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曾经著名的手工艺村

天鸿——美哈 DNUM_CCZAFZCACB 15:13

(Baonghean.vn)——不久前,提起这些手工艺村,义安省的人们都引以为豪。但转眼间,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手工艺村已成为历史,一些濒临消亡。

喘息着等待被抹去的那一天

五月下旬,我漫步在荣市兴化乡的田野里,偶然遇见几户人家正在收割莎草。正值莎草丰收的季节,但莎草田里却不再像往日那样热闹。

“公社还有大约60公顷土地可以种植莎草,但大部分都荒废了。现在种植莎草的家庭已经很少了。或许,今年也是这里人们看到莎草田的最后一年了。由于所有土地都已开垦用于项目,预计项目将于明年实施。”兴化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陈高强先生回忆起兴化莎草村的辉煌岁月,不禁感叹。

Năm sau, những cánh đồng cói này sẽ không còn. Ảnh: CTV
明年,这些莎草田将不复存在。图片:撰稿人

没人记得兴化村的村民何时开始种植莎草并编织席子。村里的长者如今只记得,莎草是他们世世代代的主要收入来源。过去,兴化村的孩子或许不识字,但他们肯定懂得编织席子。

黄氏莺(58岁,风顺村)说,她从8岁起就会编席子,至今仍坚持做下去。莺女士也是兴化村仅存的9户仍在编席的农户之一。他们说自己还在做,但这9户人家无法以此谋生,只能“当作乐子”。因为与剩下的农户相比,莺女士家是最坚持的。但现在他们一年只能编不到10张席子。剩下的农户,有些甚至一年只能织几张席子,勉强维持生计。“这很令人难过。这份工作在我们村子里已经传承了几百年。现在放弃它真是太可惜了。但我又能做什么呢?”莺女士望着远方那片早已过了收割期的广阔莎草田说道。

Cả xã Hưng Hòa bây giờ chỉ còn 9 hộ trồng cói đan chiếu. Nhưng mỗi năm cũng chỉ làm chưa đầy 10 chiếc chiếu. Ảnh: Hùng Hà
目前,整个兴化乡只有9户人家种植莎草来编织席子。但每年他们只能织不到10张席子。图片:兴化

据当地民众回忆,兴化村莎草席编织最繁荣的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当时,全乡莎草种植面积近200公顷,为数千名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当时,兴化莎草席不仅销往中部各省的市场,还出口到老挝。2005年,丰顺村和丰豪村两个村几乎100%的家庭都从事莎草席编织,被义安省认定为手工艺村。然而,从那时起,莎草种植和莎草席编织业开始衰落。

Nghề đan chiếu thoi thóp chờ ngày xóa sổ. Ảnh: Hùng Hà
席子编织行业濒临消亡。图片:Hung Ha

据当地人介绍,当时水产养殖开发项目开始出现,莎草种植面积减少。此外,主要原因仍然是产品产量不足。人们生产完了莎草席,却不知道卖给谁。兴化人不得不打很多工来维持生计。有的转行做水产养殖,有的成为建筑工人,还有的不得不出国谋生!……

“如果不把莎草田开垦出来用于住房项目,就没人再做这份工作了,因为收入太低。而且需求也在减少。”黄氏莺女士补充道。

荒凉的700年历史的造船村

忠建村(位于义禄县义切乡)数百年来一直是越南最古老、规模最大的造船村之一。这里曾是“无号巨轮”的下水地,为传奇的胡志明海上航线做出了贡献。然而,短短几年间,数十家造船厂要么转行做维修,要么就闲置了,因为全年没有一位客户下单。

Khung cảnh một xưởng đóng tàu hiếm hoi ở Trung Kiên vẫn còn hoạt động. Ảnh: Hà Hùng
中建镇一处仍在运营的罕见造船厂。图片来源:Ha Hung

中建造船合作社主席阮嘉仁先生说,自古以来,这个村子就承担着为国王建造龙舟、为士兵建造战船的任务。这里的工人们建造了数以万计的船只。“全国各地都能看到中建村的船只和工人的身影。因为过去村里的孩子们被雇来造船,后来都留下来创业,在这片土地上创建了造船村。”阮嘉仁先生自豪地说。

不到五年前,来到忠健村,还能感受到熙熙攘攘的氛围,数十家船厂传来电锯和凿子的声音。那也是这个手工艺村的黄金时代。2014年,忠健手工艺村被越南手工艺村协会中央执行委员会授予“越南手工艺村典型村”称号;此外,忠健造船合作社还荣获“越南手工艺村典型经济单位”等多项称号……

Nhiều xưởng đóng tàu để duy trì phải dựa vào việc sửa chữa vì cả năm không có khách đặt hàng. Ảnh: Hà Hùng
许多船厂不得不依靠维修来维持生存,因为他们全年都没有订单。图片:Ha Hung

“那时候订单很多,日夜不停地工作,活儿都没完,我们厂和附近的厂子都得从海防和南定招人。现在看着空荡荡的厂子,心里很难受。”村里最大的造船厂老板之一、64岁的武世胜先生说道。当时,中建造船村有42家造船厂。仅武世胜先生的厂子每年就能建造8到10艘船,运力在600到1000立方英尺之间,有60多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工人。

近年来,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渔民远洋捕捞,并提供多项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购买大容量、现代化的钢壳渔船……因此,许多渔民不再有兴趣投资建造新的木壳船。这种情况导致木船制造厂越来越缺乏客户。如今,在忠建工艺村,几乎所有的造船厂都关门了。许多从小就参与造船的技工不得不放下凿子和木棍,出国打工。

“忠建的造船和修船业曾经声名远扬。一代又一代人都对祖先留下的传统职业感到自豪。木船也有很多优点,渔民们也非常喜欢这种船。然而,由于体制原因,近年来人们很少优先借钱建造木船。而且,造船成本高昂,不借钱根本造不成。因此,手工艺村面临着困境。”尹先生无奈地叹了口气。

Ông Nguyễn Gia In bên những phần thưởng dành cho HTX làng nghề Trung Kiên. Ảnh: Hà Hùng
阮嘉仁先生为中建工艺村合作社颁发奖项。摄影:Ha Hung

不仅有兴化莎草席工艺村和忠建造船村,在义安省,还有一系列曾经声名显赫的手工艺村,如今也因各种原因遭遇同样的命运。例如,位于演州乡的汝林铁匠村和位于新岐乡的义环瓦厂村,如今都已完全消失。至于位于义风乡的杜纸工艺村,几年前这里还有一整个村子在制作杜纸,但在被认定为工艺村后,它就逐渐衰落了。如今,只有几户人家仍然保留着这项工艺,只是“为了好玩”。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义安省曾经著名的手工艺村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