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19个手工艺村“岌岌可危”
(Baonghean.vn)——义安省有146个手工艺村,其中19个手工艺村(占13%)经营状况不佳或正在“消亡”。
![]() |
| 位于奠洲县奠安香坊的许多制香机造价高达数千万越南盾,但由于长期闲置,如今已锈迹斑斑。(图片:光安) |
位于奠洲县奠安乡3号村的制香村已有二十余年历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香业逐渐衰落,如今村里只剩下一户人家还在从事这项工作。这户人家的主人是曹文环先生。他叹息道:“以前,村里的人都会来我这里制香,那时香价高,大家都对这行感兴趣。可是现在,每天只有三四个人来干活。很多时候,我也想放弃这行,因为收入只够支付工人工资、购买原材料,甚至连电费都负担不起……”
奠安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曹德勇先生表示:当地制香工艺村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农民选择了收入更高的新工作,例如劳务输出、建筑工人或公司职员,因此他们不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
此外,制香需要大量投资于机器、原材料、劳动力等,而产量不稳定,香的价格又低,因此业主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长期费用。
![]() |
| 由于人手不足,奠安市第三村Hoanh先生家许多装有香料的麻袋都布满了蜘蛛网和污垢。照片由Quang An拍摄 |
位于大山乡(都良)的大林竹编工艺于2005年被省人民委员会认定为工艺村。其主要产品是用竹干编织而成的竹板,用于房屋覆盖、砖瓦等。然而,自2010年以来,政府禁止使用手工窑炉生产建筑砖,因此这里的竹编工艺失传,目前已停止生产。
大林村村长陈登文先生说:“织布这门手艺已经失传了,村里人都改行了,比如木工和造纸。目前,村里大约有30户人家从事木工,专门做天花板;还有20户人家做造纸,为大约250名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奠州的香料村或大林的织布村只是义安省众多正在“消亡”的手工艺村中的两个。
根据省合作社联盟的数据,全省目前共有146个工艺村,工艺类别包括:竹藤编织、蚕丝、钩编、锦缎编织;观赏树木种植、土木工程、制香、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砖瓦生产。
然而,由于客观和主观因素,多达 19 个工艺村经营状况不佳或已经停止经营,例如:钩编、缫丝、香料生产、鱼露加工、藤竹编织和织布。
义安省的目标是到 2020 年实现该行业产值年均 15% 的增长率,出口额达到 2.85 亿美元,占该省出口总额的 15%。
X.Hoang - Q.An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