是说,土地换人尚未完成,土地换人协议是公社与丁先生委托照顾的人签订的,而不是与土地使用者签订的。此外,目前只有一份临时换地协议,用于换取相邻的土地,等待重新安置,但具体的用途尚未确定。因此,当我们收到丁先生提出的土地补偿安置申请时,却没有任何机制可以解决,我们也很困惑。” 唐先生说,并补充说,在收到来自省人民委员会主席出席公民接待会2023年8月,县和安和乡人民委员会也召开了多次会议,寻求解决方案。

因此,琼琉县人民委员会计划设立一个项目,发布开垦土地的决定,然后为丁先生提供安置补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省人民议会必须发布一项允许开垦土地的决议,然后提交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只有这样才能开垦土地,并为丁先生提供安置补偿。但问题在于,应该设立什么样的开垦土地项目才能获得省人民议会的批准,”唐先生说。
据 Thang 先生介绍,最初,Quynh Luu 县曾考虑设立一个幼儿园扩建项目,以收回 Dinh 先生的土地,从而获得补偿,但后来未能实现,因为这块土地目前位于交通安全走廊内。
“将幼儿园扩建到交通安全走廊的土地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之后,我们继续讨论清理土地以扩建交通路线的项目。我们还向自然资源与环境部以及交通部提交了一份文件,征求意见。但该项目无法实施,因为交通路线的管理责任属于交通部,而且缺乏机制,资金来源也难以确定。”Thang先生说道,并补充说,此事开始陷入僵局。
琼琉县人民委员会不得不考虑归还安和乡人民委员会从陈伯亭先生手中没收的土地。
原则上,谁负责谁负责。如果公社错误地收回土地,就必须归还。之前我也提出过赔偿方案,但安化公社人民委员会表示很难,因为没有土地来源。所以,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归还收回的土地。但县里派人来审查土地归还文件时,发现一些细节不明确,缺乏法律依据。于是县人民委员会发文件要求公社核实土地来源。但公社处理问题迟缓,只是在等县里说。阮廷胜先生说。

仍然无法完成
在区人民委员会多次发出敦促文件后,10月16日安和乡人民委员会已发布文件,报告了对该地块来源的核实结果。据此,安和乡人民委员会确认,该乡于1996年向丁先生分配了一块100平方米的土地,并收取了200万越南盾,并将其纳入预算……
关于安和乡人民委员会举报丁先生土地来源合法的情况,阮廷胜先生表示,县政府要求乡人民委员会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定丁先生被拆迁资产的价值。安和乡人民委员会必须与丁先生就赔偿事宜进行协商。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县政府将指示丁先生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个问题是,要明确原幼儿园的扩建是否会影响丁先生的土地。也就是说,丁先生的100平方米土地目前位于幼儿园内还是围栏外?如果位于围栏外,则必须将其恢复原状并重新标记,归还给丁先生。如果位于学校内,且无法清理并归还给丁先生,则必须向省人民委员会报告,以建立向国家进行现金补偿的机制。” 唐先生说。

此前,据《义安报》报道,许多文章陈伯定先生(55岁)因父母分居再婚,自出生起就跟随祖父母生活。1996年,退伍回乡后,祖父母相继去世,无依无靠的丁先生便花200万越南盾从安化乡人民委员会购买了100平方米的土地,自食其力,当起了理发师。不久,因工作困难,丁先生便到南方打工,把房子和土地交给表哥武玉雄先生打理。2017年,安化乡人民委员会没有通知丁先生,却要求武玉雄先生拆除房屋,收回土地,扩建幼儿园。当时,洪先生与公社人民委员会之间有“换地”的协议书。
然而,当地政府并未按约定将土地转让给他。2019年,多年后回到家乡的丁先生震惊地发现,他的房子不见了,土地也被征用了。此后,他已写过数十封投诉信,但问题仍未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