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渔民坚决出海,坚守海洋
(Baonghean) - 在海上航行时,他们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大浪、强风和许多挑战和危险,但义安渔民仍然坚韧地坚持在海上,改变他们的开发方式,增加经济价值;同时为维护祖国的海上主权做出贡献。
年底的一天,黄梅镇琼立乡合仙村潘文海先生的一艘822立方英尺的木船满载着鱼虾停靠在港口。这是定期停靠在拉昆港的“巨轮”之一。
海先生说,这艘船长超过25米,宽7.3米,是根据第67/CP号法令的支持政策于2017年初建造的。拥有了这样一艘大型船只和大容量发动机,他和船上的船员们对远航充满信心,可以捕捞到许多珍贵的海产品。
16岁时,潘文海先生和家人驾驶一艘40吨的船,前往沿海捕捞海鲜。为了稳固自己的事业,潘文海先生投资升级了船只的运力。如今,他同时拥有两艘“巨型”船只,价值数百亿越南盾。
其中包括1艘排量为720 CV的物流服务船,1艘排量为822 CV的远洋围网渔船。根据第67号法令建造的新船拥有5个海鲜储藏舱,应用了海鲜保鲜的新技术……
![]() |
义安省的渔船队正不断增设大型船舶和大型发动机。图片:春黄 |
海先生透露:“捕鱼这个职业需要大型船只和发动机,才能应对自然灾害,捕捞珍贵的海产品。此外,船员和船只也是海上的“活地标”,彰显着祖国对海洋和岛屿的神圣主权。因此,我们渔民每次出海,都牢记“大海是家,渔场是家”。
怀着同样的心态,琼立乡蓝山村渔民黎会德——NA98288 TS号渔船的船长——也不断出海,坚守在大海的怀抱。黎会德船长分享道:“拥有一艘90 CV渔船的那一天,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里程碑’。但是,渔业不能停滞不前,必须提高出海能力,才能致富。”
夫妇俩对生意充满热情,积蓄资金,从银行借入更多资金,不断升级渔船的捕捞能力。到2015年,他拥有一艘载重量达822立方英尺(约合822吨)的渔船,价值111亿越南盾。德先生肯定地说:“要想高效捕捞海鲜,需要很多因素:熟悉渔场、拥有丰富的捕捞经验……以及现代化的设备,还有每次出海后积累的经验。” 因此,德先生的渔船每次出海归来,捕捞量总是很高。
![]() |
潘文海船长(琼立乡黄梅镇)驾驶渔船出海。图片来源:春黄 |
琼立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黎伯文自豪地表示:“本乡海产品开采业历史悠久,渔民积累了丰富的出海经验。特别是本乡渔民大胆投资购置大型船舶,配备大排量发动机,出海捕鱼,参与保卫祖国海洋岛屿主权。仅计算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的67/CP号法令所列船舶,本乡就拥有33艘船舶,而全省共有船舶100艘。目前,另有31艘67号法令所列船舶正在建造、下水和投入使用。”
值得骄傲的是,全乡目前拥有200艘渔船,其中146艘为远洋渔船。琼立乡也是全省参与远洋捕鱼的渔船数量最多的地区。这里的渔民主要使用四竿、围网、粗刺网等渔具捕捞海产品,并提供海上物流服务。这些渔船均为中高档渔船,经济价值较高。
总体来看,全省渔民大胆投入,采用有效的捕捞手段,从购买大船、大机到远洋捕捞,海产品产量连年走高,经济价值也大幅提升。
据渔业厅介绍,全省渔船总数呈下降趋势,但从事远洋捕捞作业的大容量渔船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政府第67号令实施以来,出台了多项鼓励渔业发展的政策,加上省里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许多渔民安心出海,海产品的价值也随之提升。
![]() |
熙熙攘攘的拉克昆渔村码头。图片来源:Xuan Hoang |
渔业分局局长阮志良表示:“好消息是,目前各地有很多年轻渔民,他们具有学习精神和毅力,坚持在海上工作。许多渔民建造了价值170-180亿越南盾的钢壳渔船,既用于捕捞水产品,又用作渔业后勤船,并推广其在海上的应用。”
因此,该省的海产品产量日益增长。过去,坚持航海事业已然不易,如今更是面临重重危险。每一次出海都如同“战场”,面临着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甚至还有外国势力“窥视”祖国神圣海洋的骚扰。
义安省目前拥有3900多艘渔船,其中约1350艘配备90CV以上发动机,专门从事远洋捕捞。海产品捕捞业为该省近2万名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2017年前11个月的捕捞总产值已接近3万亿越南盾。预计2017年义安省海产品捕捞总产量将达到约13万吨。 |
春黄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