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畜牧农民焦急地等待援助资金,以销毁因疾病而死亡的牲畜
(Baonghean.vn)—— 牲畜群因疾病被摧毁已有三年,但畜牧养殖户至今仍未收到任何援助资金。这不仅给畜群恢复带来了困难,还影响了牲畜疾病的预防。
“典当”土地所有权,借钱恢复畜群
作为一个境况艰难的近贫户,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演州县演联乡7组陈庆安先生根据扶贫政策,向社会政策银行贷款5000万越南盾,用于建造牛棚和购买一头母牛饲养。然而,2021年3月,由于牛瘤疹疫情,怀孕的母牛被迫被销毁。一年后,迫于无奈,看到牛棚空了,他“咬牙切齿”,抵押了自己居住的土地,又从银行贷款4000万越南盾,购买了一头母牛饲养。
“上次买牛花了3000万越南盾,牛被毁后银行重新安排了还款,但我们家每个月还要还银行贷款重建牛群,非常困难”,安先生分享道。
仅在2021年和2022年,由于非洲猪瘟,田连乡就销毁了229头猪,总重量为7662公斤。
![]() |
演州县演联乡7号村的陈庆安先生抵押了自己的土地,从银行贷款购买奶牛,恢复牛群数量。图片来源:富香 |
2021年9月,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爆发,田泰乡丁文同先生家不得不扑杀16头、重近1.1吨的猪群。他自2019年初起就投资建造了一个宽敞的猪舍系统,但只生了8窝猪,就不得不空置猪舍。不过,扑杀后,他家立即进行了消毒,并重新开始放养。
“疫情发现的时候,猪已经卖掉了,大部分都没出现症状,但我没怎么卖,严格执行销毁政策,防控疫情。可是几年过去了,一直没看到任何补助,而且这个品种价格又贵,只好把猪舍空着。”董先生苦恼地说。
![]() |
至今,位于演州县演泰乡的丁文同先生家的谷仓仍然空着。图片:富香 |
2021年,Dien Thai公社发生2起非洲猪瘟疫情,共销毁生猪3500公斤;2022年,1户继续发生该病,销毁2头母猪。
该公社农业干部阮氏珠女士说:“近年来,该地区的牲畜存栏量急剧下降。该公社的猪群总数曾经超过2000头,但现在只有大约600头,主要分布在大型农场。”
同样,2021 年,非洲猪瘟摧毁了安城县兴城乡玉城村赖如华先生家的猪圈。
“种地仅够糊口,养牲畜虽然是副业,但却是主要收入来源,家里几乎所有的活都靠它来维持”,Hoa 先生分享道。
因此,猪被灭后,他家只好借钱重建猪群,但由于资金不足,家里只买了2头母猪,直到今年才又买了3头种猪养起来吃。
畜群恢复和疾病防控的影响
2021年至今,安城县多次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猪非洲猪瘟疫情,销毁牲畜数量都有统计,但两年半多过去了,仍未收到任何扶持资金。
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文阳表示:疫情发生时,支援计划一经批准,县里经常提前拨付储备预算“垫付”,支援群众恢复生产。
![]() |
安城县兴城乡玉城村的赖如华先生的猪群因疫情被毁,他不得不借钱重建猪群。图片来源:Phu Huong |
“然而,储备资金往往不足以满足需求,必须优先用于应对自然灾害、旱灾、洪灾等突发事件。近年来,安城县已提前拨出预算用于支援民众,但在疫情频发的年份,却束手无策。” 阮文阳先生说道。
2021年和2022年,义安省因牛结节性皮肤病和非洲猪瘟等疫情,共销毁生猪3.1万头、牛2400头。损失惨重,但从2021年至今,对被迫销毁牲畜的养殖户的扶持政策却迟迟未落实。
省畜牧兽医厅副厅长吴德琼表示,除了投资恢复畜群(尤其是存栏量大的养殖场)困难之外,政策落实缓慢也影响了民众对疫情防控的认知。养殖户很容易隐瞒疫情,然后卖出好产品,以便有钱投资恢复畜群,导致疫情广泛传播,加大疫情防控难度,并给消费者带来食品安全问题。缺乏及时的支持也限制了该政策在疫后恢复生产支持中的实际意义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