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在打击贸易欺诈和假冒商品的高峰月份处理了 345 起行政违法行为
在落实政府总理第13/CT-TTg号指示和第65/CD-TTg号批示高峰计划的一个月中,义安省市场行情和物价基本稳定,没有出现投机、囤积、物价不合理上涨等现象。
打击走私、贸易欺诈和假冒商品的高峰
根据政府总理第13/CT-TTg号指示、第65/CD-TTg号批示和第72/CD-TTg号批示,义安省人民委员会成立了省人民委员会主席工作组,负责全省防范和打击走私、贸易欺诈、假冒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活动。同时,颁布了防范和打击走私、贸易欺诈、假冒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活动高峰计划;省人民委员会主席工作组负责全省防范和打击走私、贸易欺诈、假冒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活动高峰计划。
据评估,国内市场商品流通和交换畅通,商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款式多样,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口味。粮食、食品、建材、农资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保持稳定,未出现投机性波动、囤积居奇、价格不合理上涨等现象。
陆地和海上边境政治安全和社会治安基本稳定。进出口活动以及人员、车辆和货物的出入境均由海关、边防、警察和地方当局等职能部门依法依规严密检查和监督。

省389指导委员会常务机构市场管理厅厅长阮文香表示:“高峰计划实施一个月后,根据评估,我省打击走私、商业欺诈和假冒商品的工作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预测指导工作有重点,实施力度大、及时、有效;省人民委员会已颁发1号决定、2号计划和其他相关指导文件,指导全省各级、各部门、各地方政府在规定范围、区域和管理领域内同步开展打击走私、商业欺诈和假冒商品的高峰行动。
高峰月活动的实施,初步产生了积极明显的防范和打压效果,逐步消除了辖区内走私、贸易欺诈和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防止了商品价格供求剧烈波动,防止了投机炒作、囤积居奇和价格不合理上涨,切实做好了防范和打压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稳定了社会治安,保护了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
.jpg)
依法依规,重点突出地开展行政违法和刑事案件的巡查、查处工作,高峰期巡查次数、查处案件数量、罚款总额等均取得积极成效,查处案件涉案金额达数亿越盾。值得一提的是,有关部门发现、查获并严肃查处的食品安全典型项目和案件,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一致好评。
在艰苦的条件下,市场主体的手段和手段日益精妙,取得上述成效再次体现了职能部门贯彻政治任务的努力和决心,是近年来全国打击走私、商业诈骗和假冒伪劣工作的一大“亮点”。
宣传普及、指导法律、签订不经营走私、假冒、侵犯知识产权承诺书等工作受到职能部门和地方高度重视,指导工作广泛扎实推进,形式多样,实效性强。

力量协同更加有效、更加清晰,在市场违法行为特别是典型案件的查处过程中形成了合力,为稳定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生产经营发展做出了贡献。重点抓好政治思想教育,严肃纪律,深入贯彻落实打击走私、商业欺诈和假冒伪劣商品没有“禁区”的方针。
义安省389指导委员会职能力量检查处理结果(2025年5月15日至6月14日):组织检查处理行政违法行为345起,立案侦查02起/09名涉案人员(涉及毒品违法行为)。罚款总额:62.28亿越南盾。其中:行政罚款:24.16亿越南盾;罚款及税款:17.30亿越南盾;没收物品变卖所得:2.01亿越南盾;侵权物品价值:18.81亿越南盾。
斗争中不设“禁区”
为了在未来时期加大打击走私、贸易欺诈和假冒商品的力度,省人民委员会指示职能力量和地方各级机关继续深入学习和严格落实政府、总理和国家指导委员会389关于打击走私、贸易欺诈和假冒商品的指示;以及总理关于打击走私、贸易欺诈、假冒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的指示。
为打好打坏走私、贸易诈骗和假冒伪劣商品的攻坚战,全省各职能部门、地方政府要明确认识,打好走私、贸易诈骗和假冒伪劣商品攻坚战不是一朝一夕、一月 ...
职能力量扎实做好基层渗透工作,及时发现掌握嫌疑人犯罪情况、作案手法、伎俩,特别是新作案手法、新伎俩;摸清重点线路、重点区域、重点主体;强化专业化措施,有效打击生产、经营、运输违禁品、走私品、假冒商品和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对违法人员依法坚决依法从严处理,不让市场热点突出问题再次发生。
.jpg)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严肃纪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反走私、反诈骗、反假冒工作无禁区要求,对辖区内有包庇、纵容、放任走私、反诈骗、反假冒工作复杂、严重、持续等行为的机关、单位负责人,坚决予以调离处理。
在协调工作中,要发挥整个政治系统的同步力量,按规定落实好国家管理部门在打击走私、贸易欺诈和假冒商品方面的职责和协调关系的协调规定。
加强对全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利用大众传媒宣传典型突出违法行为,对走私、商业欺诈和假冒商品等违法行为进行震慑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