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蜜蜂季节
(Baonghean)-太化镇西孝乡拥有超过5公顷的咖啡树、超过6公顷的橡胶树以及许多其他果树,这些都为当地人民发展养蜂业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养蜂业的发展,这里经济日益繁荣。
蜿蜒的柏油路在绿意盎然的咖啡和橡胶园下延伸,将我们带到了被称为“养蜂之都”的西孝乡。富新村的黄清树先生正悉心照料着这些蜂桥。数十座蜂桥笔直地矗立在芬芳的象牙白龙眼花丛下,蜜蜂嗡嗡作响,吸食着花蜜,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密和谐。黄清树先生透露:“这片肥沃的红土地从春到夏,盛开着数百种花卉,但最多的是咖啡花、龙眼花、荔枝花、橡胶花……最初,人们只饲养蜜蜂,利用当地的花卉资源满足家庭需求。但由于市场需求,自2000年以来,西孝乡的许多家庭都转向了集中养蜂。而正是由于养蜂,乡村的繁荣昌盛也日益壮大。”
Hoang Thanh Thuc 先生位于蜂桥旁的 Tay Hieu 公社 Phu Tan 村。
据悉,Thuc先生家最初只养了2个蜂箱,但到现在,他家养了多达25个蜂箱。Thuc先生进一步分享道:这项工作也非常精细,就像养孩子一样,首先要确定“花仓”的位置,合理放置蜂箱,花源必须始终拥有充足的蜂蜜才能保证质量。蜜蜂对环境很敏感,如果遇到有杀虫剂或兴奋剂的花仓,蜜蜂就会死亡。天气太热,蜜蜂会离开;天气太冷,蜜蜂又会吃蜂蜜,逐渐死亡。因此,在炎热的夏天,Thuc先生家的蜂箱会被放置在龙眼树、橘子树和芒果树下遮荫,旁边还有水箱,为蜂箱“降温”。养蜂人还要注意幼虫,以及喜欢吃蜜蜂的动物,比如蜥蜴、白蚁等等。
Thuc先生说,养蜂如果顺利的话,是非常经济的。每年农历二月到七月是采蜜期,每个蜂箱产蜜10公斤,全年可采蜜250多公斤,每公斤售价24万越南盾,年收入可达6000多万越南盾。此外,Thuc先生还会培育蜂王分蜂,每个蜂季出售60-70个新分好的蜂箱,每个蜂箱售价超过100万越南盾,这意味着每年养蜂的收入接近1.3亿越南盾。通过养蜂这个职业,Thuc先生一家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攒下了钱供孩子上学,还投资种植了1公顷多橡胶树。Thuc先生不仅靠养蜂致富,还帮助当地人民获得蜂种和技术经验,帮助消除饥饿、减少贫困,并通过养蜂致富。
在宽敞整洁的房子里,同样来自富新村的范文明先生吐露心声:“今年咖啡歉收,咖啡价格暴跌,很多家庭一无所有,但多亏了养蜂,他们的生活才有所改善。我家养了10多个蜂箱,加上卖蜂蜜和培育蜂王平整土地的费用,我们一共赚了6000多万越南盾。” 范文明先生说,在西孝村养蜂业发展得非常好,用来建造蜂箱的木材主要是混合木材,价格便宜。此外,西孝村还有丰富的“花棚”,村民们养蜂经验丰富。范文明先生补充道:“养蜂非常有益,我们不仅能生产蜂蜜、蜂王浆等产品,还能卖到市场上,养蜂还能提高经济效益,因为蜜蜂能帮助咖啡、龙眼、荔枝等水果的授粉能力。”
据了解,富新村已成立新富养蜂俱乐部,参与人数超过140户,拥有800多个蜂群,每年产蜜4吨以上,仅蜂蜜销售收入就近10亿越南盾,新蜂销售收入更是高达5亿至6亿越南盾。养蜂业正使富新村村民的生活日新月异。
西孝公社党委书记乔廷兰先生补充道:“该社有两个养蜂俱乐部,分别是新富养蜂俱乐部和顺富养蜂俱乐部,共有约1200个蜂群。蜂蜜和新蜂群销售总收入达25至30亿越南盾。产量相当稳定,主要供应本省市场以及河静、广平、清化、河内等其他省份的市场。”
尽管西孝县的养蜂业发展条件优越,但该社仍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在扩大规模方面,资金、技术和产量稳定方面都面临诸多困难。因此,西孝县的养蜂人迫切需要国家提供发展蜂群的资金贷款,需要国家出台发展养蜂业的指导方针,并出台稳定价格的政策,使养蜂人能够大胆发展壮大蜂群,增加收入,持续致富。
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