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渔民坚定地出海,紧紧抓住大海。
(Baonghean)——在海上,他们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巨浪、强风和诸多挑战与危险,但义安渔民依然坚定地坚守在海上,改变他们的捕捞方式,提高经济价值;同时为维护祖国在海上的主权做出贡献。
一年中的某一天,一艘属于黄梅市琼立乡合田村潘文海先生的木船满载着鱼虾停靠在拉克昆港。这艘木船的发动机功率为822马力,是经常停靠在拉克昆港的“巨型”货轮之一。
海先生说,这艘船长超过25米,宽7.3米,是2017年初根据第67/CP号法令的支持政策建造的。有了这艘配备大功率发动机的大型船舶,他和船上的船员们更有信心远航,捕捞各种珍贵的海产品。
16岁时,潘文海先生和家人就驾驶一艘40马力的渔船出海捕捞近海海鲜。为了稳定生计,潘文海先生投资升级了渔船的性能。如今,他同时拥有两艘“巨型”渔船,价值数百亿越南盾。
其中包括1艘720马力发动机的后勤服务船和1艘822马力发动机的近海围网捕捞船。根据第67号法令建造的新船设有5个海产品储存舱,应用了海产品保鲜方面的新技术……
![]() |
| 乂安省的渔船队正日益配备大型渔船和大型发动机。照片:Xuan Hoang |
海先生坦言:捕鱼这一行需要大型渔船和强大的发动机来应对自然灾害,捕捞珍贵的海产品。此外,水手和渔船也是海上“活的地标”,彰显着祖国对海洋和岛屿的神圣主权。因此,每次出海,我们渔民都会铭记“大海是家,渔场是祖国”。
怀着同样的信念,琼立乡蓝山村的渔民黎海德(Le Hoi Duc)——渔船NA98288 TS的船长——不断出海捕鱼。黎海德船长分享道:“拥有90马力渔船的那天,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里程碑’。但是,渔业不能停滞不前,必须不断提升出海能力,才能致富。”
这对夫妇对渔业充满热情,他们省吃俭用,不断从银行贷款,持续升级渔船的性能。到2015年,他拥有一艘822马力的渔船,价值111亿越南盾。杜先生坚信:要想高效捕捞海鲜,需要很多因素:熟悉渔场、丰富的捕鱼经验……以及现代化的设备,再加上每次出海积累的经验。因此,每次出海回来,杜先生的渔船都能满载而归。
![]() |
| 潘文海船长(黄梅市琼立乡)驾驶渔船出海。照片:Xuan Hoang |
琼立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黎伯文先生自豪地表示:本乡海产捕捞业历史悠久,渔民们积累了丰富的海上经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乡渔民勇于投资,购置大型渔船和大功率发动机,远航出海,为保卫祖国海洋和岛屿的主权贡献力量。仅统计根据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的第67/CP号法令规定的渔船,本乡就拥有33艘,而全省共有100艘。目前,根据第67号法令,本乡还有31艘渔船正在建造、下水或投入运营。
令人自豪的是,整个公社目前拥有200艘渔船,其中146艘为远洋渔船。琼立公社也是全省远洋渔船数量最多的地区。当地渔民主要从事以下几种海产品捕捞方式:四竿捕鱼、围网捕鱼、粗拖网捕鱼……以及海上后勤服务。这些都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中高级渔业作业。
总体而言,该省渔民大胆投资高效海产品捕捞设备。从购买大型渔船和大型机械到远海作业,海产品产量逐年提高,经济价值也显著增长。
据渔业部门统计,该省渔船总数呈下降趋势,但远洋捕捞的大吨位渔船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在政府第67号法令实施后,一系列鼓励渔业发展的政策以及省政府的支持政策,使得许多渔民在海上作业更有安全感,从而提高了海产品的价值。
![]() |
| 拉克昆热闹的渔码头。照片:Xuan Hoang |
据渔业分局局长阮志良先生介绍:好消息是,目前各地有很多年轻渔民怀揣着学习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决心投身大海。许多渔民建造了价值170亿至180亿越南盾的钢制船体渔船,用于捕捞水产品和作为渔业后勤船,从而促进了这些渔船在海上作业。
因此,该省的海产品产量越来越高。过去,从事航海业就十分艰难,如今更是面临诸多危险。每一次出海都如同“战斗”,不仅要面对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还要提防觊觎祖国圣海的外国势力的骚扰。
| 义安省目前拥有超过3900艘渔船,其中约1350艘配备90马力以上的发动机,专门从事近海捕捞。海产品捕捞业为该省近2万名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2017年前11个月,海产品总产值接近3万亿越南盾。预计2017年义安省海产品总产量将达到约13万吨。 |
宣黄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