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店老板引诱人们存钱然后拖欠债务的伎俩
(Baonghean.vn)- 不仅三男金银企业因收取押金却拒绝付款而惹怒了数百人,在安城县,还有另一家企业同时使用类似的伎俩。
打印自己的“储蓄簿”来建立信任
多日来,数百人聚集在三男金银企业(位于安城县公城乡)门前,向店主施压,要求其归还存放在此的款项。然而,这家金店的老板阮永心(Nguyen Vinh Tam)却不依不饶,在店门前挂起了横幅,上面写着“三男金银企业还欠着390亿越南盾,而存放在此的款项只剩下87亿越南盾”。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不得不派员逐户劝阻民众不要在金店门前聚集讨债,同时建议民众提起民事诉讼。此事持续多年,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安全秩序。

据记者调查,不仅三男企业,位于安城县的宝城乡福年金银企业也采用类似手段诱骗存款,并于2016年底宣布“破产”。
黎英道先生(68岁,山城乡4组)表示,他最近一直在向当局递交请愿书,要求撤销对该金店老板不予起诉的决定。多年来,黎英道先生代表许多遭受损失的家庭,数百次“敲门”拜访各个政府部门,试图要求对金店老板提起刑事诉讼,将损失还给人民。
与许多其他受害者一样,陶先生在国外有亲戚,他们定期通过福仁金银企业将钱汇回国。因此,这家金店的老板夫妇知道当地哪些家庭有大量闲钱,并以此吸引他们汇款。为了建立信任,这家金店的老板还印制了类似于国家信贷机构发行的所谓“存折”。这家金店还提供高额利息,让许多家庭从银行取出存款汇给他们。
据民众介绍,这家金店老板多次宣称,他们持有国家颁发的印章和税号,并号召大家把钱和外币存入这里,像银行一样领取利息。起初,福然金店的利息发放速度很快,也很公平。看到这种情况,居民们信心倍增,纷纷来存钱。短短时间内,这家金店就动员了164户居民存钱,总额高达约240亿越南盾。有的存了几千万,有的高达16亿越南盾。“看到存折看起来真真假假,我们还以为他们有银行执照呢。”陶先生说。他还说,他存入这家金店的1.3亿多越南盾并非他家所有,而是陶先生的兄弟姐妹从国外寄来的钱,托他为一位孤身一人的残疾妹妹盖房。
“因为当时计划不建,钱也没用,所以后来福劝我把钱存进去。”陶先生补充道。这家金店的老板是陈伯福先生和谢氏莲女士,他们是陶先生的亲戚。陶先生最后一次把钱存入这家金店是在2016年12月。然而,几天后,福先生突然宣布“破产”,无力偿还。此后,山城、宝城、永城等乡的数百户家庭破产,许多人因此丧命。而如今,这位金店老板仍然舒适地住在宝城乡中心的一栋高层建筑里。

违法迹象
与此同时,几公里外的三男金银企业也挂出“吸收存款和放贷”的牌子,向人们募集资金。金店老板阮永心还亲自印制“存折”,盖上企业印章,分发给存款人,以建立信任。
阮文秋先生(76岁,李清乡)说,2016年8月左右,他去三男金店修摩托车。这时,阮永潭先生过来搭讪,询问资金问题。阮文秋先生得知阮文秋先生在银行存钱,还有一个儿子在国外工作,经常汇款回来,便开始劝说阮文秋先生把钱存到金店。几天后,阮文秋先生就去银行取钱,存到阮文秋先生的金店里,并承诺利息更高,存取款手续也非常简单。最初几个月,为了建立信任,每逢利息到期,阮文秋先生都会提前打电话让阮文秋先生来取钱,阮文秋先生很兴奋,觉得从银行取钱是正确的决定。然而,2016年11月,三男金店老板突然宣布“破产”,无力偿还。
另一名受害者说:“为了赢得信任,谭先生经常炫耀自己在当地的奖状,并声称这家金店拥有像银行一样的存款牌照。因此,在短时间内,这家金店就动员了数百人存款,总额高达数百亿越南盾。”

谈及此事,越南国家银行义安分行的一位代表表示,该部门此前已获悉安城县两家金店长期吸收居民存款。然而,经检查,这两家金店均未获得吸收居民存款的经营许可。“可以看出,这两家金店印制发行的‘存折’与银行发行的存折非常相似,其目的是为了营造信任感,诱骗居民存款。虽然这两家金店没有经营许可,但可以说它们长期以来一直以银行的身份运营。这违反了《信贷机构法》,”越南国家银行义安分行的一位代表说道。
此外,据该人士透露,金店老板还存在诈骗、侵占财产等行为和苗头。“金店老板们说,他们‘破产了’,无法偿还存款,因为他们也被别人欠钱,拿不回来。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很牵强。根本没法建立这种‘桥梁’关系,这两件事本身毫无关联。金店老板借钱给别人,可以收回来,拿不回来可以起诉,但他们已经收取了存款,就必须负责偿还。这些案件如果不彻底处理,将会留下非常不好的先例。”该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建议地方政府定期成立跨部门小组,加强对辖区内金店活动的检查,以防止类似案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